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从初始阅读体验开始
2017-12-26张君
张君
摘 要:“初始阅读体验”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结果。教师在学生产生冲突性、想象性、多样性和期待性的阅读体验后再创设情境,让学生继续充分阅读理解文本,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就能和谐精彩。
关键词:创设情境;阅读体验;阅读教学
学生在身心完全自由放松,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阅读文章获得的体验叫“初始阅读体验”,它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结果。我们在教学时更重视教材的知识性,对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关注不够。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利用冲突性的阅读初始体验创设情境
学生在初读文本时,都会产生一些疑惑,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在学生产生疑惑的同时,创设情境,加以引导,解决冲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课《叶子的眼睛》时,一个学生问:叶子上没有眼睛,怎么能看到美丽的世界?很明显,学生把自己认为的客观事实强加到文本中,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我并没有简单否定学生,而是立刻创设情境:配乐出示点缀着露珠的植物,学生被晨间的美景吸引,纷纷说:露珠儿又大又亮,就像眼睛一样;露珠儿很干净,像眼睛一样透亮;露珠儿在叶子上滚来滚去的很可爱,叶子变活了……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纷纷感受到露珠儿,就像大眼睛一样,忽闪忽闪地看着这个世界。这样,学生在体验、想象、朗读的渐进中,体会到晨间山林的美好和无限活力。
二、利用想象性的初始阅读体验创设情境
学生在读过文本之后会获得怎样的感受,产生怎样的想象,这些感受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感悟,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初读后的感受与想象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体验性阅读。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晨光》中,“叫醒了……叫醒了……叫醒了……叫醒了……”和“望着……望着……望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推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初读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读后的感受,学生们有的说风、树、鸟、云是互相叫醒的;有的说,有了太阳,世界才变得花花绿绿;有的说太阳落山时没有光芒,是海水把它洗亮了……学生们已经有了一些感悟。在此基础上,我创设情境:晨光是怎么叫醒风的?在叫醒伙伴时,会说些什么?请学生分别扮演太阳、大树、花鸟鱼虫等,边说边演。学生们在情境对话中感受到了阳光普照、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美好氛围,感受到了世界的“花花绿绿” “热热闹闹”。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就能在已有的体验上进行再想象、再感悟、再创造,就能更好地理解文中的重点语言,完成对诗歌的真正阅读。
三、利用多样性的初始阅读体验创设情境
学生们在读过相同的文本后,产生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再借助情感升华创设情境。
在教学第一册《河里的月亮》初读课文环节时,我鼓励学生运用“( )的月亮”说一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们有的说是“(河里)的月亮”;有的说是“(滚圆)的月亮”;有的说是“(像镜子一样)的月亮”……在学生进行初始阅读体验碰撞后,我创设情境出示了几句带有“月亮”的诗句,并配上圖片:(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学生从中就感受到了:月亮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月亮可以是活泼可爱的,也可以是深沉凝重的……学生渐渐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作品中,让自己在阅读中融入思想感情。
正是重视了学生初始阅读体验的多样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阅读个性,才使学生的内心世界丰满起来,带给学生高层次的阅读体验。
四、利用期待性的初始阅读体验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在初读文本时就对文本中的信息发出疑问,作出猜测,引起共鸣,进行判断,产生期待。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期待性的阅读初始体验,创设相关阅读情境,就能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我在教学《特别好吃的饺子》一课中预设的其中一个主题是:“艾丽和尼雷尔有什么不同?”然而,一个学生在交流初始阅读体验时提出:课文的题目是“特别好吃的饺子”,可是课文根本没写出饺子好吃在哪。于是,我随机调整预设“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今天的饺子特别好吃?”接着创设情境,再现课文场景,师生读课文。通过朗读表演,学生们认识了活泼热情的艾丽,认识了大大咧咧,身强体壮的尼雷尔,感受到了中外儿童友好相处的气息。这时,教师引读“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我说 ,艾丽说 ,尼雷尔说 ,妈妈说 ,大家都觉得饺子特别好吃。”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补充想象,学生们明白了,饺子之所以“特别好吃”,不仅因为饺子作为中国的特色美食,味道好,更是因为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好伙伴们一起包饺子,乐趣无穷。
学生一个期待性的问题,无心插柳,教师及时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生把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自身的体验融为一体,故事真正打动了他们,所以语文课堂变得和谐、生动、有活力,学生们收获了满地绿荫。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