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一步提高文言迁移能力

2017-12-28黄克堂

考试周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迁移能力提高

黄克堂

摘要: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本人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引领学生把知识内化为属于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从“温故知新,新旧勾联;求同辨异,寻找规律;以文带言,学会推断;课外拓展,培养能力”四个方面,阐述进一步提高学生文言迁移能力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文言;迁移能力;提高

所谓迁移能力,就是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或者说是能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指出文言文的课程目标就是“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里的“应用能力”和“举一反三”在文言文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教学文言文要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就得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即让学生能用课内所积累的文言知识及课内所培养的阅读能力去阅读课外文言文。

虽然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不少初中语文教师也很注重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文言迁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常困惑于这样的现象:在高一教学文言新课时,遇到某一常用文言字词,问初中哪篇课文出现过,常常是全班学生一脸茫然。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微”字在初中哪篇课文学过,结果全班默然,我提醒在《岳阳楼记》一文,又问具体哪个句子?结果还是全班默然。直到我念出“噫!微斯人,吾随与归?”,大家才如梦方醒。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迁移能力极其薄弱,进一步深究:为何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这么薄弱?那是因为学生学习之后没能把知识内化为属于自己的经验,因为任何知识只有经过自己的一番理解、记忆之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可能正确自如地迁移运用。所以,我们在文言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把知识内化为属于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他们文言迁移能力。为实现这一目的,我认为在文言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 温故知新,新旧勾联

在高中文言教学中,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应用初中已学文言知识来解决高中课文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并且成为一种习惯。为此,在教学新课时,绝不能就新课文孤立地学习,而应当时时勾联相关的旧知识,不论是文言字词、文言句式,还是文章内容、古代文化知识,只要以前接触过而现在又在新的情景中出现,那就应当及时联系起来,这样,既唤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又有助于理解新知识,既促进了学生记忆又让学生养成“应用已学知识”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知识内化为属于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文言迁移能力。

例如:学习《荆轲刺秦王》这一课,可以引领学生回顾《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重新温习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可以勾联到《狼》一文中的“顾野有麦田”句,让学生在回忆旧知识中明确“顾笑武阳”这一句中的“顾”字就是“回头”的意思;可以先让学生复习《核舟记》文中“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这一句定语后置的用法,然后让学生翻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这两个同样具有定语后置的句子。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来解决类似的问题,养成习惯,从而提高文言迁移能力。

二、 求同辨异,寻找规律

对于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也是文言迁移的一个难点,因为文言字词的一词多义可以通过积累、记忆,而后根据语境判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但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绝不能靠死记硬背,除非你碰到的是你记忆中一模一样的句子。对于这两种文言现象应在文言教学中反复比照,求同辨异,目的是理解这种用法,明白其中的规律,从而形成迁移能力,即这种用法在新的情境中出现时能一眼识破,做出准确的理解或翻译。

例如:学习《荆轲刺秦王》这一課,讲到“太子迟之”的“迟”字,可以让学生比较这些句子:1. “邑人奇之”(《伤仲永》);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4.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5.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这些加点字的共同点是:后面都带上了宾语;都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又都是主观上认为,他们都是“意动用法”。不同点是:前四个是形容词,后两个是名词,进一步比较不同点,学生自然找到规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意动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宾语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学生在求同辨异中,真正理解了“词类活用”的用法,掌握了“词类活用”的规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形成迁移能力。

三、 以文带言,学会推断

有一点是作为语文教师所应该反省的,那就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许只重视“言”而忽略了“文”,我们花大量的时间讲解文言字词,先逐字逐句的翻译,而后串译,最后又花大量时间归纳重点实词,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学生貌似收获很多,最终发现,学生所收获的其实是零碎的,甚至是散乱的文言字词,这样的知识也许一时记住了,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容易遗忘。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不能仅仅“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即培养学生合理推断词义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零碎地讲解文言字词,而应当以文带言,文言相融。这里的“言”就是指文言字词,“文”是指“文章内容”和“文学意蕴”。以文带言,文言相融,就是在“文章内容”的分析或“文学意蕴”的赏析中,合理推断“言”的意义和用法。

以《鸿门宴》一文为例,本文是史传文学中的精彩篇章,情节发展跌宕起伏,波谲云诡,读来扣人心弦。这样一幕惊心动魄的“戏剧”,如果上成文言字词串讲课,实在是太浪费了。教师应当利用文本特点,针对学生学习古文能力尚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文的教学方法——“以文带言”,即引导、点拨学生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赏析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也就是以“文脉”带动“言脉”,比如“樊哙闯帐”这一情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教师可设问:“樊哙为何闯帐?”(意在引导学生赏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交戟之卫士欲止谁?”(意在让学生自己推断省略成分)“樊哙怎么做?”(意在引导学生赏析樊哙闯帐时的动作)“闯帐后有何表情?”(意在让学生推断“瞋目”“目眦尽裂”这些文言字词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樊哙是个怎样的人?”(意在赏析人物形象)。这样,在引导学生赏析樊哙闯帐的动机与结果、动作和表情以及由此得出的人物性格过程中,教学了文言词句,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合理推断疑难词义的能力,合理推断词义的能力提高了,文言迁移的能力自然也提高了。

四、 课外拓展,培养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仅仅靠几篇课文很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联的文章,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课外文言文阅读。比如,上完《荆轲刺秦王》一文,可推荐学生阅读《史记·刺客列传》,让学生去看看司马迁笔下除荆轲外另四个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的有关事迹。上完《鸿门宴》一文,可推荐学生阅读《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刘邦本纪》。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能让学生自觉地应用课内所积累的文言知识及课内所培养的阅读能力去阅读,阅读多了,文言语感形成,迁移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当然,学生阅读能力和迁移能力还要以学生的诵读、记忆和积累为前提,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文言文的态度,那一切教学方法都为空中楼阁。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教师还须督促学生多诵读、多记忆和多积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薛万霖.“文”“言”并重,相融相生——对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0(13):25-26.

猜你喜欢

迁移能力提高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化学学生知识迁移学习力研究
大学生就业路径分析
谈谈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习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