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儿童发展规律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017-12-26白鹤秋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入学习惯儿童

白鹤秋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儿童发展规律,让孩子自由发展。而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开发幼儿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利影响

可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颇能蛊惑人心的口号,像魔咒一样不断地把孩子们的“起跑线”前移。于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这几乎成为学前教育的常态。特别是近幾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内容和方式小学化,言行过于规矩,往往对孩子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1.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

儿童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2.不利于儿童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现在,儿童入学后,在很长时间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已经成为小学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儿童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由于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时没有充分注意到这一客观规律,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学习时间远超过儿童的主动注意时间,这大大损伤了儿童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现在的孩子不爱提问题,有的孩子一问三不知,更不愿意与人沟通。原本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刨根问底,然而在“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下,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知识的灌输当中,游戏和活动的时间,与人交往、合作、探究的时间大大减少,这压抑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导致幼儿个性难以健康发展。

记得美国有一个案例:一个母亲回来听到孩子把一个圆说成英语字母o,就问孩子是谁教的,孩子说是幼儿园老师教的。母亲把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会把圆想象成太阳、盘子、气球等好多东西。老师的做法抑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最后,母亲胜诉,幼儿园败诉。

4.不利于儿童未来学习

现在新入学的儿童普遍不专心听讲,上课开小差,老师提问还都会,老师也无可奈何。原因是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更让人烦恼的是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我们家长应该转变观念,为孩子顺利入学做好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很多孩子入学后,感觉很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睡眠不足,上课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孩子晚上睡觉晚,早上起不来,匆匆忙忙吃不好早饭或上学迟到。我们做家长的要提前训练孩子,帮助他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2.培养孩子独立收拾东西的习惯

很多刚入学的孩子,不会自己收拾书包,放学时跟不上速度,要不就是丢三落四,记不住作业。这些都源于孩子平时很多事情都是家长代劳。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包括训练孩子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整理房间,自己准备好第二天的物品,包括学习用具、衣服等。孩子自己能处理好了,家长也省心了,同时能增强孩子的信心,觉得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有计划做事的习惯。

3.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幼儿园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进入小学,游戏活动就被正规的学科教学所代替,一节课要持续40分钟。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比如,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能让学生边听边玩,讲的过程中随时提问,如“刚才白雪公主怎么了?”“都有谁帮助过小王子?”或“你猜猜,这个故事的结尾应该是什么?”这样不但训练了孩子的倾听能力,还训练了他的表达力、想象力和记忆力。

4.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要尽力完成好。上学后写作业和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是必须要做的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5.养成与孩子沟通的习惯

我们要做孩子的倾听者,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合理性并肯定他的感受;让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每天从学校回家,我都会问,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由此打开话题,了解孩子的情绪,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说,也不要强迫,转而和他说一说我在工作中有什么有趣的或可笑的事,让孩子觉得和父母沟通是快乐的。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表达力,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了解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建议。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多接受孩子的情绪,提供多条建议供孩子选择。多拥抱、多陪伴、多肯定。

6.养成与老师沟通的习惯

和老师沟通能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的情况,获取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入学习惯儿童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