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荡”、疏远与想象

2017-12-29胡清华

星星·散文诗 2017年32期
关键词:智性中将呼唤

胡清华

在当下,文学看似有着“多语”的繁荣,恰恰隐含着“失语”的症状,喧嚣和疑虑并存。但一个优秀的诗人,对表达绝不会松懈。他会紧张而精心地建构自己的诗歌世界,会使我们耳熟能详的情感、技巧、经验在一首诗中重新生长。正是这种追求,使他长久地内省和外视,触摸痛苦,用自己的心灵深刻地回应这个充满困惑的时代。

《我写到影子》《哀歌》《我们》这三首诗,都带有一种奇异感和魔幻性。诗人们书写了一种清晰的人生体验,但他们并非聚焦于现实的再现,而是进行一种审美的呼应。这种写作体验亦因此具有了无限的跳跃感,那些场景在某个瞬间闪现出真实性,但很快又复归朦胧,呈现出一片思维的延展区域,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宋尾的诗中,影子浮现在地面,雨点落下,花栗鼠跳等等,都是日常自然的小景观,本与“我的写作”无关,但在这里,却被诗人处理成了被“我的写作”触发的行为。诗人看似任性的偶然重构,却演化成了心灵过滤的必然,创造出了新的隐喻,从而使这些日常行为在保留原义的基础上获得了额外属性,并使此一属性“既忠实于外部真实的冲击,又敏感于诗人存在的内部法则”。我们能感受到诗歌字里行间另有一种突然获得了沟通的精神震撼力,那条潜流——它长期沉睡,可一旦醒来,我们总能“激动它,或随它而激动”,或许,这也是诗歌本身以类似“伤害”的触发而得到的奇迹和魅力。

《哀歌》的最后一行“我作为某人,在哭我”,让我想起里尔克的“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只是江非更进一步,把“我”和他者合为一体,使这首短诗显得更像是良心折磨的产物。这种“我”的他性,显示了个人既凝视也被凝视的生存状态;张建新在《我们》中将精神与躯壳分离,以玄虚的姿态进行内外双向的探究。他们对原子化的个体进行同一性的挖掘,构建出历史和未来的多维空间,在个性体验和多重对话中将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了隐秘的投射。诗句被神秘的力量擎起,空间和时间同构,穿梭、撕裂,诗人们仿佛在巨大而有序的混沌中游走,产生晕眩和震颤,呼唤敬畏和灵性,而之后,绝对的孤立得到了解放。

“回荡”的诗歌能够深深地切入灵魂,这种接触更多是读者与诗人私人情绪的一场置换,除此以外,三位诗人的诗还具有智性的一面。他们呼唤的智性并不同于对既定的、壁垒分明的静态知识性结构的追求,而是利用节制的文字和拉开距离的书写,刺激读者的想象,激发主体的自觉。宋尾用“我写”的动作串联全诗,诗句长短交错又不乏规律性,制造出了未完成的错觉;江非运用“我作为某……在……”的句式,让文字精短练达,句读干脆,语意看似零散却张力十足;张建新在《我们》中将每两行都处理为对偶,节奏清晰,层次分明,富有动感。他们的诗是克制的,表述简洁,没有过度的抒情和渲染,且不约而同地表现为冷静的疏远,呈现出“间离”效果——“它剥离了人们一目了然并习以为常的东西,使人产生惊异和费解,自然地引起读者深思,并最终获得全新的认识”。在读每一首诗时,都会有一个世界通过句子的内在延续性在读者面前不断展开,使读者通过阅读和观看确证了自身的中心性。同时,短促、片段性和结尾的戛然而止也是这三首诗的表征,而出于对统一的向往,读者需要理顺这些有限、跳跃和突然的终止,从想象和历史的经验中寻求生命的体验。所以,当我们自觉地在语言的缝隙中展开想象时,一个以它为根源的新世界就呈现了,想象者成为了实在与虚幻的节点,他们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苏醒,重新夺回了曾经被压抑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这三首诗,无论是私人视域的纵深和想象世界的构建,还是呼唤主体自觉的回归,都是诗人们努力打破孤立、联结精神和现世的尝试。他们拥有构想未来的能力,并由此更敏锐地察觉到了历史和当下的苦难,所以,这三首小诗也正是诗人针对人和世界的可能性写出的寓言。

猜你喜欢

智性中将呼唤
开国中将彭明治的多彩人生
无声呼唤
呼唤古风
赖毅:由毛泽东领着入党的开国中将
刘先胜:从秋收起义走出的开国中将
荒野的呼唤
做解放儿童的智性教师
智性恋
穿越时空的呼唤
让生命跨越百年:一位开国中将写给未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