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数学课堂

2017-12-26赵红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以生为本生活情境

赵红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新的课改理念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应该实现从“繁华”到“朴实”的华丽转身,在“生活情境”中聚焦学生,在“动手探索”中锻造学生,在“合作游戏”中拓展学生,变“教的课堂”为“学生的学堂”,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生活情境;动手操作;合作游戏

小学低年级数学应该实现从“繁华”到“朴实”的华丽转身,从“教”到“学”的主体性地位的根本转变,从生活中来又运用于生活的相互印证。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更应回归生活、回归儿童、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高效数学课堂。

一、在“生活情境”中聚焦学生

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现实生活中,“万以内数”就在那儿,就在我们的身边,就隐藏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掘这些资源,或者如何让“万以内数”自然而然地介入孩子们的认知系统中;同时,关键也在于,如何在新课伊始就点燃孩子们的兴趣之火,以此引领孩子们在“万以内数”的深处发现得更多,收获得更多。

以下是“万以内数的认识”新课伊始的教学环节:

1.上節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项作业,让大家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比较大的数。(让孩子们汇报交流)

2.PPT课件出示体育馆情境图,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数一数:一排的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地数)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地数)

3.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怎么数?怎么读?

好的数学应该“就地取材”,在学生“看得见”或“触手可及”的地方建构知识,发现“万以内数”的影子和更多奥秘。对于成长中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所创造的情境愈开阔,孩子们学得愈轻松、愈快乐。低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多多创设这样的课堂情境,以情取胜,以情育人,在有情有义中聚焦学生、锻造学生、提升学生。

二、在“动手探索”中锻造学生

接下来,熟知“万以内数”课型的老师,都应该通过动手操作来体会个级和千级的相似之处,从而进一步建立“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观念。的确,亲自动手操作强过理论灌输,正所谓:“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1]

1.课件演示:一千个小正方体娃娃重叠成一个大大的正方体。那么一个大正方体包含多少个小正方体呢?10个百是千。8个呢?(把“千”教给学生)

2.同桌合作拨珠子,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2)从九百七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3)从九百九十三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用计数器拨出课前认识的两个四位数1535、3859。并根据这两个数把1535一个一个地向后数,38599一百一百地向后数。

可以发现,让孩子们通过分组合作借助小棒、计数器,边操作边数数,感悟多样的数数方式,充分感受十进制关系,主动建构万以内数的意义,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培养了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是呀,用脑子想和动手操作就是不一样,亲自操作并目睹“知识发生的过程”,恰恰是学生学习更加需要的境界。可以发现,教师虽然只引领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计数器”进行动手操作探索,但却彰显出教学的大气,拓展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在“合作游戏”中拓展学生

诚然,孩子们的操作探索不可或缺,但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同样不可或缺。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其写法、读法等等有诸多细小的知识点,其中数数、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进率、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等等,仅仅凭教师的单项灌输肯定是不够的,仅仅凭孩子们的动手操作也是不够的,如何让所学所得深深地贮存在孩子们的记忆库中,或在孩子们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划痕,才是更值得教师悉心关注和研究的,才是更值得教师下大工夫加以解决的。

仍然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为例,可以让孩子们自编儿歌和抢答游戏等方式,进一步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获得“万以内数”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让教学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增量”。

1.让孩子们合作编儿歌:“两数比大小,先把位数看;位数多得大,位数少得小;位数相同时,就……高位大的( ),高位小的( );高位相同时,依次( )……”

2.下面哪个数最接近 8000:9897、7997、7123、8002。

3.抢答游戏:说出紧挨它后面的一个数:1749、6199、9999。说出紧挨它前面的一个数:8450、2400、10000。

实践证明,合作编儿歌,不仅仅是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儿歌”,将这堂课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与“回笼”。随后的“哪个数最接近8000”和“抢答游戏”,仍然渗透了这节课一贯的教学思想:“以学为中心”“以生为本”,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思维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2],而这,正是当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9.

[2]宋显庆.数学教育在方圆之间[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3):1.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以生为本生活情境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