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8-01-01蔡洞峰

关键词:鲁迅文学课程

蔡洞峰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246113)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课,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其学科特征与教育的育人功能,决定了在其教学过程中应着力于阐释文本中深蕴的人文价值,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在当下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专业人士意识到这门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温儒敏认为:“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调整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改不可。”[1]他以北大中文教学为例,认为要在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改变教学中偏重“文学史”的教学比重,转而加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阅读赏析,将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重点转到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和情感教育维度上来。陈平原也强调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偏重于知识积累的文学史教学,“通过反省‘文学史’迷思,部分调整现有的教学体制以及研究策略。”[2]显然,从大学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范畴来看待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将教学过程中由重知识积累转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教学改革要着力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杨洪承认为:“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形式和结构的调整,就是打破了大学教育的封闭性。随着大学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传统单一知识传授转向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教育方针的改变,高校的课程设置也有了相应的更改。以往专业的细致化,被广博基础的‘通识’课程、运用性的文化知识所替代。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3]

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当下教育实践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必须有效应对文科教育资源在当下面临的压缩和文学日益被边缘化的困境。但是,我们必须高度自觉的是,文学在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塑造和个体审美素质的内化提升,特别是培养民族的文化自信、确立人自身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并且与理工科不同,它的功能和效用并不是直接体现在社会创造的经济效益上,而在于塑造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提升国民的精神素养。文学教育更能塑造人的美好情感和心灵,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个人乃至整个民族影响深远。文学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文学更适宜于处理的是人类关于生活世界的原初的、感性的经验图景,是生活的原初境遇。”[4]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核心价值功能在于对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建构,因其与现实人生的紧密关联,在立德树人,涵养人性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

在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凸显其社会价值和人文功能,此为重点与难点。例如,开拓这门学科教学的视野,强化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历史语境及其当下意义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现实品格和精神传承,融通学生历史与当下的关联视角,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热情,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作家作品精读,培养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文科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其功能定位于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而非应用教育。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应是培养人的优秀精神品格和良好感悟能力,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和认知能力的生成,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有质疑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所谓问题意识,是指行为主体具有主动探讨、积极思考,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个体的精神素质和思维品质。实践证明,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合理运用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带着问题去授课,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引导课堂互动,不断将思考的问题引向深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探索欲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回馈也促进了教师思考的问题意识,师生以问题为主线,发现、讨论、回应,互动过程中促进了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兴趣,提高学生对学术研究的了解和热情,是高校教师应有的教学理念。这样做首先能够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产生一种热爱学术的理想追求,并且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投身学术的理想必然促使他们专心考研,这对缓解大学生就业以及个人发展前景都是很好的选择。当然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攻读研究生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考研,其根本动机是出于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想要继续攻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对学术研究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虔诚,中文专业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属于这种情况。这与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接受文学的感召和熏陶有关,更是与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所蕴含的独特品格相关。因为“‘文学’除了作为科系、作为专业、作为课程,还有作为修养、作为趣味、作为精神的一面。”[2]11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能够陶冶人们的心灵,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之维,从一定的意义上她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与精神境界。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20世纪深度介入了民族国家的现代转型,促进国人精神的新生。作为一门学科,现当代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现代思维和世界视野的借鉴交汇,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描述和反思,对青年人特别是选择中文专业的莘莘学子有着内在的吸引力。因此,作为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作品和文学史以及当下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的研究兴趣;了解作家的人格魅力及作品的丰富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在文学情思的感染和审美体验的陶冶中,让这些精神资源不但可以为他们继续深造奠定必要的知识储备,更是为其今后的人生开拓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生命空间。

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学生接受文学的方式,因其与当下个体精神、自身的人生经历以及情感息息相关。对作家作品的教学应调动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对作家作品“理解之同情”,不拘泥于教科书式理解和结论。考虑到教师教学特点、知识背景和理解的差异以及学生个性的丰富性,教学模式不应该也不能搞一刀切,而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对象进行灵活调整,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中文专业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基本安排在大一年级,作为大学新生,一时还不能转换到大学的学习模式和思维习惯。受中学阶段教学方式影响,他们往往只是被动地听和记,不能也不会与教师形成对话与互动,有些作家作品在中学阶段已有所学习,有了一定的前理解。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导入,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洞察与诠释,激发年轻的大学生探索和思考的兴趣。

譬如,学生经过中学学习,对鲁迅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真正自己去读,去思考的其实并不多。除了中学课本中的几篇,许多人并没有多少了解,有的甚至对鲁迅还存有误解。鲁迅由于其人其文在现代中国的影响,他的身上被许多话语所“包裹”,太多的定性评价,这使有的人在没有真正接触鲁迅作品之前,就似乎知道鲁迅是谁了。笔者在课堂上讲鲁迅时,有学生就说鲁迅许多作品已经学过了,不知道大学鲁迅课上什么?有的学生在回答鲁迅是谁时,往往也是借用别人的话语来复述鲁迅思想,并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自己的思考。这些状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教学反思。

作家作品对人们的吸引,首先来自于其人格和思想的魅力,具体到鲁迅,其人生、经历、精神历程及其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思想魅力。如,有学生学期作业中谈到读《野草》的体会:

他(鲁迅)所写的看似缺少逻辑的作品是他的密码,大概只有频率一致的人才能够理解……可惜,所谓后生可畏,似乎也并没有多少人读懂了他。我们只尊他为勇士、斗士,却很少读懂他内心的挣扎与抗争,也忽略了他的绝望与悲怆。

还有学生在谈到鲁迅的影响时写道:

即使出于种种原因无法接受鲁迅的思想和写作风格,但我们可以凭借鲁迅的思想学习超越鲁迅的方法或路径。我以为读鲁迅与不读鲁迅,真正的差异将出现在未来的岁月。(注:以上字句摘自学生提交的课程作业)

类似这种带着自身心得体会的理解在学生的作业中很多。藉此可以说明,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要通过与中学教学中不一样的视角和问题切入重新解读作家作品、文学史的关联,而不能完全按照课本进行固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那些文学史上不太出名的作家,例如“五四”时期的许地山、三四十年代的萧红、端木蕻良、当代作家史铁生等,如果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把这些作家纳入现当代文学史与传统文化的大视野中,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通过作品分析引入其写作时代的生活情形、社会政治、民俗乡土之间的关联,作家与世界的关系等,让这些因素在关联的历史文化语境中重新解读,必然会引起学生阅读关注乃至进一步研究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讲什么”至关重要,要实现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虽然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授课方式不同,但无论怎样,其教学的过程都应该体现探索性和启发性,课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学术含量,在讲授文学史或作家作品时,能够简要介绍其学界目前的研究成果或主要动态,对相关理论的学术发展史有个大体的描述。将文学史与作家背景相关联,引发学生思维的联动性,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体验现代文学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文学传统。

大学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文学史的整体观和关联性,让学生领会现当代文学在古代与现代、国内与国外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现当代文学的形成背景以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转化与创造、乃至对域外文学的吸收与借鉴,从而与整个20世纪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关联并继续发生互融共生的作用。打通与历史、政治、文化等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动态开阔的眼界和整体关联的学术视野。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感兴趣并表现出研究热情的学生,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可以利用下课休息时间探讨感兴趣的问题,培养他们问题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大学生参与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教师参与研讨,让学生自由选择讨论话题,提前整理成文,主讲发言,发言后学生互评,最后让老师集中点评,这种类似学术沙龙的活动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真切体验到从收集资料、选取问题、写作论证到发言讨论的研究过程,感受其中快乐,也培养了学生科研的基本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助力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初始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让教师在课程考核上有一定的灵活度,同一门课程不需实行统一试卷考试,而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实现大学课堂考核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鲁迅文学课程
我们需要文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鲁迅,好可爱一爹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阿迅一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