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必须立足作者本意
2017-12-26周文忠
【摘 要】文本解读要尊重作者本意,才能避免浅读、偏读、误读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删去的内容、作者的经历、作者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去发现作者本意。
【关键词】文本解读;作者本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3-0031-02
【作者简介】周文忠,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26)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内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当前,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注重多元解读、个性解读,却忽视了作者本意,造成就事论事的浅读、远离作者本意的偏读、不符合作者本意的误读等现象的发生。作者本意,即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主观意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在文本解读时,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发现作者本意,避免文本解讀走偏。
一、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中发现作者本意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文学创作与写作背景紧密相连,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写作时代以及作者创作的心态,有助于把握作者想要传递的原始信息,有助于发现作者的本意。以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例,一位教师教学本文时,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1.朗读文章,读通读顺。2.疏通文义,释疑解惑。3.理解主题,感受精神。①在作者看来,陋室是“陋”还是“不陋”?明确:“不陋”,文末借用孔子的话来说明。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明确:自然环境的优美、交往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③“陋”与“不陋”的关键是什么?请用文中一句话说出来。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拓展延伸:仿写“学习铭”。
这位教师的解读属于就事论事的浅读,问题在于没有发现作者的本意。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当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知县见刘禹锡是贬下来的,就故意刁难,安排他住在城南,半年时间,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所住地方只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知县实在欺人太甚。于是,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铭文,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由写作背景可知作者的本意是“借赞美陋室,表达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删去的内容中发现作者本意
编写教材时,编者会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一些删减,而删去的内容,有时恰恰体现了作者的本意。文本解读时,从删去的内容中可以发现作者本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些文字。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为例,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会将这篇文章解读为“一篇典范的说明文”,其实这是远离作者本意的偏读。这篇文章入选教材时,删去了一些内容,其中开头部分如下:
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园林的照片多到一百九十五张,全都是艺术的精品:这可以说是建筑界和摄影界的一个创举。我函购了这本图册,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过了十八年,我开始与陈从周教授相识,才知道他还擅长绘画。他赠我好多幅松兰菊,全是佳作,笔墨之间透出神韵。我曾经填一阕《洞仙歌》谢他,上半专就他的《苏州园林》着笔,现在抄在这儿:“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图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这是说《苏州园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
从删去的内容可以看出,《苏州园林》是一篇序文。文章作为画册前面的序文,向读者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以及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眷念之情。因此,将《苏州园林》解读为“一篇情意绵绵的序文”,更切合作者本意。备课时,如果不能从删去的内容中发现作者本意,容易造成教学中的偏读。一位教师教学本文时,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一)感受图画美。1.这是一篇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苏州园林的? 2.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明确: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苏州园林处处是景,处处如画。大家到文中找一找……
(二)体会语言美。教师修改一些句子,让学生与原句比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三)拓展延伸。生活在苏州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我们为什么需要建造一座座园林?明确:城市的生活是喧嚣的,而人的内心是向往宁静的,所以才会建造一座座宁静的园林。
这位教师将文章解读为“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而不是“一篇情意绵绵的序文”,这是有悖作者本意的。在感受苏州园林特点的同时,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喜爱、眷念之情。这样的教学解读属于远离作者本意的偏读,学生无法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注意从删去的内容中发现作者本意,从而更好、更准确地实现对文本的解读。
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经历中发现作者本意
19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在《新星期一漫谈》中说:“不去考察作家而要判断他的作品,是很困难的。”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创作出来的,要想真正理解一部作品,就要了解其作者的经历。
请看一位教师教学川端康成《父母的心》的片段——
师:贫穷的父母拒绝优越的条件,将孩子索回,一家人重新团聚。假如你是文中的父母,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把孩子送给富人,既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对孩子也有好处。
生:从文中可以看出贵妇人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我会把孩子送给她,相信她会真心对待孩子的。
生:我会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让他尽情地享受亲情。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其实如果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就会发现这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脱离了作者本意,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的经历:川端康成2岁时,父亲病逝;3岁时,母亲也病逝;10岁时,姐姐患病死亡;15岁时,抚养他的祖父母陆续病逝,川端康成成了孤儿。孤独的川端康成,期盼亲情,这样的情绪常常体现在作品中。从作者的经历可知,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是“希望孩子享受到亲情”。而上文中学生之所以会有那样的理解,显然是对作者的成长经历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经历中去发现文本表达的意思。
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评价中发现作者本意
很多时候,作者会对自己的作品和写作动机进行评价,毫无疑问,这是理解文本最客观、最无争议的依据。这实际上给了读者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借助这把“钥匙”,能够便捷、准确地发现作者本意。
以鲁迅的《孔乙己》为例。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中写道:“鲁迅曾说,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苦命人,头发花白时还没能考上秀才,又不会营生,只能替人抄书艰难度日,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寂寞而死。然而,这样一个苦命的人,却一直是人们嘲笑的对象。对于这样一个贫苦悲惨的苦人儿,当时社会上的人们竟冷漠到如此地步。显而易见,本文的主旨是揭露“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备课时,教师如果能从作者评价中发现作者本意,就可以避免教学中的误读。
综上所述,发现作者本意是文本解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才能避免浅读、偏读、误读现象的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