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避免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的程式化现象

2017-12-29江国军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程式化人物形象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学作品人物成为程式形象,缺少必要再创造,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与文学作品的本性、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南辕北撤。为避免这一现象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强调教师的文本素读,二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三要打破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呈现更多的惊喜。

关键词:人物形象;程式化;文本素读;尊重体验;打破模式

钱理群教授曾说:“语文教学也应该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出不同的新解。而我们却常常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硬纳入某一凝固化的定论中,并要求其死记硬背,这其实是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文学作品的本性、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无疑于南辕北撤。”当我读着钱教授的这段话,心中感慨万千,回想自己教学之路上何曾不是看着课后的练习与某些参考书,绞尽脑汁地设计教学问题,引生入瓮呢?

最近,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范进中举》一课,无论是教学的设计,还是与学生的互动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最后,胡屠户还是成了庸俗势利、前倨后恭、粗鄙凶横的恶人。这个在《范进中举》中相当活跃的胡屠户,在课堂教学中却成为程式化的恶人形象,原因就是课后练习的牵引、教参的解读和教师心中一种非正即邪的人物形象分析法作祟。

我认为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应该是多元的,否则就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该避免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只做单一式分析。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一要强调教师的文本素读,二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三要打破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 强调教师的文本素读

我们许多教师因种种理由,很少花精力在文本阅读上,尤其是对经典的文学作品,总认为非常熟悉,翻阅一下教参,看看课后练习,带着原有的思维,设计一下教案,就开始教学。这导致了“胡屠户”还是那个“胡屠户”,“杨修”之死还是因为曹操嫉贤妒能等。作为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过程应该从文本素读开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只有我们不断细读文本,才会在《范进中举》中发现“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个巴掌和一个膏药”“一些银两和一个笑脸”的妙处,才会在两个“千恩万谢”中做足文章。只有在反复阅读文本、有了自己个性的解读与体验之后,教师才可以阅读教参与课后练习,才可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否则我们的阅读就会被教参的说明所限制,我们的思维就会框定在编写者的思维圈内,这与语文学科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理念相悖。

二、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由于阅读者受不同涵养、经历、阅读心境以及对语言文字感受力强弱等因素的影响,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产生不同的体验是很正常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应该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为此,我们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首先,我们应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当今在其他学科的挤压下,让学生在课外仔细阅读文本的时间比较有限,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没有真正的阅读,怎会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其次,应给学生讲的机会。例如,学生阅读完《范进中举》之后,请他们用一个词语来谈谈心中的胡屠户。结果发现学生给出的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可恨的人、一个可怜的人、一个很现实的人等。只有给学生讲的机会,教师才有可能听到真实的声音,才有可能对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最真切的了解。最后,要有一个评价的尺度。对于学生的阅读体验,绝不可一味地认同。一味地给学生以褒奖,这种做法会让学生“误入藕花深处”。

三、打破陈旧课堂教学的模式

基于学生学的教学,已经提出好多年,但放眼现在语文教学课堂,还是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所谓的问题牵引让学生去思考,学生关注着教师认为应该关注的文本语言,结果“胡屠户”还是那个“胡屠户”,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始终沿着教师设计的路线走,不会有再创造,教学没有了意外生成,教学也就没有了精彩。

如果我们的教学少些预设,从学生阅读感受进入,也许会多些惊喜。下面摘录《范进中举》教学实录片段:

师:你觉得胡屠户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给予的答案各不相同:可怜的人、可恨的人等。

师:请支持可怜观点的同学说说你的理由。

生1:“五更鼓就往集头迎猪”“一天杀个猪赚不到钱把银子”,足见胡屠户生活的艰辛,他就是生活在底层的可怜人。

生2:范进进学,胡屠户带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去道贺细节更让人流泪。这么高兴的事,只带了这些东西,足见生活之苦。“一副大肠”是为了让范进一家沾点荤腥,“一瓶酒”是胡屠户趁着高兴的日子,自己奢侈一把。我想他在家里肯定没有这样的待遇。

生3:我反对你这种说法!如果他是可憐人,怎么对待中举前后的范进判若两人?中举前,不仅不借钱,而且用最恶毒言语骂范进,根本没有亲情可言;中举后,把范进赞到了天上,这不是势利,什么是势利?

生4:我认为胡屠户不借钱给范进是怕辛苦赚来的钱打了水漂。你想女婿二十多岁开始应考,多少年来不管家人,现在还想继续应考,我想胡屠户骂他,是想断了他念想,好好寻个差事,让他照顾家人。

(全体学生给其掌声!)

师:难道这样说,胡屠户应该是一个十足的好人?

生5:我认为胡屠户还是有点势利。文章最后这样写道: “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作为丈人对女婿不必这样。

生6:这不就说明这些钱对胡屠户显得很重要,足见他家生活的艰难!当然他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头。

生7:我认为屠户说话确实有点粗鄙:什么“老不死的娘”“尖嘴猴腮”“撒泡尿”“懒蛤蟆”等。

师:可见胡屠户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可怜人,又带有当时的世俗眼光,是这个社会让他成了一个既可怜又可气的人。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发现,教师从学生的阅读感受从发,让学生进行讨论,把课堂时间充分留给学生,才有了胡屠户形象的再创造,才有了学生对文本的特殊关注。为此,我认为只有我们打破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才会收获课堂教学的意外和惊喜!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名著重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江国军 ( 1968 — ),男,浙江宁波市奉化区实验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程式化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强化形象思维进行歌曲表演创作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戏曲程式化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京剧身段表演的艺术
浅析江西兴国庆盛堂木偶造型的程式化与符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