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文与习作读写互动

2017-12-28梁英

南北桥 2017年23期
关键词:引导训练习作

梁英

【摘 要】本文提出了“课文示例——讨论写法——仿写转移”的训练思路。让学生以精炼、简洁、朴实、亲切的语言写作。学习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写作顺序。

【关键词】习作 训练 引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061

我们的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于是我尝试利用现行教材,将文本的内容进行整合,作为习作例文,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习作。

一、紧扣例文思路,加强训练

怎样借鉴课文去指导学生作文呢?我们认为:抓住作者“写什么?怎么写?写得好在哪里?”为主体,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指点,在教学中紧扣训练点的训练要求,加强训练,以期体现“课文示例——讨论写法——仿写转移”的训练思路。

(一)抓重点

不同的范文知识点不同,一篇范文一般包括精彩的语句片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结构知识和写法借鉴等,但每篇例文的侧重点不同,我们只能突破重点。例如:在教学指导写一种植物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杨梅的生长过程,学习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写作顺序,以及精炼、简洁、朴实、亲切的写作语言。

(二)促能力

教学一篇课文,就要促进学生一种能力的提高。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的训练中,作者怎样有序、有重点地写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是重点。于是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落,首先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再说说这段共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辨析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通过比较,学生理解了第一种写法更生动、直观、形象,最后再让学生仿照句子描述自己喜爱的一种水果,训练点自然生成。

(三)巧借鉴

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选准例文读写中可借鉴的地方,或结构层次,或选材组材,或描写方法……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的故乡在江南”。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于是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种文章开头的描写方法。

二、整合例文练点,落到实处

小学生写作的过程基本上都是由模仿到独创,这也正遵循了阅读——模仿——借鉴——创作的基本规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平时,我们要培养学生读写习惯和认真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各种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巧用“教材”逐步增加学生的语言贮备和材料积累,并实时训练学生仿写,促进学生更好地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如教《长城》一文,让学生先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由概括描述到具体描写,由实物到联想,远近相连,虚实结合,精读重点句,掌握长城的长、高大、坚固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辛。

在指导观察方法时,图文结合,让学生学会由观察实物到联想的过渡的写法,然后练习写过渡段,并利用文中“站在……扶着……自然想起……”等词练习仿写。一学生的习作《玉兰》有这样一段话:“我站在洁白无瑕的玉兰花下,抚摸着苍劲的树干,仰望着那一树繁花在早春中迎寒而立,就自然想起了我们时代的先锋”。

三、细化写法,举一反三

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包括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重点要抓住描写杨梅颜色、形状、味道的段落,让学生去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能为阅读而阅读,否则学生的表达就无法丰富,也不可能使阅读为表达服务。

读写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从文本中寻求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共同点,引导学生仔细学习例文,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用眼的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故乡的杨梅。学生描摹之后,悟出妙处,自己认真思考,找到教材“范文”与自己写作之间的异同点,由此激发表达欲望。例如,文中写“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此刻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对比描写的妙处,这种叙述描写方法可以迁移到学生写作《我喜爱的一种水果》中。不同的是,后者需要融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正是体现了学生习作由模仿到个性表达的过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导训练习作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