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设计专业生态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2017-12-28潘珺
潘珺
【摘 要】笔者通过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专业的生态教学改革,深入研究生态教学模式,提出五大能力培养,四种精神追求的生态教学理念,体现全方位的生态关怀,确立高职创新型人才的和谐生态价值取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高职设计专业 生态教学模 改革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012
一、生态教学模式概念
生态教学模式是以生态理念推动高职创新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体现全方位的生态关怀,确立高职创新型人才的和谐生态价值取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生态发展。
二、生态教学模式意义和总体思路
(一)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专业基本概况
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专业于2010年开始招生,目前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三个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职称结构为正教授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双师素质型教师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00余人。
笔者在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担任设计专业教师已有7年时间,通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认识到教学只有在活的状态才能良好的发展并伴随学生一生,要有生命力就要有生态圈,最终才能实现其内外兼修,求真至善,修德允能的教育理想。
(二)生态教学模式意义和总体思路
“生态教育”经历了从生态到教育生态学、从传统思想到生态思维方式的演变过程,国内教育生态学理论从方炳林和李聪明两位学者提出概念至今也有了快速的发展,2012年,陈正江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中提出依据教学生态理论及原则,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进行动态的生态分析。孙敬华在《生态学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优化》中着重评估了生态优化的现实需要。教育生态系统分为宏观生态(macroscopic ecology)和微观生态(microscopic ecology),前者主要是研究一个国家领域内的大教育系统的问题,后者主要是将研究对象缩小到学校、教室、课程、设备等对教学有直接具体影响的微观问题。笔者在此提出的生态教学模式属于微观生态,以建立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总体思路,通过五大能力的培养和四种精神的追求,让学生成为内外兼修,求真至善,修德允能的发展性人才。
三、生态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一)生态教学模式图
(二)生态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1.外显于形——五大能力培养。
(1)本、外、内“三+模块”,笔者将工作室制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理念、本土文化教学研发三块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和自立等五大能力。
工作室制教学形式: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专业在2012年开始实行工作室制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与企业合作、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建立真实的工作环境,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项目开发于一体化。工作室制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五大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生态教学模式的发展基础。
开放性教学理念:开放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在教学中赋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开放的视野和学习环境、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充分的发挥艺术课堂的特色,打造艺术课堂氛围,多媒体信息化、最新最前沿的艺术APP应用、展览比赛、企业交流、DYI创意、媒体合作等等,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在开放性教学下,使学生多感官,多渠道的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的交流,使学生呈现“活”的状态,活是生态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
本土文化教学研发:近年来,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笔者带领学生与贵州多家文化企业积极交流合作,在设计教学中,将设计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有机融合,带领学生制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但生动活泼有创意、有商业价值,还结合了大量的贵州本土民族元素,在教学中传承和发展贵州文化。
(2)五大能力培养。第一,培养学习能力。求知欲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根本,學生爱学习、会学习是生态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主要通过三方面实现:首先帮助学生制定清晰的职业愿景和方向,搭建企业交流平台,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实况从而对设计师的身份产生向往和追求:其次,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增加学生学习信心,逐步提高专业水平,最后,教师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勤奋好学,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学生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
第二,培养实践能力。笔者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时引入企业的案例,运用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以工作岗位需求为方向,项目完成为导向,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环境和多元的实践载体等策略,为学生的发展和生态教学模式提供基本养分。
第三,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本质特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还是高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小环境,都对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灵魂即为创新,创造力是设计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第四,培养合作能力。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深入发展,合作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笔者在教学中通过项目制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实现团队目标、自我认同团队角色、处理团队关系、合作完成团队运作过程从而形成团队配合意识。
第五,培养自立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顽强的意志,依赖性太强,自立能力较差。笔者本着专业上严格,生活上温暖的原则,严格要求,把自立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管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敢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能力。并身体力行让他们认识到一个设计师应该有的精益求精,追求高超艺术品质的精神,并培养他们对自己职业的尊重。
2.内化于心——四种精神追求。
求真,以真教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至诚,以诚待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引导学生并把将诚信作为人处事的根本,真诚待人、踏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向善,以德树人。善是人心所向,它基于全体人类的价值取向,向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石,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
尚美,以美育人。美育在1912年蔡元培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首次被定为基本教育方针。美育在人们思想和教育活动中的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美育被确立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一,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应以美育人,用艺术力量塑造学生的优秀人格。
生态教学模式是一个整体,教师与学生、能力与精神、内与外都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有着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而教师不但要认识到生态圈的相互作用性,更要有着高度的协调能力和主导能力,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向上发展,营造生机勃勃的教学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正江.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
[2]史健,孙敬华.生态学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优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3]彭军.教育生态观视域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学理论,2015,(08).
[4]丁钢.论高职教育的生态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