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随乐动,打造小学器乐教学新天地

2017-12-26李卫红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新课程

李卫红

摘 要: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生看作学习主体、学习的主人,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器乐学习的时候,要着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通过音乐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围绕乐器的学习,在此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乐器;教育教学

一、小学音乐学习的培养目标

发展小学音乐教育要重视音乐的学科特性,不同的学科特点有相应的学习方法,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的现实状况激发学生对于乐器的热爱,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知识学习和乐器学习的相互结合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音乐健康教育的时候要结合现代的教育手段,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发展潜在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倡导自主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转变音乐老师的教学行为,要以學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智力和发展规律相互结合,明确教学的主要目标,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实现培养的目标,需要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乐器学习当中来。

二、小学乐器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学中一定要以小学生的发展为主题,音乐乐器学习是小学教育中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乐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景,是教育小学生的首要方法,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学习的动机都是外在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行,通过课上的引入,进行创造性学习,要想学生有真正的进步,就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来选择学习的曲目。其次要符合审美的要求,所选曲目要旋律优美、容易学习。选择小学生所喜欢的歌曲,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兴趣,避免枯燥无味的上课方法。学生的发展是有顺序性的,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小学的学生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很多能力不够成熟,要注意教育的循序渐进性,在选择乐谱的时候,要注意乐曲的由短到长、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例如,在进行小学口琴教学的时候,一开始要先给学生讲解口琴的构造、口琴的捉拿方法、运气方法等,再让学生掌握口琴是怎么吹出来音节的,然后让学生练习简单的“do、re、mi、fa、sol、la、si”,反复练习之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歌曲的演奏,例如《小星星》《粉刷匠》等。通过不断加深学习难度,来提高学生使用乐器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方法上不能搞“成人化”教育,要注意各个阶段的衔接。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平衡性,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时期。在乐器学习中也是如此,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和实践锻炼。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的因素,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在发展小学生教育的时候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在积极进步和成长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学生都会遇到挫折,因而教师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并对他们充满信心,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所有的潜能都否定,只有看到学生的潜在力量,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而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生学习乐器的同时,将音乐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小学乐器学习的复习巩固

遗忘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根据学习的遗忘规律曲线可知,要想学好乐器,反复的练习和巩固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环节中包括对音乐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要对音节和音准有很熟练的掌握,让学生在打击乐器的时候感受到音乐节奏,在训练中掌握乐器使用的技能,通过一节节课的反复练习和深入学习,熟练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让学生掌握音节的高低概念,对乐器学习留下深刻印象,锻炼学生学习乐感的节奏,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做到手脑结合,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大脑思维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乐器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分析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通过激发对音乐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让小学生在乐器的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马自强.小学课堂器乐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刘婉璐.有效性器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