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微课的设计分析与使用方法

2017-12-27王敏于姝燕王建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7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微课

王敏 于姝燕 王建华

【摘要】深入剖析高等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情况,探索构建翻转课堂的微课项目化教学模式,分析了理论与实验教学模式下不同形式有机化学微课的制作方法,介绍了微课的选题、制作内容以及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有机化学 高等医学院校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程微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NYJXGG2016002)

【中图分类号】G642.4;O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66-01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与传统的课堂授课相比,微课可重复播放、暂停、不受教学进度约束、便于自主学习。如何制作微课,如何合理选择微课内容,如何将微课应用于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并利用微课抓住学生的心呢?本文对高等医学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制作方法、制作内容及微课的应用等进行了研究。

一、有机化学微课的制作方法

1.录屏型微课

有机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课程,一般理论教学常采用录屏型微课方式,常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nagit、录屏录像专家等,还可以使用Office 2010以上版本进行录制。每种软件的基本功能大同小异,可录制屏幕上显示的讲解内容、分析过程和演示过程,其中包含教师的声音,也可录制教师的同步头像,录屏型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视频容量较小,非常实用。

如果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再以电子黑板、卡通动画等形式呈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反应时,可通过制作三维动画演示反应机理,展示各类官能团中化学键的断开与重新组合,二维动画演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使学生从本質上掌握反应机理并熟练书写反应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2.拍摄型微课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比较适合通过摄制型微课呈现方式,主要通过外部摄像设备,例如视频摄像头、DV摄像机、手机等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进行拍摄,利用不同的镜头或角度来突出和展示不同的教学内容,可用全景展示整体教学情况,用近景展示教师风采和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用特写展示实验仪器装置和实验现象的细节,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反应过程及实验现象,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 、可视性增强,既提高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浪费, 践行了绿色环保的重要理念[2]。

二、有机化学微课的制作内容

有机化学微课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知识点及功能都非常明确,每一段微课视频只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将问题分为三类:一是光靠黑板、 粉笔、 实物模型等器具和语言表达难以体现的有机化学概念及化合物的结构;二是有机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及反应机理;三是与课堂知识相结合的有机化学应用及最新学术前沿动态。目前我们研究的课题是针对高等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微课程的设计制作,根据医药学专业学生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本文将适合教学内容的微课题名称列出如下。

1.概念及结构类微课

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官能团繁多,有机分子结构在教学中起着贯穿始终的重要作用。对有机分子结构的研究,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分子的性质,更能从根本上理解有机化学。但有机分子结构大多数是空间立体构型,仅凭语言来描述很难给学生直观的印象,通过制作微课播放三维分子模型,并参照具体的物质结构,同时加入音频讲解和文字注释,可使学生从空间上直观地认识分子的结构,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2.有机反应类微课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很多,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而其反应机理是课程的难点,利用微课可以将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开与重组及官能团的转化等直观的表示出来,可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化学现象很感兴趣,将相关反应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从感官上认识反应现象,了解各类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及物质判断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具体设计思路是:给出反应通式→讲解反应方式→具体反应实例(典型反应或实验现象明显的反应)→分析反应机理( 动画模拟) →反应特点及影响反应的因素→总结。

3.拓展类微课

传统的课堂多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认为有机化学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气氛不活跃,事实上有机化学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绝大多数章节能找到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实例,例如烯烃的臭氧氧化反应—臭氧氧化分解果蔬生理代谢作用呼吸出的催熟剂,对映异构—沙利度胺引起的“反应停”事件等,通过微课将生活现象、学术前沿动态、热点社会问题与有机化学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机化学微课的使用

1.课堂学习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微课视频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化抽象为具体,克服学生对微观世界想象的不足,在精讲点拨中剖析知识结构并答疑解惑,将学生的认识角度从现象向本质转变,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吸收。

2.平时学习

微课有助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微课的设计制作都是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为依据,学生通过微课预习,再聆听教师讲解,可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与教师更好的互动;课后复习也不再单纯依赖于课堂记忆和书本,可随时随地得到教师的讲解和指导。

3.拓展学习

将有机化学知识在医药学中的实际应用等拓展性内容做成微课,学生进行自主拓展学习,为其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将微课融入到有机化学教学中将革新传统的授课与学习方式,给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如何让微课更有效地融入有机化学教学,如何精心设计微课将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程芳婷,赵莉,仲芯颖,熊亚楠. 有机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及应用[J]. 广州化工,2015,43(17):236-238.

[2]刘小忠,段怡. 基于云平台的“有机化学”微课开发与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3):44-47.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巧妙整合,让化学不再难学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