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摇曳生姿的小语生本课堂
2017-12-26江春茹
江春茹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新的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学情,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比如,在情境创设中引入新课,在品词赏句中深读课文,在探究延伸中深化全文,以此扩展视域,丰富教学,为课堂增值,并让孩子们受到多方面的滋养、锻造和提升,打造一片以生为本的语文学习新时空。
关键词:情境创设;品词赏句;探究延伸
“语文教学其实并不存在教得多与少,深与浅,而在于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在恰当之处。”[1]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考虑最多的不是教案有多么完美,而是孩子们真实的学情,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的确,唯有关注学情,唯有真正关注孩子们在课堂当下的遭遇和真实情况,在恰当之处给予孩子们更多,才是對孩子们的学习负责,才是打造生本课堂的关键。
一、课初:在情境创设中引入新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入境始于亲。”这句话特别适合于语文教学。的确,好的情境犹如磁石,能够紧紧吸引孩子们在情境中理解语文,阐释语文,亲近语文,以此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例如,执教人教版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时,应该设计以下课堂引入:
谁知道余光中的《乡愁》?知道的请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如果孩子们不知道,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此诗呈现出来)。谁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身处异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篇海外游子倾吐心声的课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怀念母亲》。对于季老,大家应该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关于他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学习的课文,季老是以一个儿子的身份出现的,让我们来品味他平凡而真挚的情怀。
如果孩子们阅读丰富的话,应该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即便是没有读过,也不要紧,现在读来一样意蕴十足。总之通过这样的配音朗读,可以促使孩子们情感的翅膀“扑棱棱地飞”,促使孩子们继续深读课文一探究竟,以此发现更美的鲜活的风景。
二、课中:在品词赏句中深读课文
语文阅读必须有一些凭借和抓手,这个抓手就是要深入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就《怀念母亲》的教学而言,“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透过字面所表达的意义去深入理解”。[2]让孩子们多一些结合语境之下的阅读品味,多一些深入“核心地带”的品词赏句,不失为一条实实在在的阅读之路。
1.母亲去世,作者为什么会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引领孩子们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间有短暂回归,但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没有报答母亲的机会,如今落得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局面,以此体会作者遗憾、悔恨、自责之情。)
2.祖国母亲为什么也会一次又一次走进作者的梦中呢?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引领孩子们在日记里找到关键句,体会作者运用凄凉与甜蜜这一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的词语巧妙地将自己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寂与想起亲人的甜蜜进行了对比,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
可以发现,这样的品词赏句远比以前的“平铺直叙”式的阅读更有效果,更能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更能提升孩子们的阅读鉴赏力、思维能力和学习力。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品词赏句的力度愈大,孩子们理解得愈深,愈能在作品的深处“郁郁乎文哉”。
三、课末:在探究延伸中深化全文
好的语文课堂,不能止于文本,不能止步于课堂,不能拘囿于教材,而应引领孩子们“把书读厚”,想方设法抓住“延伸点”和“扩展点”进行有意义的延伸和扩展。就《怀念母亲》的教学而言,应该引领孩子们多角度、多侧面了解季羡林,以此扩展视域,丰富教学,为课堂增值,并让孩子们受到多方面的滋养、锻造和提升。
比如,在课末,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进行以下拓展:
1.齐唱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孩子们体会其中的思乡之情。
2.出示《寻梦》开头与结尾两段,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面影?你又看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指名说说)课后不妨读读《季羡林画传》《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论人生》等作品。
3.收集有关天下儿女遗憾的诗句,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动笔写的同学可以写出读后感。
引领孩子们多多收集有关季羡林的文章,包括进一步重温《寻梦》的开头与结尾,不仅仅洞开了孩子们的多重视域,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想,让孩子们有更大的吸纳力。随后收集有关天下儿女遗憾的诗句,则从品性滋养方面给予孩子们一个积累的平台,语文味和人文味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呢?但愿语文教师能够多创设这样的平台和机会,并以此打造高效的语文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珍美.给语文教学准确“定位”[J].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6(1):49.
[2]景洪春.语境,还是语境[J].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6 (5):1.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