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2018-01-01文洁贤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互联网+

文洁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思想,也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我国高校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的开放性、时代性对传统的、封闭的高校教育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因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互联网+”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削弱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宣传导向的控制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消息的传播可以超越时空界限,从而导致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的时效性也大大增强。在信息量丰富多元的同时,其内容也是良莠不齐。种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认知造成混乱。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的高度开放性以及信息传递的自由互动性,大大削弱了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力。主要表现为:一些资本主义大国企图利用自身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采用‘和平演变’的方式,运用技术交流、文化交流等方式宣传西方的政治观、价值观,不动声色地消灭社会主义”[1]。这时的互联网也就难免化身成政治上的较量场,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更加棘手,在控制舆论导向方面更加吃力,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宣传导向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冲击了现有的教师教育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因此,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局限于在教室中单方面观察学生的这种方式,已经难以达到指导、评估和预测他们的行为或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的目的,进而也就不能为他们制定相匹配的学习计划或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料。总之,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以及教育改革对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模式带来了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需求转变为质量需求,不仅要求教师的基本素质达标,还要求教师从单一的教学技能转变为专家型、研究型技能;二是对教学模式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课堂理论灌输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些变化必然要求在教师培养和教学模式方面应改变以往封闭的、单一的方法,向开放的、多元的思维转变。同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作出相应改变,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迫在眉睫。

(三)造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全球的信息资源得以充分涌流,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接触和享受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全方位冲击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因为,互联网使得各种特质的文化同时并存且相互交融,“这就使生存于这一时空下的不同个体或群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会有所不同,甚至同一个人进行价值选择时也会对不同特质的文化有不同程度地接受的可能,因而使得信仰赖以依存的权威性主体价值体系难以建立”[2]。加之,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了解还较为肤浅,对经典文本缺少系统的把握,在面对社会和网络中的谣言或极端思想时,往往容易混淆是非、断章取义,尤其在面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体系中的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观念时,其三观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以致产生思想混乱,进而怀疑和抵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甚至做出有违道德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定会受到冲击而导致出现信仰危机。

二、“互联网+”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挑战的原因

(一)高校较为单一的信仰教育模式

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仍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尤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教育方面,更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模式,即将所谓的信仰知识硬生生地搬运到学生头脑中去。虽然这种方式能够确保知识的全面输出,但并不能使得大学生深刻感知、感受和理解身边的生活以及事物,也很难使他们对知识形成内心的认同而转化为自己的信仰。长此以往,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非但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仰,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信仰不是心灵的自发需要,而是源于社会生活的自觉感悟和实践体验,因此学习成为信仰的核心问题。”[3]可目前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往往过于粗放,且课程大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实践也多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阶段,从而导致大学生不愿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愿意参与相关实践活动,这就使得其他各种社会思潮有机可乘,占据大学生的头脑,为我国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留下深深的隐患。

(二)高校部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素质欠缺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逐步年轻化的趋向。虽然有利于实现教学的个性化、现代化,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者中的年轻力量往往会由于自身知识面过窄、理论修养不过关、缺乏实践经验等因素,从而对某些敏感的时政问题或社会现象不能及时地、从容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化解矛盾,最终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缺乏说服力而变得苍白无力。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中功成名就的前辈,他们固然阅历丰富,资历较深,但是也存在着知识体系陈旧,思维结构欠佳,以及不能全面充分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等诸多不利因素,以致于当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横空出世时,他们往往显得措手不及,穷于应付,难以及时获取消息并敏锐察觉学生的思想情感波动,这就会妨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无疑也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挑战。

(三)网络监管技术不成熟

“互联网+”时代,各种形形色色的消息充斥在网络上,并经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混淆人们的视听。而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和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信息的监管技术上并不十分成熟。例如,我国的网络监管往往缺乏预见性,总是在事后才建立相关的网络监管机制,从而导致垃圾信息过度泛滥。并且,“关键词屏蔽”是当下我国网络监管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但这种靠堵的、机械的信息过滤模式并不能有效治理垃圾信息泛滥之洪流。众所周知,大学生自身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自我认知能力和辨识区分度的缺陷。因此,网络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说则是一把双刃剑,即在网络监管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它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网络技术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不良信息对于大学生思想的蚕食所起到的消极作用则会更为明显。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信息监管技术的不成熟便也成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创新

(一)创新高校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的体制建设

1.强化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旨在为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透明高效、安全稳定的网络学习空间,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的重要项目。因此,强化“智慧校园”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高校网络管理中心的建设。努力达到无线网覆盖整个校园,以保证师生对基本信息的交换与应用需求能够得以顺利实现。二是建构满足数字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师培养模式。一方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重构当前教育教学的流程和方法,以完成高校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等的智能化;另一方面,为保证各种信息的公开透明,还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开放教学信息、资源信息、科研信息等,实现信息的共享。三是建设有利于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智慧教室。其中包括计算机配备、教学终端配备、录播设备配备、互动教室建设等,并开展3D打印、机器人、录播教学等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合理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数字资源等,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充分利用和享受“智慧校园”。

2.建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修公共服务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重要载体,线上教育更是凭借其方便、灵活、永久使用等特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因此,高校应以大学生课程为参照,适应教师教学的需要,研发和推广能真正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师教育培训在线课程,确立优质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标准,完成开发流程,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师研修体系和模式得到重塑。同时,借力教师教育平台体量庞大、范围宽广、方便快捷、双向互动的特点,实现教师网络研修方式的革新,提高教育者整合技术的能力,使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学实践在线研修活动变得可能,从而逐步完成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师研修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

3.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各类教育机构的协同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各高校应积极推进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各类教育机构之间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共享,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其中,特别要发挥高等师范类院校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带头作用,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在教学课程、培训模式、教授方案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以带动其他高校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建立区域合作、课程共享、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等协同机制,改变以往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模式呆板、封闭的局面,促进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体化建设。

(二)创新“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1.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在高校建设优质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优质资源班班享。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达到教学内容的即点即读、电子教材的教学呈现、课本同步的网络教学资源下载与快速搜索、利用智能语音实现师生课堂交流互动、教师在教学中随时调用教育云上的优质资源,以方便马克思主义优质教学资源能够直通大学课堂,并覆盖备课、授课和讲解等不同教学场景,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整合优质师资,开设专递课堂,保证马克思主义教育相对薄弱的高校也拥有足够数量的马克思主义课程。二是网络空间人人通。通过建设开放的系统,为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教育管理的日常工作、学生的成长、家长与学校的沟通等环节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媒体教学空间、设备、资源以及应用活动监管的一体化,推动教育管理数据化、规范化、科学化。

2.教育服务平台。教育服务主要包括对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对教育的有效管理,因此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打造优质的教育服务平台。一方面,创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联通国家、省马克思主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整合高校自身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资源和购买部分优质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从而提高教育服务水平,达到共建共享马克思主义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另一方面,创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满足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个性需求,需要强力融合办公OA、招生考试管理、教育科研、教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业务管理与系统应用。以完善的标准为基础,完成教师、学生、校舍综合评价等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渐进式整合,等一项达标后再添加下一项,循序渐进地延伸至各板块,实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并推动其教育管理现代化。

3.增值服务平台。“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不仅包括信息之间的交流以及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管理,还应注重对其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利用,使其达到增值的效果。因此,要努力创建增值服务平台,深度挖掘教育的内在价值。一是辅导培训。教育者在线开班辅导,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形式,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当然这都离不开与名师名校及培训机构的合作。二是学业测评及在线学习。划分训练、测验和评价体系等模块,提供推送学习资源、讲解微课、解答作业和满足个别学生特殊需求的服务。三是考试服务中心。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的日常小测,期中期末大型考试提供命题、阅卷和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四是家校通。构建教学通系统,保证家长了解孩子的信息,形成双方交流互动的有效链条,并提供相关系列服务。五是教育资源超市。建设建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学资源超市,加强与优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资源和服务供应商的合作,同时要确保其他机构加入该平台渠道的畅通,实行马克思主义优质资源服务的有偿使用。

(三)创新对外部环境的有效利用

1.把握移动场景下的创新机会。“互联网+”时代,手机与每个人如影相随,成为目前人们交流中最具灵活性的移动场景。一方面,“两微一端”的盛行,促使人们能够更多地利用碎片时间浏览全球热点新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使得移动场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为当下热点。另一方面,在移动场景下,信息量庞大且变幻无穷,这又为教师教育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无限可能,所以“互联网+”时代移动场景可谓是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投入点。比如,深受大众青睐的网络直播课程更多的就是通过移动端来实现的;以前师生的问答、互动或解决问题只能通过PC端,而现在,他们更乐意通过移动端来学习和交流。因此,如何高效地通过移动端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的教授,也成为“互联网+”背景下很多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所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能够把握时机,迅速开发专业的手机学习APP、创建学习小组微信群,积极制作并上传“微课”视频、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应及时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惑等,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

2.加强国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互联网+”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教育创新方面还不算落后。虽说四五年前,我国的教育和服务大多是copy to China from America,而如今是copy to America from China,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中国,甚至在很多领域都学习我国的创意与经验,这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和他国隐含着众多的合作机会。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信仰体系,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所发展和运用,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有着突出贡献,但仍然少不了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实践经验的交流与教育平台的共享,最大限度的利用国际资源,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发展的共赢。因此,伴随着“互联网+”提供的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加强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是相当有必要的。

3.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的信息网络监管如果仍实行以前机械的、硬堵的模式,是难以解决当前新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的。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一个由网络执法机构向相关的主管部门进行热词反馈警告机制,对于即将出现的社会问题及时反映给相关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做出针对性处理,使问题可以顺利解决。二是建立网络海关,严把关口。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西方资本主义中不良思潮的涌入,“过滤和剔除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网络的侵入和干扰,为大学生塑造一个健康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网络氛围”[4];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加强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看待西方意识形态的相关信息,提高自我认知和信息辨别能力,以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健康发展。三是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并非法外之地。相反,网络空间更应有严格、细致的法律法规,以制约人们的言行。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通过加强法律监管、依法严惩违法者等途径净化网络环境,为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安全的保障。

[1]赖怡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其原因探析——以重庆市“信仰问题研究”课题调查数据为据[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1-114.

[2]李庆真.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解析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信仰危机[J].青年研究,2005(6):1-7.

[3]侯惠勤.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的出路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4):4-7.

[4]李玉琳.探析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对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12):63-66.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