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一体化方法的探究

2017-12-26李秀丽张良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一体化语文教学

李秀丽 张良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必须抓紧抓牢,一体化训练在这方面很重要,而且要不断研究更新。

关键词:语文;教学;一体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何谈输出?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而教材里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最好范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建构起这个整体,就能实现读写结合。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写作方法;通过写作,促进阅读的深入。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作为切入点,利用文本进行读写训练。

一、依照文本,仿写方法

宋代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种模仿创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我们家的猫》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大花猫的性格古怪和大花猫小时候的淘气可爱。教学时,教师首先设计感悟题:“作者抓住大花猫什么特点来写?”“大花猫小时候有什么特点?”接着,再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写出以上特点的。学生发现,作者通过捉老鼠时尽职尽责,玩起来却几天不回家等事例写出了性格古怪的特点。学完整篇课文后,请学生想一想,自家的宠物有什么性格特点,可以通过哪些事例写出它的特点。仿照这篇课文写一篇小练笔。以下是学生抓住猫咪慵懒的性格特点写出的小片断:

暖暖的午后,喵喵懒懒地躺在地上,眯缝着眼,时而打个滚,时而在地上蹭痒痒,呆够了,起来伸个大懒腰,打个大哈欠,慢吞吞地站起来,在饭盆里咔嚓咔嚓嚼一通,日子过得无比惬意。晚上它就卧在妈妈的枕边睡觉,待遇比我还高。生而为猫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啊!

学一篇课文,就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长时期地强化课文范例效果,坚持不懈地进行读写结合,学生对技法的运用和写作也就慢慢得心应手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二、变换文体,丰富内容

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古诗、现代诗和文言文,这些文体言简意赅,我们就可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改写,把这些课文变成动人的故事或者优美的散文。

如:可以把《刻舟求剑》《揠苗助长》这两篇古文改写成适合孩子们读的小故事。《两小儿辩日》一文,可以让我们新时代小儿写一篇科学说明文帮助古代两小儿解答疑问,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开阔其视野,让其把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结合起来。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水乡行》是诗人沙白在江南水乡体验生活后写下的一首优美的小诗,全文不足百字,却勾勒出了唯美独特的水乡风情。课上,我在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后,请学生把这首小诗用自己的语言改写成一篇游记。这是学生作品的节选:

走进水乡,就走进了水的世界。

我们乘着一条小船,行驶在水乡的河道上。只见微波粼粼的水面上,倒映着朵朵白云,水波浮动,云影徘徊,小船也像是在云彩上滑行一般。船夫哼着小曲摇着橹,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我们坐在小船上,听水声哗啦哗啦,闻橹声吱悠吱悠。白墙灰瓦的古朴民居,岸边各色的小花,碧绿的河水,头上的蓝天白云,尽收眼底。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一个村庄。

……

这种练笔方式由于是建立在读通文本、领会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会感到既可写(有素材)又能写(有方法)。慢慢就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发挥想象,补充画面

课文中的故事通常有详有略,这便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巧妙地指导学生想象、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在这些“空白”处加以补充。

《老人与鸟》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护林老人和鸟儿之间的感人故事,抒写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赞歌。文中只描写了老人和鸟儿之间的两个画面。相信老人与鸟儿之间还曾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我请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孩子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也用他们的爱心和想象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童话。孩子们想象着老人精心地守护鸟儿:为受伤的鸟儿疗伤,为走失的小鸟儿找到它的妈妈,赶跑打猎的人……想象着鸟儿给予老人爱的回馈:每天为老人摘来野花野果,为老人扑灭小屋意外发生的火灾,举办森林音乐会……

综上所述,教师要善于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