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会馆:开辟学生校外活动的理想之所

2017-12-27潘勇

江苏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校外活动

【摘 要】教育理应顺应学生的天性,适应学生的身心發展。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形式主要借助于信息的捕捉,通过生生互助的形式,使其逐渐完善,进而在校园内普及推广。它的出现,是解决当下儿童学习生活困境的一种智慧之举。

【关键词】家庭会馆;校外活动;生生互助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2-0045-02

【作者简介】潘勇,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南京,211100)教务主任,高级教师,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小将军班充分发挥班级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作用,为全班学生开辟了节假日期间校外活动的理想场所——小将军班家庭会馆。小将军班家庭会馆这一学生活动阵地的开辟,较好地引领班级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从班级走向家庭,从家长影响学生走向学生影响学生,家长影响家长,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引起了相关媒体的关注,这已然成为将军山小学办学之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捕捉信息——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源起

班级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它的呈现形式显示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不同视角和管理理念。优秀的班级管理应牢固树立“以德为先”,大力倡导“立德树人”的理念,要求班主任满怀情感教育的智慧并积极践行充满情感智慧的教育。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建立以“和谐”为班级的管理理念,为班级学生开辟了安全、理想的假日校外活动场所。

将军山小学小将军班从一年级起便在全校率先开展了“小将军班家庭会馆”,它的出现源于一次重度雾霾导致的学生突发性放假。

放假当天,有家长在班级QQ群中提及突然放假孩子无人照料,流露出极为焦急的心情。班主任潘老师通过这一次突发性放假想到了整合家长资源,为班级学生开辟校外活动场所的想法。他当即对班级家长特长进行了摸底调研,结果发现很多家长都有一技之长。樊宇珂同学的爸爸是“马拉松”长跑的业余爱好者,李赛同学的爸爸酷爱书法,万翔同学的爸爸精通摄影摄像……在对班级家长特长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小将军班本着“和谐、高位、优质、均衡”的班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在家委会的统一组织下相继成立了小将军班“健身馆”“书法馆”“音乐养生馆”“普法馆”等30多个不同类型的班级家庭会馆。

二、建立制度——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运作

班集体的教育需要班主任引领学生在充满情感的体验性活动中科学有效地开展。为此,它不仅需要营造和谐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更需要我们建立切实的运行评价管理机制,以确保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小将军班在班主任和家委会的组织下专门编制了《小将军班家庭会馆活动流程及管理考核章程》,其中一项是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活动申请相关流程:馆长(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节假日在群中发出活动公告→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长共同商量选择想要参加活动的会馆→馆长及馆长子女根据班级群中学生报名先后顺序选择5名学生。并在群中发布本期会馆活动的起止时间和主要内容,便于参加该会馆活动的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将学生送往家庭会馆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家长到会馆接回学生。

班级在设立家庭会馆活动流程的基础上,还成立了以班主任、家委会成员、学生代表为主体的小将军班会馆活动学期考评小组。每学期结束,评选出学生欢迎、家长放心安心的家庭会馆,并对其颁发“小将军班优秀会馆”证书。

班级家庭会馆有效解决了当前独生子女课外生活枯燥乏味的问题,学生从被动地走进托管班、补习班、培训班到主动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会馆,和自己熟悉的同学在一起,由家长带领学生活动,此举进一步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促使互助共学的良好氛围形成。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由于经常在一起活动,无形之中也因兴趣相投而有了相对固定的朋友圈。在学生参加会馆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之间也因孩子结下了良好的友谊。家庭会馆有效助推了“小将军班小将军之间不是兄弟姐妹却情同兄弟姐妹;小将军班军属(家长)之间不是亲戚却胜似亲戚”的和谐共进的班集体氛围。

三、生生互助——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落点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小将军班班主任潘老师相机提出“小将军馆长”申报制,旨在将馆长这一角色由原来的家长为主渐渐过渡到以学生为主,并进一步设立了相应的《小将军馆长申报考评考核制度》。申报担任小将军馆长的学生需主动提出申请并在班级考评小组前进行述职展示,通过全员投票决定其是否胜任馆长资格。

小将军班家庭会馆馆长这一角色的转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了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争先创优”意识,他们牢记小将军班“自信、阳光、责任、荣誉、拼搏、进取”的“军魂”,各展其长,积极申报。班级相继成立了40多个小将军任馆长的家庭会馆,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申报了项目,30多名“小将军”分别走上了小将军馆长的岗位。

最好的教育是伙伴式互助。小将军班家庭会馆馆长角色的转变,将学生由后台推至前台,伙伴式互助不仅为拥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展示平台,而且真正唤醒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特长、发展特长,争做优秀馆长的意识。学生之间的情感更融洽了,班级呈现出一派和谐进取的气象。

小将军班家庭会馆从一年级运作至今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在家校合力这一良好氛围的引领下,学生们尝到了甜头,家长们有了盼头。学生们不再沉溺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不再一味地走进托管班、补习培训班。节假日真正成为学生自己拥有的快乐节日。

学生的课余生活不仅仅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形成还关照到每一个学生当下课外生活的实际,它遵循学生本真童年应有的底色,倡导“润泽童年”的校训,“家庭会馆”成为学生们最为喜爱的校外活动场所。

四、校园普及——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推广

小将军班家庭会馆的蓬勃开展,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南京日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江苏教育科技报》《江宁新闻》等媒体相继对班级进行了报道。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安心工作,让更多的学生真正拥有快乐的童年时光,潘老师借助拥有近1300人的“潘勇家庭教育工作室”,将“家庭会馆”活动照片发至群中进行推广。此举在工作室的广大家长中产生较大反响,很多班级纷纷行动起来。

将军山小学小将军班“家庭会馆”从班级渐渐走向校园的同时,家长之间也相继开展起类似的会馆活动。廖祥慧家长是一所高校心理咨询师,她针对学校家长专门开办了“家长读书会馆”,并定期举办家长之间的读书交流活动;子瞻家长联合其他家长开办了“正面管教”会馆……

小将军班“家庭会馆”走出了一条由班级向校园,由校内向校外,由家长为学生向学生为学生乃至家长为家长的普及化特色之路。班级会馆活动中,班主任充分发挥了对家庭教育应有的导向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调动了班级家长积极参与亲子互动的热情,学生乐去、乐学,家长乐带、乐教,营造了和谐的家校育人氛围。当下,这样的“家庭会馆”不失为开启学生校外活动的理想之所!■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外活动
实践视角下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特质的思考
略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的功能
试析青少年校外活动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功能和开展策略
实践视角下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特质的研究
第三人介入校外活动中,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能否转移?
浅谈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作用
校外数学文化活动的价值诉求与实施策略
浅谈幼儿园如何组织开展校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