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起步作文指导的几点想法

2017-12-26胡晓玉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胡晓玉

摘 要: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这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进而发展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好书面语言呢?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要以课文为依托多练写;选材时要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更要以生活为源泉。

关键词:起步;作文;教学

最近,在教研室举办的小学语文全国名师教学观摩课上,我有幸领略了各位名家的风采,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武琼老师、陈金龙老师、赵庆祥老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均不约而同地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从课文中延伸出去,发挥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加欣喜的是于永正老师所执教的作文指导课轻松有趣,让我受益匪浅。

进入三年级,最让我感到头疼的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我知道,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正式开始起步,这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进而发展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好书面语言呢?听了各位专家的课,我渐渐有了以下想法:

一、要以课文为依托多练写

教材上的课文,无论是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讲,或是从思想渗透、主题表达上讲都是精当得体的,多是典范之作,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作者的语言、写法,奠定自己的写作基础。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仿写、续写或写学习心得,即作文上路之初给学生一根“拐杖”。武琼老师在教《荷花》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时,先带领学生思考课文中“假如我是一朵荷花”看到蜻蜓、小鱼,会如何对话,进而引导学生想象:可能还会有谁出现?它们之间会说什么?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在省略号后面。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课堂上出现了蝴蝶、青蛙、小蝌蚪,充满了童真童趣。陈金龙老师讲《白鹅》一课,在结尾时也让学生写一写分离后的作者和鹅会有怎样的心里话向对方说,孩子们的话饱含深情。续写让课堂上的孩子不光动口也动了手,一方面可以作为课文阅读理解的延伸,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赵庆祥老师在这方面则设计独特,学习完《鹿和狼的故事》新课后,让学生给当初下了错误命令的罗斯福总统写一封信,可以以狼的身份,也可以以鹿的身份,可以以当时的口吻,也可以站在现在的立场上。孩子们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写作信手拈来,十分精彩。

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阅读中的“小练笔”,一来学生从自身出发,写自己的心里话更容易,能树立信心;二来能积少成多,为“大作”打下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小”才有“大”,不能因“小”而不为。

二、选材时要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一件苦差事。我就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就写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绝不会提高的。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我想应采取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对感兴趣的人、事、物总是观察得特别细,如果我们抓住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引导他们去细致地观察,指导他们有顺序地写具体,学生就不会觉得困难了。武琼老师就是抓住了孩子们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以生动可爱的动物图片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踊跃地思考、发言,进而把想到的画面用笔写下来,孩子们很乐于表達。陈金龙老师则以深情的朗读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自然引导孩子思考省略号后的内容“他在留恋什么?”并把想说的话写下来。于永正老师更是先以生动的课件展示带孩子们逛公园,优美的景色把他们吸引住了,动人的声音又让他们体会到“有声有色”的意境美。这时再让他们写写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和声音,他们就有话可说了。可见,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对指导作文是十分有效的。

三、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更要以生活为源泉

尤其是作文起步阶段,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而且要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于永正老师指导怎样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时,出示了三组象声词:(1)轰隆隆、呼呼、哗啦哗啦;(2)咯咯、嘿嘿、嘻嘻;(3)啪、呜呜、啪、扑哧。于老师引导孩子们想象这是什么声音?是什么人在干什么事?孩子们充分调动了原有的生活经验,写出来的作文获得了满堂彩。特别是有位女同学依照第三组象声词而写的作文,提到了在看电视的问题上,爸爸一开始不同意我看电视,但妈妈不以为然,后来爸爸因为怕妈妈而妥协,这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共鸣,掌声雷动。

可见,生活包容万象,处处都有写作素材,只有让学生融入生活,留心身边的事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随时记下来,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生活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顺序、事物特征,声、形、色、味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将实物如兔、鸽、盆花等“请”上讲台,让学生开动脑筋细致观察,先写观察记录,然后润色成文,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细致观察实物的好习惯,为作文材料的来源开拓途径。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利用日记把当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一件事记下来。如果能用日记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自己的情感在日记中得到展现,天天积累,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

另外,我们还要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这是作文的一个重要过程。语文教育家都强调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好读书,会读书,读与写要结合起来。可以给他们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吸引孩子;要求他们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写下自己的感受,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坚持写读书笔记,既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又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才会“文如泉涌”。总之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总之,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要在学生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多练,才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发展打下基础。看来,初涉讲坛的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不落人后。

参考文献:

[1]张香萍.浅谈起步作文的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3(8).

[2]冯莉.引导激兴趣 评改树信心:浅谈小学中年级的写作教学[J].新课程(中),2011(8).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