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目的关联性

2017-12-28江苏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六安邮差安娜

江苏

例谈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目的关联性

江苏王 勇

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高考的基本目标之一,而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又是语文素养所要求的核心能力之一,所以高考各卷尽管文本各异、题型不一,却都会考查文学作品阅读。面对此类文本考生常有畏难情绪,一是试题所选文本常常远离考生的生活,不易读懂;二是答题时不知道该答些什么,所写答案总是似是而非,答非所问。

其实,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在选文和命题方面比平时的练习题要严谨得多,而命题者也会考虑到考生的实际能力,给考生以足够的人文关怀,命题时会非常注意题目的梯度和内在关联。而题目间的内在关联,常常可以成为解答题目的一把钥匙。

这种关联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体现文章的内在逻辑

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其文本都有内在的逻辑,这种逻辑可能表现为文章的线索,可能表现为“我”的心理或情感变化过程,也可能表现为叙述的顺序(情节发展脉络)。这是文章的“动脉”,命题者也会非常关注,所以在命题时就会在题目中不同程度地体现这些内在逻辑。

以2015年江苏卷的《比邻而居》为例。这是一篇谈生活的散文(就节选的文本而论),切入的角度和行文的线索就是烟道中的气味。其下的四道题目是如何设问的呢?

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作者加)的意蕴。

第1题说③④段写的是“草药味”,第2题中的“孱弱”其实是说咖啡味,第4题中画线句有“艾草味”“所有的气味”,这样看来其实文章的线索已经出来了。第3题第一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那就是“气味”。第1题告诉我们文章是通过写气味来写“生活风格”的,而第2题中的“孱弱”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风格”,所以,“气味”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呈现不同的“生活风格”(结构上的作用当然是贯串全文)。而第4题的探究,还是要从“生活风格”的角度来考虑。参考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总的来说,命题者牢牢扣住了文本的形式和内容,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抓住“气味”这一线索,另一方面是揣摩“生活风格”的具体内容。应该说,大多数散文的“形”“神”还是非常清晰的。小说要重视的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情节,一是人物,小说的命题和回答基本也围绕这两个方面。

对考生来说,在初读文本后,要认真研究命题者在题目中给出的提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文本的梳理,包括对文章思路结构和主要内容的梳理,形成对文章的人物、主题、情节结构的初步认识。有了总体认识之后再来完成题目,就不会出现将几道题目完全割裂,答完了心中也没底,题目的答案之间相互矛盾(特别是思想情感上)之类的问题了。

二、尊重考生的思维特点

一般来说,考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所以为了尊重考生的思维特点,高考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的第1题一般为选择题或概括题。

在这方面,以客观题为命题方式的做法也许更人文一些。全国新课标卷就是这样做的,其第1题设计为一个五选二的多选题,主要考查小说的内容分析或艺术特色。五个选项的绝大多数表述是正确的,考生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正确的信息,就为初步理解文章扫清了障碍。

这些选项的另一个作用在于为考生解答问答题搭好台阶,问答题可以说是建立在选择题基础上的能力提升。我们以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锄》为例,先来看选择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五个选项中,A 项,“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说法欠妥,文本不能体现出“孤僻”。C 项,“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扩大了主题。E 项的人物分析即前半句的“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对,后半句“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错,应该是“表现了六安爷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守护”,考生基本能看出来后半部分的说法是错误的。

再来看其他三道问答题: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第2题紧扣选择题的D选项,小说标题的“锄”说的就是六安爷的“锄”。答案有四点: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和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其中第②点和“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是一致的,第④点和“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又是一致的。

第3题则紧扣选择题的B、C两项,B选项中强调“惊心动魄的谈判”,其实是暗示百亩园的重要性,考生只要稍微思考一下这种重要性,就能答出“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这样一个答案了。C选项则设想百亩园的将来,这就和百亩园的历史形成了对比,“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这一点也容易出来了。

第4题首先要考虑E选项,因为“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和“平静固执”本就出自最后一段的同一句话。所以从理解六安爷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这句话就非常重要了(当然,后半句是错的,应该是“表现六安爷的痛心,体现了他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守护”)。而从主旨的角度来看,C、D两项中的“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和“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也非常重要(当然C选项有些夸大,只能说是对传统消亡的叹息即“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精神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引人深思”;D选项要从“过瘾”角度来答就是“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题的有些错误选项也会对问答题的回答产生干扰,而这也恰恰可以从反面来验证选项的正确性。实际上,这还是要求我们能有全盘意识,就这份试卷的选择题而言,考生还是可以发现选项中的一些问题的。如C选项“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D选项“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E选项“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三者之间显然是存在矛盾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为主题服务的,六安爷的形象应该与小说的主题保持一致才对。

总的来说,我们要用好选择题中选项提供的信息。而对没有选择题的省份试卷,命题者也会充分考虑考生的思维习惯,题目设置一般都是由易到难,从概括到分析再到探究。特别是概括题,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建立对文本的初步认知,为后面的分析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搭建解题的理性桥梁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每篇文学作品阅读下的所有题目的话,就会发现许多题目之间彼此关联,甚至互为因果。这主观上体现了命题者严密的命题逻辑,客观上为考生更好地解答题目提供了帮助。所以对考生来说,一定要读完所有题目,弄清每道题目的考查方向再开始答题。

举2012年江苏卷的《邮差先生》和2014年的《安娜之死》为例,选择这两篇阅读,是因为它们有着共性特点,即理解上有些困难,《邮差先生》是散文化小说,而且没有时代背景;《安娜之死》是节选,情节的连贯性不够,而且是翻译作品。但这两篇阅读的命题也有着共性特点,即注重搭建桥梁来启发考生思考。

《邮差先生》四道题目如下: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答案: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作者加)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答案:看见考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邮差先生》中概括“小城生活的特点”是四道题目的起点,这种生活特点应该体现在生活于其中的人的特点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邮差生活于其中,其性格特点与小城生活相吻合,其与小镇居民的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所以第2题的思路也就出来了,邮差的性格是通过这两句话中所揭示的他与小镇人的关系体现出来的。再看第3题,分析句子含意及作用,还是从小城和邮差的角度去说,从小城的角度去说,就是体现了小城什么样的特点;从邮差先生的角度去说,就是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意。第4题又反过来降低了第1题的难度,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上的“叙述舒缓”是为了表现内容上的舒缓,也就是文章风格、小镇特点的舒缓,因此,小镇的特点就是舒缓及其他相关、相类词语。

相比《邮差先生》,《安娜之死》的桥梁作用更明显。来看题目:

1.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

答案: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2.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案: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3.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答案: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4.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毕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作者加)的意蕴。

答案:“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第1题非常清楚地告诉了考生安娜是“绝望”的,一个“绝望”的人会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第2题通过周围人的描写侧面表现了安娜的“恍惚、敏感、神经质”;第3题安娜投到铁轨上时“恐惧、迷惑、悔恨”。1、2、3题已经将小说的内容串联起来了,在做第4题时,句子的第一层意思就很容易得出了。同时,考生也肯定会对安娜的死因产生兴趣,“绝望”的内容给出了安娜自杀的根本原因,而选择投轨却很偶然,所以第3题中“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的答案也就是表现偶然性;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是悲剧的,是让人同情的,所以第4题画线句的意蕴之一就是“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所以,解答题目的钥匙就藏在题目中,关键是你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平时的文学作品阅读训练绝不能简单停留于做答案与对答案,而应该认真研究命题者的意图与思路,找出题目与答案之间的关系、题目与题目之间的关系、文本与题目之间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举一反三。

我们不能把答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题目的关联性上,但也不能忽略这种关联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掌握命题者的意图,更好地找出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从而更准确地回答题目。从这一点上来说,高三的总复习不仅要教会考生答题技巧,还要教会考生读题、审题。

江苏省仪征中学)

猜你喜欢

六安邮差安娜
帮大鸟邮差送信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你的眼睛
老邮差帕哩的故事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邮差H2
六安茶香也袭人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