多彩生活 润泽数学课堂
2018-01-01章雪平
章雪平
摘 要:人文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陶行知的人文教育包括主体教育、生活教育、快乐教育、民主教育、个性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用陶行知人文教育思想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做到: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实施人性化评价,让学生拥有自我尊严;开展个性化活动,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
关键词:数学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79-1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陶行知一贯主张“儿童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把儿童苦海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也就是要把过去那种“苦学苦练”的课堂变为轻松愉快的儿童乐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一、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有些教师往往认为教学《认识分数》这节课很简单,其实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内涵,必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却不容易。在学习分数前,教师可以先这样说:“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的白纸,你能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吗?”学生当然说:“能!”到下一个环节,教师可以把话锋一转,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加大一些难度行吗?”学生说:“好!”,于是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出:“你能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吗?”这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挑战,学生的热情会一下被激发起来,课堂的气氛也会热烈起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始终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生命力的张扬是人文教育的动力。生命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离开了生活,人的生命就象离开水的鱼从而失去了生存的依托。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是彰显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活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教师特别要注意挖掘数学教学内容内在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公平性》的第一课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1)如果你是商场经理,考虑到商场的利益,你会怎样设计转盘?(2)如果你是一名消费者,你希望这个转盘怎样设计?(3)如果按照公平性原则,你又是怎样设计这个转盘的?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设计作品。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阐述设计理由。这样的方案设计,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培养了学生的公平意识,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社会规则的自我约束能力。
三、实施人性化评价,让学生拥有自我尊严
我们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地关注学习结果,忽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过多地关注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这种重结果、重甄别的评价,是一种无视每个学生内心感受、缺乏人文关怀的冷冰冰的评价。因此,教师应该以民主作风和平等待生的精神作为评价的指导原则,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肯定他们的学习结果,还应该允许学生质疑辩解。在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作出猜想时,可以肯定地说:“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发现最初都源自于猜想”,当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后,可以运用以下的评价语言:“你真会动脑筋”、“你真了不起,说得太好了”、“你的观点太有创意了”、“你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在得到教师这些体现着人文思想的评价语言后,学生会更加畅所欲言。只有这样的充满人文精神的评价,才能给数学课堂永远注入活力。
四、开展个性化活动,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要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頭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这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保障。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积淀,人文素养的提升的主阵地是课堂,但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多内容在课堂上无法展现,因此,我们可以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延续到课后,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课外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嘴说,在学数学、做数学的同时,体验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具体而言,教师的练习设计要活泼多样,内容上要体现个性化和生活化,要形成“立足课堂、放眼课外、重在深化”的设计风格;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要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脑子去思考,用心去体会。例如学习统计知识后,可以指导学生统计自己家一个月的各项支出,制成统计表,并写出感想。一位学生写到:“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没想到我们家一个月支出的钱这么多!爸爸妈妈挣钱真的很不容易,以后我再也不乱要东西了,我还要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给他们买一件礼物。”虽然只是简单地统计了一些数据,却使孩子从心灵深处受到了教育,呈现了数学的独特魅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场所,而是一片充满着浓郁情感的“动感地带”,是一个充盈着旺盛生命活力的舞台,是一片闪现着灿烂人性光辉的美丽天空!
[参考文献]
[1]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2]张文质.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