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提高
2017-12-26解冰
解冰
摘 要:人的智力以其思维为核心,而学习与思维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由此也可以看出思维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其思维能力的保障下得到良好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提问;互动
知识制约着思维能力的发展,反之亦然,思维能力同样作用于知识。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而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思维能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提高知识学习能力水平,二者在发展方面相互促进。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语文学科而言,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影响着学生未来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还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教学进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对其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调动,从而逐渐实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通过技巧性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改变提问模式。通常情况下,学生可以在有效提问的引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并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得到提升。虽然教师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会运用提问教学的方式,但是往往存在片面化的情况。比如,教师在讲解完某篇课文内容后,会惯用“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中包含哪些人物?该文章主要是想传达一个什么道理?”等问题作为教学提问内容,这类问题既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又过于固定化,学生很难在这样的提问模式下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使其提問模式多样化,由此促进学生的思维定式得到改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经常会问学生“文章中包含哪些人物?”这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换种提问方式,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来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并且,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提问模式所造成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教师需要确保其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对其进行设想,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
为了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有效问题,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语文教材进行积极深研,减掉繁琐多余的语文教材内容,提炼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切的教材内容,确保该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又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以此为导向制定教学方案,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比如,根据教学内容需求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或者是采用有助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教学方法,这都能够为语文学习环境的良好构建提供保障,使师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得到增加,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适当设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对其进行发现、思考和解决,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开展《九寨沟》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该课文的教学重点,即让学生对九寨沟进行简单描述,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将与九寨沟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提出“九寨沟的所在地大家知道吗?它名字的由来大家知道吗?有谁去过那个地方或者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等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会踊跃发言,或者争相讨论,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够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其互动得到有效增加,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描述的文章内容,促进对教学知识的掌握。
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受其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可以说,思维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未来更好地学习和就业,而小学语文学科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探索,采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水平的新颖教学手段,使其教学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针对性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得到提高,为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唐自锡.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J].留学生,2015(9).
[2]胡永彩.培养思维能力 凸显课堂精彩[J].思维与智慧,2016(26).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