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对小学生数学认知缺陷的综合有效利用

2017-12-26王恩生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小学数学

王恩生

摘 要:学生学习能力与现阶段教学要求之间,始终是一个无法对等的“不等式”。认知缺陷存在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作为学生认知实践的指引者,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解决好学生主体的认知缺陷,并予以有效的综合利用,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高效学习、深入实践。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简要分析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存在的认知缺陷,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推动小学生数学学习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知缺陷;认知动力;认知结构

学生学习能力与现阶段教学要求之间,始终是一个无法对等的“不等式”。这就导致学生主体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数学认知的不足和缺陷,导致学习活动偏离教学轨迹,影响和降低了教学效果。常言道:“不贵于无过,而贵在能改。”教师作为学生认知实践的指引者,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解决好学生主体的认知缺陷,并予以有效的综合利用,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高效学习、深入实践。本人现在此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作为依据,简要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存在的认知缺陷表现,并结合主体认知特点以及教学规律,简单谈谈利用数学认知缺陷,推动小学生数学学习进程的看法。

一、实施激励性教学策略,解决主体认知动力不足

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和坎坷,有的小学生面对这一情况消极懈怠,不思进取,缺少认知的主动性,导致自身数学认知活动难以得到有序深入的开展。学习动能需要从情感激发入手。教师针对小学生数学认知过程中存在的动力不足,实施具有鲜明激励特性、激发功效的教学手段,靶向施策,抓住小学生认知动力不足的具体原因和根源,充分挖掘教师、教材、教具等多方教学资源内在特性,有效放大情感激励功效,让小学生能够从思想、情感上认同,进而转化为学习认知的内生动能,促进小学生保持主動认知情感。如在“千克、克等重量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借助于电脑课件和电视,为学生展示某水果店顾客购买水果称重时的画面,并出示电子秤,让学生用电子秤称量事先准备好的苹果、梨子等水果,从而让小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身边常发生的事情,对千克、克等重量单位有显著、具体的认知,增加了理性认知,有助于进一步靠近情感发展区,增添他们的内生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主动认知该节课的新知。

二、实施问题性教学策略,解决主体认知结构缺陷

对事物认知的片面性、不完整性,是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数学经常存在的缺陷。笔者发现,有不少小学生在学习理解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深刻、不全面,导致在运用上、解题中出现“一叶障目”的现象。要解决和消除这一认知结构缺陷,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做好知识点讲解工作的基础上,抓住数学问题教学这一环节,通过组织小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题意分析、解题研析以及解答探析等实践活动,展示和呈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认知观点和思路,从而真实全面地表露出认知的不完整性,为教师有效指点提供第一手材料,提升教学效能。如在“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中,教师针对以往小学生对真分数、假分数认知混淆的缺陷,有意识地设置了“分数的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多少?它至少再添上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一个假分数”问题,组织小学生予以思考解决。教师在课堂巡查小学生思考分析内容中发现,有少部分小学生对真分数、假分数概念没有完全弄清楚,导致在分析解答时手足无措,答非所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并认真查看该节课教材内容,对真分数、假分数的定义以及特征进行科学、深入的研析。小学生在再次研析辨析过程中,对真假分数的差异有了深刻认识,并结合所设置的数学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研析,将认知内容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而更加切实高效地达到了教师所提问题的解答要求。

总之,学生认知缺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只要有的放矢予以科学指导和讲解,就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喜人效果。笔者在此希望广大教师为提升学生认知实效,共同深入参与此项课题研究,为新课改下的小学生科学数学认知提供更具指导性的经验和才智。

参考文献:

[1]解静莉.小学生数学认知效果提升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2).

[2]杨斌,陈代凤,李贤龙.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认知缺陷教学探析及其启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小学数学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