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坦克乘员野外条件下体能训练的思考

2017-12-31李炳志武壮善佟鑫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乘员坦克体能训练

李炳志,武壮善,佟鑫

(装甲兵学院 a. 参谋系;b.干部轮训大队,安徽 蚌埠 233030)

加强坦克乘员野外条件下体能训练的思考

李炳志a,武壮善b,佟鑫b

(装甲兵学院 a. 参谋系;b.干部轮训大队,安徽 蚌埠 233030)

在冬秋换季之际,坦克部队跨区机动演习,在野外条件下,由于地形环境陌生,路况复杂,给训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坦克乘员在封闭的车内,浑浊的弹药废气、电台的噪音等,给坦克乘员生理、心理等带来了极大的损伤。如果坦克乘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很难完成各项训练科目。这就要求坦克乘员必须依据野外条件开展有效的体能训练。

坦克乘员;野外条件;体能训练

坦克部队作为陆军的重要力量,演训任务繁重,野外训练、跨区演习、联合演练等都涉及长途机动,这对坦克乘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野外条件下,由于地形环境陌生,路况复杂,加之坦克乘员在封闭的车内,浑浊的弹药废气、电台的噪音等,给坦克乘员生理、心理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坦克乘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坦克乘员是很难完成各项训练科目的。这就要求坦克乘员必须依据野外条件开展有效的体能训练。

1 野外条件下专业训练对坦克乘员身体的影响

1.1舱内作业空间狭小,长时间作业肌肉血液循环不畅易疲劳

随着坦克车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车内空间不仅没有扩大,反而减小了许多,乘员作业常处于一定的强迫体位,给坦克乘员的作战与训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是坦克进行射击训练时,车内的空气较为污浊,如果浑浊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的话,就会因缺氧导致乘员体能下降。如发射5发炮弹后坦克内的CO浓度就可达100 mg/m3,当发射20发炮弹时CO浓度就高达800 mg/m3。如果人体吸入过多的CO,可使肝糖原下降,心肌糖原升高,心脏葡萄糖利用增加,脑中核糖核酸有减少的趋势。造成神志模糊、疲劳以及体能下降。

二是坦克在越野机动的过程中,由于乘员要不断地拉动操纵杆和变速杆,造成一定的臂力消耗,两脚不断地踩踏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加油踏板,需要腿部不断地用力。如果路面环境恶劣,车辆不规则颠簸较大,容易造成乘员头晕、胸闷、恶心、体力下降,继而影响乘员对外部敌情和环境的观察,影响作战和训练(演习)。

三是坦克炮手在操作操纵台及各个开关按钮的时候移动空间较小,大多数操作都属于静力运动需要一定的臂力和腕力,并要求精快瞄准。训练中炮手在精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腿部长时间不舒展,易使下肢产生力竭和快速疲劳。

1.2野外机动车体颠簸严重,造成乘员眩晕等症状

在野外条件下进行坦克驾驶训练,由于地形生疏、路况复杂,坦克颠簸严重,加之坦克行进过程中履带、发动机等内部外部的机械振动和电台的噪音等,车内空间封闭,一段时间过后会使乘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性病症。对视神经的刺激会使乘员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甚至呕吐等晕车症状,长期会使乘员记忆力减退和导致高度疲劳等。

为了让坦克乘员能够在野外训练中尽量克服和避免以上各种症状的发生,这就要求坦克乘员在野外条件下的体能训练中,要适量增加一些抗颠簸、抗眩晕的一些训练项目,以提高乘员对各种恶劣环境下对于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更好地保持体力,延长持续作战时间从而提高战斗力。

1.3冬季野外训练低温造成乘员体力下降,肌肉控制变弱

在东北及高原寒区,由于天气寒冷,有时室外温度在零下20℃,野外训练期间,如果不注意御寒,就有可能造成乘员在训练中被冻伤,从而给演习、训练带来不良的影响。由于坦克其整个车体材料为钢铁,其车内的温度甚至比车外的温度还低,车体不仅起不到为乘员保温的作用,相反还会吸收乘员身体的热量。这就势必会降低乘员对于装备的操作速度和准确率,特别是乘员四肢的温度较低时,还会引发误操作。因此,在野外训练不仅要做好防寒的相关措施和准备,更加要求我们要及时的根据野外条件开展相关的抗寒保暖训练,积极提升乘员的耐寒能力。

2 目前坦克乘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2.1体能训练安排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在野外条件下开展军人体能训练,如果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就难以取得军事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虽然一些坦克乘员体能训练的内容比较全面、训练强度大,但训练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在野外环境条件下开展坦克技战术训练,对坦克乘员的体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抗寒及耐热能力;二是肌肉的收缩能力;三是抗颠簸能力;四是抗缺氧能力等。但由于对这些体能项目的开展,专业性比较强,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和标准比较高。因此,有些部队在野外条件下对体能训练不够重视,往往就忽视了这些项目的训练,训练的内容既简单、又枯燥,如跑步、军体拳等。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官兵的体能素质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军事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一定要结合军兵种专业对体能素质的需求,开展一些有针对性项目的体能训练,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官兵体能素质,进一步促进专业军事训练质量的提高。

2.2训练方法简单,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

由于受传统训练的影响,装甲兵乘员开展体能训练基本还是保持了老三样:推负重轮、抬电瓶、举炮弹。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和趣味性,大家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在野外条件下,没有规范的场地和制式器材,部队开展体能除了进行传统的体能训练项目外,就是开展一些跑步项目的训练。往往是教练员一只哨子、一块秒表,对于如何结合军兵种专业军事训练特点,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和军事专业体能项目竞赛等,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另外,一些教练员在组织坦克乘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以保养擦拭武器代替乘员的体能训练,以常规的坦克乘员专业比赛代替群体活动,这也是坦克部队官兵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对于坦克乘员在野外条件下的体能训练,旅团机关领导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坦克乘员专项体能素质的训练,充分利用坦克专业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科学训练方法,改变单一、枯燥的传统训练方法。

2.3体能训练的组织程序不科学规范

科学的军事体育训练,充分考虑受训者的身心状态变化,通过准备活动、整理活动、拉伸、功能训练等多种方法手段,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急慢性伤病的发生[1]。装甲兵作为一个特殊的兵种,坦克仓空间狭小,人体的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每一个战位人员的动作、姿势大致是固定不变的,时间久了乘员会出现腰酸背痛。所以,装甲兵乘员患腰肌劳损非常普遍。装甲兵乘员在车内一天训练结束,一般都会出现身体的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体能训练,一定要按照规范的程序,科学组织训练。有些教练员由于缺乏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常识,往往不注意按照规范的训练程序实施,忽视了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主要训练环节,在严寒气候条件下时常会出现训练损伤。

3 坦克乘员野外条件下体能训练对策

坦克乘员在野外军事训练、保养车辆等任务及其繁重的情况下开展体能训练,会给训练的组织和训练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野外条件下开展体能训练,要科学计划、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结合装甲装备训练要求,抓好针对性的训练,努力提高坦克乘员的体能素质。

3.1科学编组,合理区分训练层次

在野外条件下,由于受各种方面的限制,组织训练时可采取打乱建制、按区分层次编组的组训模式开展训练。一是按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实施编组。有一些老坦克乘员患有腰肌劳损、颈椎病等,他们高质量完成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运动项目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对他们只能实施一些中小强度的体能训练项目,或开展一些核心力量的体能训练项目;对于身体素质良好的人员开展量化训练,按照大纲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实施训练,不仅要在量上达标,而且还要在质上达到规范的要求;二是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编组训练。同一年龄段的人,无论是兴趣爱好、运动水平、身体素质等,基本都大致相同,便于组织、便于管理。组训者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按照大纲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开展训练。各组都要尽力完成指定的训练项目和指标,真正达到提高体能素质的目的。

3.2结合环境特点抓好坦克乘员的体能训练

野外环境条件下的体能训练既是现代军事体育训练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部队基层连队急需解决的训练问题。部队在不同的环境区域条件下开展体能训练,只有结合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地开展训练,才会收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3.2.1 提高坦克乘员的耐高温训练

夏季车内温度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升高,并远远高于车外的温度,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在35℃时,那么车内温度就要达到45~50℃。一是由于钢铁装甲导热速度快、吸收外界热量多,造成车内温度很高;二是坦克、装甲车辆相对密闭,车辆行驶时,发动机散热提高了车内温度,因而车内温度大大高于外界环境温度。即便环境温度降温时,车内降温过程仍滞后于外界环境降温3~5 h,环境温度愈高,滞后时间愈长。这由此造成了车内的高温对乘员形成正辐射,加重高温对乘员的影响。

因此,要对坦克乘员有计划开展的“热习服”训练。生物体在热的反复作用下,产生一系列有利于适应热环境和提高耐热能力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热习服[2]。在每周内安排3~5次的耐热训练,每次2~3 h,时间以下午为宜。训练课目采取在烈日下负重行军或行军与战术等训练交替进行。耐热训练要坚持循序渐进,保证足够的锻炼强度,反复巩固提高,以行之有效地加速“热习服”。

3.2.2 提高坦克乘员的耐寒训练

冬季外界气温较低,车体随外界气温降低而冷却,车内壁温度低于乘员体温,形成负辐射,加重寒冷对乘员的损伤。为满足冬季作训任务的需要,有时需开窗行驶,尤其是驾驶员开窗操作较多。此时寒冷的空气直接作用于乘员体表,加重了寒冷损伤。这正是驾驶员面颊部、耳部冻伤发生较多的主要原因。冬季训练伤主要与官兵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经验及技术准备等有关[3]。

“以练胜寒”是坦克乘员防冻训练的宝贵经验。通过耐寒锻炼,可以加速人体适应寒冷,增强抗寒能力,形成“冷习服”,提高坦克乘员在寒冷条件下的作训能力。在严寒地区开展耐寒训练,主要开展以滑雪、滑冰、雪浴、冷水浴等项目的训练,同时每天早晨进行5~7 km,每周 5~6次,采取慢跑—快跑—慢跑的方法进行,防止大量出汗。通过耐寒训练,要进一步增强坦克乘员在冰雪环境中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不畏严寒、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作风。

3.3加强体育教练员培养,全面提高坦克乘员的体能素质

在坦克部队普遍存在着一个的误区,认为坦克乘员在坦克仓里一天的技战术训练,体能消耗很大,就没有必要再搞体能训练了。尤其夏天乘员从坦克仓里出来时一般都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甚至能从靴里倒出水来,这就达到体能训练目的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坦克技战术训练的动力来源于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大小与完成军事技能动作的质量成正比。如果反过来,通过技能的训练来达到提高肌肉力量的目的,不仅达不到最佳的技能训练效果,可能还会造成肌肉的运动损伤。

坦克的技战术的训练不能代替体能训练,但也不能与体能训练相脱离,这就要求教练员对二者的把握要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既不能让体能训练影响到坦克技战术训练,也不能让坦克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同时,部队还要加强体能教练员的培养,要为连队配备具有体育专业素质的教练员,并要抓好教练员的进修学习、在职培训等,不断知识更新,使他们成为复合型、多项目的体育训练专业人才,达到“四会”教练员的标准,并能够按照训练大纲制定科学体能训练计划,能够使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促进坦克乘员的体能素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4 结束语

积极探索,大力开展一些针对性强、训练效率高、贴近实战要求的军事体能训练项目,尤其是军人对不同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的讶档练项目尤为重要。因此,坦克乘员在野战环境条件下开展体能训练,要科学地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合理地搭配专项体能训练内容,并结合相关指导性规范,科学地开展军事体能训练,以目标的达成逐步激励坦克乘员体能素质的提高。

[1] 艾冬生.科学化是提高军事体育训练水平的必由之路[J].军事体育学报,2015,34(1):36—37.

[2] 任兆生,石立勇.热习服的研究进展[J].航空军医,2000(6):280—282.

[3] 陈向军,邢继平,卡索,等. 寒区部队冬季耐寒训练伤情调查[J].人民军医,2002, 45(10):563—564.

ThinkingofStrengtheningaboutTankCrews′PhysicalTrainingundertheConditionofField

LI Bin-zhia,WU Zhuang-shanb,TONG Xinb

(Armored Force Institute a. Staff Department;b. Cadres Training in Rotation Brigade Cadet,Bengbu 233030,China)

On the occa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winter and autumn, tanks inter-district mobility exercises a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wild, the strange ground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lex road conditions brought great influence to the training. Staying in a closed zoom, turbidity of ammunition exhaust gas and the noise from the radio, that damaged the heath i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f the tank crew. A tank crews without good physical quality is difficult to finish the task of training course. It also requires the tank crews must be based on field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effective physical training.

tank crews; field conditions; physical training

2016-11-30

李炳志(1963—),男,安徽蚌埠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教学与训练。

G804.23

:A

:1671-1300(2017)02-0004-04

猜你喜欢

乘员坦克体能训练
第一辆现代坦克的“前世今生”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T-90 坦克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基于MADYMO的轻型客车前排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超级坦克大乱斗
基于乘员、碰撞与车型特点的后排座椅安全性研究
两厢车后排乘员保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