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问题

2017-12-26倪界一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年数残值现值

倪界一

秦皇岛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河北 秦皇岛 066001

1 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特点

1.1 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也叫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每期固定资产转移的价值相等,累计折旧额随时间成正比例变动。平均年限法计算简单,在我国企业广泛运用。

1.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量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准确地预计固定资产工作量,累计折旧额随工作量成正比例变动。因固定资产闲置时不提折旧,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影响。

1.3 加速折旧法

所谓加速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快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

双倍余额递减法首先是用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乘以双倍平均年限折旧率计算每期折旧额,然后在固定资产到期前最后两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其折旧额随着资产使用年数的增加逐渐递减,这样能保证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的均衡性,避免固定资产因无形损耗而遭受的损失。

2 平均年限法与加速折旧法的比较

例 某企业购买了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原值200元,预计净残值20万,预计使用寿命5年,企业所得税率25%,年复利为10%,第一年至第5年的现值系数分别为:0.909,0.826,0.751,0.683,0.621。

方法一:平均年限法

第一年至第五年的折旧额相等,年折旧额为(200-20)/5=36万,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36×0.9 09+36×0.826+36×0.751+36×0.683+36×0.62 1=136.44万元

方法二:年数总和法

计算每年折旧额

第一年 (200-20)×5/15=60万元

第二年 (200-20)×4/15=48万元

第三年 (200-20)×3/15=36万元

第四年 (200-20) ×2/15=24万元

第五年 (200-20)×1/15=12万元

累计折旧现值为60×0.909+48×0.826+36×0.751+24×0.683+12×0.621=145.07 万元

方法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算每年折旧额

第一年 200×2/5=80万元

第二年 (200-80)×2/5=48万元

第三年 (200-80-48)×2/5=28.8万元

第四年和第五年分别为(200-80-48-28.8-20)/2=11.6万元

累计折旧现值为80×0.909+48×0.826+28.8×0.751+11.6×0.683+11.6×0.621=149.12 万元

通过计算得出,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现值合计最大,为149.12元,年数总和法次之,平均年限法折旧额现值合计最小,为136.44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算的利润相对于平均年限法少,税负较平均年限法轻,可见方法三对企业更为有利。

因有形损耗,固定资产的工作效率是逐年下降的,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生产能力强,产量高;后期生产能力弱,产量低。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因每年计提的折旧额相等,产量越高,单位产品分摊的折旧费越少;产量越低,单位产品分摊的折旧费越多,这显然与固定资产的工作效率不符,影响成本的精确度,不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同时,平均年限法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在现今社会,随着新产业、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平均年限法的缺点已日益突出。

加速折旧法每期的折旧额是不相等的,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计提折旧,后期少提计折旧,与固定资产的工作效率相吻合,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来看,双倍余额递减法使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前期价值补偿得多,补偿速度比平均年限法快,加快了投资回收。随着科技进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更有利于加快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提高行业间的市场竞争力。

3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合理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同一种固定资产,生产厂家、使用环境、先进性水平、保养和维修情况不同会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我国强制性规定了固定资产统一的折旧最低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之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企业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经验及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来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尽可能的使计提折旧的区间与固定资产实际可使用的期限相符合,以达到准确计算折旧和成本数据的目的。

3.2 合理估计固定资产净残值

新企业所得税法不再对固定资产残值率的比率做硬性规定,将固定资产残值率的比率确定权交给企业,但是强调一个合理性。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性质进行分析,结合历史成本,充分考虑生产环境、使用情况、技术创新、市场价值等诸多因素,合理确定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对于企业的建筑物,这类资产是比较特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价值可能有升值的空间,其净残值率的估计应根据市场价值中所占比重的历史成本为基准来调整。企业财务人员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固定资产残值率进行专业判断,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3.3 合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因固定资产的损坏、技术进步等原因,对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有效补充,反映真实会计信息;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谨防企业虚增利润,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企业应根据相关技术、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内部或外部独立鉴定报告作为参考依据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减值,合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4 明确折旧范围,健全相关制度

企业应当对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季节性以及大修停用的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单独估价的土地不计提折旧。

财会部门应根据企业性质,按固定资产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科学归集生产成本。企业管理层应选用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财务人员参与决策,提高财务判断的准确性。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划清各部门职责,健全相关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应准确将固定资产的名称,原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登记在卡片上,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资产使用部门应进行固定资产使用岗前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运行机器设备;资产维护部门应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做好定期保养,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使固定资产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 结论

现代商业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无非是成本的竞争和技术的竞争。从成本相关角度,企业越来越重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从而如实反映成本信息,提高企业决策能力;技术创新加速了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使企业不断改善产品质量、推陈出新、提高行业竞争力。本文从固定资产折旧角度,探讨有利于现代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方法:加速折旧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都已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说这是未来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的走向世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合理的情况下放宽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的限制是我们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

[1] 刘想想.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67-71

[2]贺华磊,张珊珊.浅议固定资产折旧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3):89-94

[3]李凤英.加速折旧法在企业应用中的优越性[J].包钢科技,2014(15)155-165

[4]王海彬.国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管理观察,2014(5)187-196

猜你喜欢

年数残值现值
浅析高校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方式的利与弊
●企业所得税中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否变更?
资金时间价值中的系数关系探析
资金时间价值基础运算解读
净现值法对比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经济效益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
利用改进净现值法降低旧工业建筑投资不确定性研究
财务数据处理中关于对固定资产折旧和累计折旧方法的探讨
《尚书·无逸》篇修辞解
车辆损失险中保险标的残值的归属——兼谈《保险法》第59条的理解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