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涵、依据与原则
2018-01-01谢安国
谢安国,曹 淼
(1.安康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2.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近年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而提出的新命题,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领域”,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迫切需要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涵、依据与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首先应该正确理解“生活”的概念。在现代汉语中,“生活”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或生物的各种活动,“化”本身有“变化”“趋向”的意思,因而“生活化”就是使人们融入生活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近年才有的新命题,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以日常生活为中心,围绕生活,把生活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实际存在中去理解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评判能力和精神追求,最终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相对之前价值观教育过于理论化而提出来的。以往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大多采取的是较为封闭、保守、固化的手段,过滤掉了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性,使得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变成了与社会生活无关的单纯性的课程活动。从“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整体的、社会的、实践的、真实的价值观教育,是对之前价值观教育的全面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生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手段,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生活是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二,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所培养出来的不是笔杆子里的理论解释、抽象概念,而是由知性之纬、情义之纬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人。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贯穿于大学生的所有生活之中,不仅包括学校生活,而且涵盖整个大学期间的人生经历,是大学阶段全部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总和;不仅在专门的课程内容里传递核心价值观,而且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要求接受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受教育者,也包含教育者,二者同时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教育者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受教育者积极回应,双方相互影响共同提升核心价值观信仰并自觉践行的过程。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人本论、实践论、社会交往理论
马克思从宏观层面的人类解放视角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论、实践论、社会交往理论中,对微观层面的人类现实生活的研究,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73,揭示了人的本质和人类生活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2]56实践论,从人、自然和社会的维度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3]的社会交往观点,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行为对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人”,包含丰富社会实践的人,不是以往理论学者所宣扬的纯粹理性、完全自然的人。马克思笔下的“人”是复杂的,也是立体的,是主动和被动、理性与感性的融合,是既有长处也有短板、既存公道也藏私心、既存理性又含感性于一体的活生生的社会人,不是完美无瑕的圣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衡量其他事物是从主体的需求出发,一切存在物都是用来服务人的东西。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会不停的改造、丰富、锻炼、完善、超越自身,现实生活对人的存在起到了基础性意义和根本作用。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活动形式。在他看来,涵盖着人们学习理论知识的一切现实生活,究其本质都是实践的。既包括人们的生活实践、也包含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生产实践是现实生活的基础性活动,是人们最基本最原始的实践内容。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指的是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人与人在实践过程中的相互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不断发展的源泉。马克思的人本论、实践论、社会交往理论告诉我们,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以及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人的现实生活和正常需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在对“现实的人”的关心和理解之上,要以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其坚实基础,注重生活实践,用来自现实生活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和典型来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使核心价值观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二)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向现实生活世界的理性回归,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理论依据。最早把生活和世界两个词合成一个专有概念的学者是德国现象学的创始人和大师胡塞尔,但胡塞尔并未给“生活世界”这个理论名词一个清楚的界定,在他的著作中也可时常见到“自然态度中的世界”“实践的周围世界”等语言来替换或描绘生活世界。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具备两方面的功能:第一,“生活世界”与“客观——科学世界”是相联系的世界,作为一种基础的东西而存在;第二,“生活世界”具有主观性,是迈向“先验现象学”的道路,是“先验现象学”的反思目标[4]。
首先,“生活世界”是属人的世界,也就是有人类生活的世界。胡塞尔认为,这个世界必须涵盖了人们的一切现实生活,是既能看见又能摸到还可感觉的、活生生的摆在眼前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能够直观到的世界,是人们日常生活唯一存在的,可以被经验着并且被经验到的存在。其次,“生活世界”是纯粹自然的、最根本的存在物。既不是科学研究里的一个特定课题,也不用探索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这本身就不以人们的意志而改变。把“生活世界”当作一个不证自明、千真万确的基础和条件,人们所有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的前提是要正视生活世界、直接面对生活世界。最后,“生活世界”是由作为主体存在的人构成的世界。生活世界无法脱离人而独立存在,每一个人也无法独立生活在世界上,从婴儿时期一直到生命终止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和周围的人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所有人都共同生活在同样的一个世界里面,人们在其中进行着各种日常活动,相互认识、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彼此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开创性研究,为以后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强调把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合二为一的观点,反对单方面重视自然科学而无视人文科学的思维模式,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密切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观察大学生的具体实践以及社会交往,才能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进程,实现教育目标。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直接理论来源。陶行知将中国教育的现实情况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在20世纪初提出了“生活即教育”观点,其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by life and for life)”[5]。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性因素,作为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最初就来源于生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生活本身就具备教育的基本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把生活作为原点和中心,改造生活、服务生活、推动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生活教育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的教育,教育是生活本身就具备的功能,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需要教育的存在。从二者的关系来看,生活是第一位的,教育是第二位的;从作用上来看,教育必须通过生活这条道路才能转化为实际力量从而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他认为,生活本身就包含有教育的意义,现实生活不停地发生着各种变化,产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经触发就会产生教育的火花。因此,无处不在的生活也就意味着无处不在的教育,教育随时随地都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选择过怎样的生活,同时就会受到怎样的教育。在他看来,生活与教育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彼此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不管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方法,都要依据生活的规定。把文字和书本当做是教育自身,认为除了文字和书本就不再需要教育的观点是错误的。二是社会即学校。这是陶行知思想对学校和社会关系的具体化表述。因为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所以社会也就具备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他认为,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远远达不到学生发展的需求水平,学生就好像井底之蛙,因而要破除学校与社会的界限,让学生自由的翱翔在社会之中。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老师、学生的同窗、学生的学生。每个人生活的地方都是进行教育的场所。三是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的具体化表述,既是生活的方法,也是教育的途径。他认为,“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6],教、学、做,是同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不是毫不相关的三个过程。教育的方法要适应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要依靠处理事情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处理问题就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学习,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就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处理问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关照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全部,贯穿于生活的“各领域”,体现在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生活和社会的全部教育功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统一,促进大学生高度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
(一)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时代的书写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扛起的时代大旗。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高度。在科技高度发展、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理想远大、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成时代使命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只有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使命。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政治水平、政策理论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思想觉悟与祖国人民相结合、理想抱负与基本国情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为终生目标,以推动民族崛起为奋斗源泉,成为有远大抱负、视野开拓、知行统一、德才兼备的人;帮助大学生增强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能力,减少道德行为失范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牢固的法制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坚持改革创新,加强自身修养,为国奉献。只有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的力度,增强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内部动力,才能正本清源,引导大学生以高亢的激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新一代社会力量的代表,时代要求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极少数大学生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造成责任意识淡薄,政治追求模糊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面对的压力也逐年增大,得过且过、急功近利的思想也有抬头之势,高校价值观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当代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对未来价值观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充满了人本理念,是寻找更好的生命体验的人文教育。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推进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也能增强正确价值观念的教育效果,引导大学生迈向正确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之源,使大学生终生受益。
(三)走出价值观教育困境的必然选择
目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把价值观教育等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教育,只满足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采用单方面地进行理论灌输的方式方法,不重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导致核心价值观知识化、教条化。二是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和正当权益,片面夸大了社会层面的需要,强调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凸显了教育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了实际生活,将自身置于空中楼阁,不仅有悖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传统的思想理论教育总是力求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圣人,与当下所提倡的走进生活、深入生活、指导生活的理念格格不入,大学生在生活中总是不自觉地用事物对自身的满足程度来衡量这个事物,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教育是不可能把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转化到大学生的具体行为中去,任何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价值观教育都是不能长久的,这必然导致价值观教育陷入困境。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解决上述困境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手段。大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是核心价值观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根本,所有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都会误入歧途,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植根于现实生活,不仅能有效加强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也能更好保障价值观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实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
理论教育是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达教育内容和任务、受教育者接受系统理论知识的过程,理论教育注重理论灌输,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受教育者能够较快、较准确地学习理论,但理论教育存在容易脱离受教育者生活实际的缺点,导致受教育者的疏远和厌倦。实践教育是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把生活中的各类实践活动作为主要载体,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实践教育强调教育从生活中开始,在生活中展开,最后又在生活中检验,要求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原则,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形成合力。首先,教育内容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必须在教育中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其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加强理论教育,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强化实践教育,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通过课堂和讲座等形式进行核心价值观知识的传授,指导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学生反馈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引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循环往复不断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主导灌输与有机渗透相结合
主导灌输和有机渗透是价值观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既相互独立、彼此制约,又互为补充。主导灌输一般采用“正式讲授”“正面灌输”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最显著的教育方式,是一种“硬性”教育;有机渗透则主要采取一些“融合”“渐进”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言行,是一种“软性”教育。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要坚持主导灌输与有机渗透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充分发挥主导灌输教育内容较为系统、目标相对明确、效果比较显著的突出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报告会、讲座、学术研讨会等主导灌输形式,推进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充分整合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相关资源,提高主导灌输的效果。其次,要高度重视有机渗透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中的作用,通过间接的、内隐的、启发式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机渗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积极健康的影响。最后,要加强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教风学风引导学生,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全过程。
(三)方向性与多元性相协调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现代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人们思想越发独立,给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带来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要坚持方向性与多元性相协调的原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方向,就是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整合多元价值观。在办学过程中,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掌握校内舆论的话语权,通过拥护积极的,提倡有益的,革新落后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聚合力和吸引力。同时,还要注意多元互动,积极汲取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广泛吸收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因素,在推动方向性与多元性的互动中促进社会前进;要充分理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合理性差异,增加思想认同,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四)先进性与广泛性同兼顾
先进性是从广泛性中诞生的,没有广泛性就没有先进性;失去了先进性的指引作用,广泛性要求的推进会举步维艰,二者没有轻重之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同兼顾原则。要从实际出发,注重鼓励先进性,推崇先进性。对大学生党员、先进分子要有更高的要求,要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守共产主义道德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好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起到示范的效果,使先进更先进。同时,要正视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有高低之分,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先进。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坚定信心的过程,对于现阶段不能做到先进性要求的学生,要给予他们进步的时间,提高机会,同时注意把控节奏,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才能使不同思想层次的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学习中,既坚定方向又端正态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的融入社会生活,贯彻到日常行为中,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5.
[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5]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87-588.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