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庆市立小学述论

2018-01-01方伟伟

关键词:安庆市安庆教育经费

方伟伟

(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追求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军事、财政、经济、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教育作为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而小学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为了发展小学教育,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法令和政策。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虽然在政治、军事上存在分歧,但是中央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令及教育政策基本上能被地方政府贯彻执行,因此在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各地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安徽,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加上安徽各级政府根据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及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与小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安徽的小学教育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目前学界对于民国时期安徽省小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鲁卫东《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小学教员及其生计初探》(《安徽史学》2011年第4期),方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庆公立小学教员的生活实态》(《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江小莉《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沈阳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江小莉《1927—1937年安徽省小学教育研究》(2013年安徽大学硕士论文)等。安庆作为当时安徽省会,是全省小学教育发展最快的地区,对安庆小学教育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一、小学的管理与经费

安徽的近代小学发轫于19世纪末,1872年西班牙传教士在安庆创办尚文小学堂[1]72—73,这是安徽省最早的近代学堂,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学堂之一。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安徽的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军阀混战导致经费短缺,安徽小学教育发展十分缓慢,“十五、十六两年间,以军事影响,地方教育不得不暂行停顿”,所以到了1927年秋,除了省立几所学校正常开课外,其他各县各级小学大多停顿,甚至有些县全县没有一所学校正常开课[2]。安庆初等学校的情况也是如此,从1918年起,安庆教育当局为了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先后开办第一模范、第二模范、女子模范等小学多所,经费由省里拨付,但是后来由于经费不足等多种原因停办数所学校。

北洋政府时期安庆小学教育发展缓慢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组织健全的教育行政机关,当时市内小学一部分由安徽省教育厅直辖,另外一部分由省会义务教育所主持,安徽省教育厅是负责管理全省的教育事业,“当然不能拿全副精神来注意到市区学校的改进”,而省会义务教育所又因为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对安庆市小学教育的发展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3]1。总之,由于安庆市小学教育缺乏统一健全的管理机构,以致安庆市小学教育没有一种一贯的主张和整个的计划,这就严重影响了安庆市小学教育的发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安徽省政务委员会决议成立安庆市,同年11月安庆市政府成立。鉴于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安徽省教育厅十分重视安庆市的教育。为促进教育的发展,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全市的教育事业,1927年秋安庆市教育局正式成立,于是安庆市各小学均归安庆市教育局管理,从此,安庆市的教育事业有了一个主管的中心。在省会小学管理处的作用下,安庆小学数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省会小学管理处直辖的公立小学19所(其中包括实验小学3所,市立小学16所),私立小学及代用小学16所,此外还有女中实小、一中实小、高琦小学及私塾。

1929年2月,安徽省政府为了节省经费起见,决议裁撤安庆市政府,改设市政筹备处。由于安庆市小学教育经费由省政府直接拨付,安徽省政府决定安庆市小学由省教育厅直辖,省教育厅长程天放认为安庆市小学教育的发展对全省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模范作用,为了推进安庆小学教育事业同时也为了方便管理省会小学,于是决定在教育厅内设立省会小学管理处,省会小学管理处主要办理小学行政、经费、视察以及设计指导事项[4]。这样的行政组织有两个显著的优点,一是安庆市的教育事业因为由教育厅直接管理,“种种设施,可以易收敏捷灵活之效”;二是因为有省会小学教育管理处的设立,安庆市的教育事业仍有一个主管的中心,“仍能本着一种整个的教育计划推进”[5]1。

省会小学管理处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市内公立小学进行视察指导,视察指导的任务主要有十项:一是改良教学方法;二是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试验;三是谋教师学识之增进;四是激发教师对教学的兴趣;五是注意教师身体的锻炼;六是厘定省会小学各科课程纲要;七是厘定小学训育标准;八是研究训育实施方法;九是辅导各校举行各种测验;十是提高小学的行政效率。[3]11—13通过省会小学管理处的努力,安庆的小学教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教育各种设施、经费的增筹、班级的扩充、教师待遇的提高、学校环境的改善、教学方法的改进记忆行政效率的增进方面,“皆有显著的进步”[5]2。1933年,出于教育经费缺乏的考虑,安徽省“厉行紧缩起见”,决定裁撤省会小学管理处,其管理的事务由省教育厅主管科办理[6]。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教育经费的多寡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中华民国成立后,安徽省的教育经费由省库地方税拨给,安庆市小学的教育经费同样也是由省政府拨付。1921年以前,安庆各小学的教育经费分列专款,但是当时经费来源很不稳定,加上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安徽省的教育经费经常被挪用,这严重影响到安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省教育界人士的不满与反抗。安徽省教育界人士争取教育经费独立做出来很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安庆为例,1921年以后,安庆市各小学的教育经费有了一定的保障,1922年至1926年安庆市各小学经费费、义务教育及私立学校补助费为47 848元、45 286元、43 430元、46 779元、48 123元[3]3。

民国时期安徽省级教育经费主要分为经常费和临时费两项,经常费是教职工的薪金和办公费用,临时费是学校校舍修建,设备、仪器、图书等的添置费用以及其他临时性开支[1]818。1930年安庆市一共有市立小学19所,其中实验小学3所,普通小学16所,实验小学班级较多,组织比较完备,而普通小学规模较少,故实验小学的经常费高于普通小学。安庆市规定普通小学每班教授费每月为50元,每班办公费为9元,校长薪金两班35元,每增加一班薪金增加5元。实验小学每班教授费每月为75元,每班办公费为10元,校长薪金70元,此外,实验小学还设置事务员、书记员各一名,所以三个实验小学的经常费占到安庆市立学校经常费的一半[3]68。

在安徽省政府的重视下,安庆市小学的教育经费较北洋政府时期有一定的增加,1928年春,安庆市小学教育经费共计30 336元,其中省库拨给26 894元7角5分,其他由安庆市事业费项中支付,同年秋安庆市决定增加预算,全年临时费与经常放共计78 606元。1929年,安庆各小学经常费增加到83 124元,临时费、预备费共24 950元,连同私立学校的补助费,总计达104 518元[3]3。1931年,安庆市立小学经常费增加到150 072元,小学教育经费的增加为安庆市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小学的教师与学生

小学教育为立国的基础,而小学教师在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庆市立小学教师的数量逐年增加,19所公立小学教师由1928年172人增加到1934年的234人[7],教师队伍学历主要以师范学校毕业生为主,根据统计,1928年下半年至1929年下半年三个学期中,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为98人、114人、100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57%、61%、54.94%[8]。安庆小学教师的任免由各校校长委任不经考试,但是在省教育厅认为必要时得自行考试或聘请,教师的任期,一般以一学期为准则,如有教师学识不足以担任教师职务或者有疾病者均可由校长撤换[9]。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安庆市为了发展小学教育特别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就是对教师资格进行检定。1928年安徽省颁布了《安徽小学教员任免暂行章程》对安徽省的小学教员的资格作了规定,同年安庆市根据《安徽小学教员任免暂行章程》颁布了《安庆市立小学校长任免及待遇暂行条例》、《安庆市立小学教员任免及待遇暂行条例》、《安庆市立实验小学校教员任免及待遇暂行条例》、《安庆市立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及待遇暂行条例》等四个条例对安庆市公立小学校长和教师的任职资格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安庆市立小学教员任免及待遇暂行条例》规定担任安庆市立小学教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师范本科及高中师范毕业者;(2)旧制中学及专门学校毕业具有教学经验者;(3)初中及师范讲习科毕业具有教学经验者;(4)优级师范、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或者大学教员科毕业者;(5)曾受小学教师检定试验及格领得证书未满有效期限者[10]。《安庆市立实验小学校教员任免及待遇暂行条例》对实验小学教员资格要求更高,该条例规定担任实验小学教员必须具备一下条件之一:(1)高中师范科或师范本科毕业者;(2)高级中学或旧制中学毕业具有小学教育经验者;(3)专门以上学校毕业具有小学教育经验者;(4)优级师范、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或者大学教员科毕业者[11]。虽然1928年安庆市通过颁布上述四个条例对安庆市公立小学校长特别是教师的资格作了规定,但是在实际中安庆市小学教师缺乏,符合上述条件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所以为了扩充教师队伍发展教育,安庆市不得不放宽条件,任用一些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士担任教师。

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庆市小学教师队伍有了一定的扩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安庆市决定对小学教师进行登记。1930年制定了《安庆市小学教师登记规程》,后又根据安庆市的实际情况于1933年修正了该规程并命名《安徽省会小学教师登记规程》,修正的规程对安庆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作了规定,并规定所有安庆市小学教师每年须按照规程规定到省教育厅进行登记,登记合格者发给登记证书,凡是未经登记合格者或登记合格证书时效已满者均不得充任安庆小学教师[12]。1933年6月,安徽省举行省会小学教师登记,通过登记,安庆市包括市立学校、私立学校、省立学校在内一共合格教师551人[13]。

关于安庆市小学学生群体,1928年2月,大学院公布《小学暂行条例》,条例规定年满6岁的儿童得入小学学习,小学修业的年限为6年,前四年为初级小学,后两年为高级小学,小学由市县或市县教育局分区设立。在学费方面,条例规定高级小学每学期征收最多不得超过3元的学费,初级小学以不收学费为原则,地方政府可以视当地的情况收取不得超过1元的学费[14]。同年5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决定厉行教育普及,会议要求“各地方失学儿童数每两年减少百分之二十”[15]。为了贯彻中央政策,1928年6月安徽省制定了《厉行安徽义务教育暂行规程》,对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对学校的师资、经费等问题作了安排[16],当时安庆市各小学招收的学生多为贫寒家庭出生,征收学费极其困难,为此,安庆市决定免收安庆各市立小学的学费,这种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安庆小学学生数逐年增加,1927年上学期安庆市小学学生共有2 003人,下学期增加到2 451人,1928年上学期为2 447人,1928年下学期和1929年上学期为2 928人,1930年为3 293人,较1927年增加一千多人[3]70。

但是由于安庆居民大多经济能力有限,加上小学教育又不具有强迫性,所以安庆小学入学率仍然很低,1929年安徽省教育厅派人员分赴安庆市挨家挨户调查,安庆市6岁至15岁的儿童城内东区共3 134名,西区共1 128名,南区共2 887名,北区共513名,城外东区共1 516名,西区共1 669名,南区共836名,北区共880名,合计17 181名[17]。而1929年在安庆市立小学入学的儿童仅有2 986人,仅占学龄儿童的六分之一。在入学儿童中,年级越高,人数越少,1929年,一年级全市共有学生775人,二年级708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占总数的近一半,而六年级学生仅有195人[5]12。在学生父母职业方面,学生家长商业者最多,约占总数的32%,其次为政界,约占总数的26%,而占总人口多数的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子女是没有条件进入学校学习的。同时由于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安庆市入学的儿童中女生远远少于男生,1930年共有学生3 293人,男生占2 040人,占入学儿童总数的68%,而女生只有1 253人,仅占总数的32%。

三、小学的课程与教学

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暂行小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课程为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等9门,低年级每周授课至少1 140分钟,中年级每周授课至少1 320分钟,高年级每周授课至少1 530分钟[18]。但是各地小学并非完全按照《暂行小学课程标准》制定,当时小学课程的制定通常根据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小学教育为国家基本教育,所以应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以期养成思想和行动一致的健全国民”;二是各个地方的情况彼此不同,所以课程的编制应该按照地方情形适当伸缩[3]67。所以安庆市各小学的课程是根据1929年颁布《暂行小学课程标准》并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例如安庆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课程低年级有国语、读法、书法、缀法、谈话、算数、常识(三民、自然、社会、卫士)、工作美术、游戏等科,每周授课1 200分钟以内;中年级有三民、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卫生、工作、美术、体育、音乐等科,每周授课1 400分钟以内;高年级有三民、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工作、美术、体育、音乐等科,每周授课1 650分钟以内[3]114。

学级编制的在良否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安庆实验小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采用的是单式编制,也是就同一年级的学生编为一个班级,而普通小学由于人数较少,多采用复式编制,也就是将几个年级的学生合并在一个教室教学。复式编制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因为复式编制儿童的程度差异太大,“合程度不齐,能力各异之儿童于一堂,教学既感不便,儿童受益之度量亦必减低。”[5]9

在教学方法方面,为了改进小学各科的教学方法,并引起小学教师对于教学研究的兴趣,安徽省教育厅为此组织安庆市小学各科教学研究会,研究会由省会小学管理处主持,采取分区分科的办法,将安庆市划分为五个学区,每区设一教学研究会,各研究会设立国语教学研究股、算术教学研究股、社会教学研究股、工作教学研究股、自然教学研究股等,各学区教师均为各该会研究员,研究会内各研究股每周开会一次,共同探讨教学上实际与具体的问题,同时将研究结果制成报告书印发给教师,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3]17—19。安庆市小学教师通过参与各科教学研究会,在教学方法了有了一定的进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每学期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查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安庆市立小学生的成绩考查一般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如安庆市中心实验小学定期考查主要包括月考、学期开始和学期终的考试,考试方式用笔试或口试,不拘形式;而不定期考查包括口试、默写测验、板上演算、作文、书法等,无固定的方法和日期,这样能使学生随时注意自己的功课[3]78。至于成绩计算,一般是不定期考查成绩(也可称为平时成绩)与定期考查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每学期最终成绩,如安庆市第三小学规定各科成绩平时成绩与定期考查各占一半,每月月考与平时考查成绩每月统计一次,作为每月的成绩,到学期结束时,将几个月的成绩平均就是该生一学期的成绩[3]175。

为了督促学校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1952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学生毕业会考暂行规程》,规程规定各中小学毕业生经所在学校考查及格者一律要参加各省市教育机关组织的毕业会考[19]。为了贯彻中央文件,1932年,安徽省颁布《安徽省中学及省会小学毕业会考方式》、《安徽省小学毕业会考核算成绩方法》、《安徽省会小学毕业会考及格优等学生奖励办法》、《安徽省二十一年度第二学期中学及省会小学毕业会考须知》、《安徽省二十年度第二学期中学及省会小学毕业会考复试办法》等文件对小学会考的方式、成绩核算方法、会考优等学生的奖励措施等做了详细的规定。1932年安庆市如期举行了第一届小学毕业会考,但是第一届小学毕业会考暴露出诸如增加学生经济和学业负担等一些问题,教育部决定废除小学生毕业会考,所以安庆市小学毕业会考仅举办了一届。

四、结 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省教育厅以“小学为一切教育之基础,而省会省立小学,为全省各县小学之楷模”[20],特别重视安庆市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安徽省的重视下,安庆的小学教育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民国安庆小学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但是安庆市的小学教育发展是有限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舍简陋,教学基本设备缺乏。安庆市公立小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校舍普遍简陋,教学基本设备普遍缺乏,以安庆市第一实验小学为例,第一实验小学教室共8间,其中有四间光线不足,“办公室一间,设备简单,各项图表,全付缺如,运动场一片,面积似嫌过小”,而在教学设备方面,“低年级学生特有之体育设备甚少,图书室一间,用书及各种杂志计一千九百五十册,适于儿童之参考及阅读者,颇不多。关于童子军应用器具,多缺而不完,露营帐幕,均破烂不能应用。手工特别教室一间,内有铁铲十余柄,仪器标本,概付缺如。”[21]这样的条件必然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当时条件较好的实验小学况且这样,普通小学的办学条件更加难以想象。

二是经费不足。教育经费的多寡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教育经费的多寡也影响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经费的不足是安庆小学教育难以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安庆市立小学教育经费虽然由1928年的30 336元增加到1931年的150 072元,但是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

三是师资不足且素质较差。在安徽省的重视下,安庆市立小学教师虽然由1928年172人增加到1934年的234人,但是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师资缺口仍然较大。同时也存在一些教师素质较差,小学教师须受专门训练,而在安庆市受专门训练的师范毕业教师仅占安庆市立小学教师的一半左右,很多教师没有受专门的训练,教学经验不足,甚至一些教师往往忽略教学目标,“上课时,随便教之,而教材之分量课前既无预算,课后亦不加考察,作下次教学之参考”[22],这就最终会影响到教育的发展。

总之,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庆市立小学对今天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那就是教育的发展程度与政治经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国家的繁荣稳定是教育发展的前提。

猜你喜欢

安庆市安庆教育经费
鱼殇
安庆市水系综合治理港桥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
我想养一只猫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安庆市小精灵画室抗疫作品
禁用kP3的谱必要条件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十年辛苦不寻常:记安庆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殷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