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7-12-26刘娇娇李申申
刘娇娇,李申申,吴 迪
(1.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2.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
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刘娇娇1,李申申1,吴 迪2
(1.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2.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只有高校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持续地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日常教学中仍然存在教条化、模式化的现象,学生理论有余而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至于出现高校学生就业难的窘境。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教学提出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开展的前提基础。
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必要性;培养路径
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我国人才政策需要完善,教育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国家只有拥有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自然而然要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本文首先概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随后在分析国内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
1.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力支持。根据“十三五”规划中的要求,我国将在2020年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届时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贡献率超过70%,创新型科技成为解决现行社会问题的有利工具。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创新型国家的建立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校大学生人才。因此,在新时期国内高等学校探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受两千多年封建教育观念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形成了“记忆式教育”,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重提创新型教育,凸显了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决心,也显示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自21世纪初全国高校实施扩招以来,高等学校生源数量逐年递增,但是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却没有得到同步的跟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将课堂教学重心放于理论教学上,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往往不能及时将理论转化为技术,也就很难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这也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让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大量的实验练习和实习培训,具备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不仅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进行创新创造,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缓解当前人才供需矛盾。
3.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将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够善于钻研、善于发现、善于创新,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央视新闻播出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的主人公之一——高凤林,自1980年技校毕业后在发动机制造车间从事焊接工作,正是在这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中,高凤林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对原有的焊接材料、焊接方式进行创新改革,保证了焊接产品100%的合格率,间接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1亿元。因此,从在校期间就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学生今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个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二、现阶段国内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重视专业知识教授,轻视实践能力培养。高校教学中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是培养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造成了人才供需之间的脱节。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高校,在课程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偏理论教学、轻专业实践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除了课上教师督导学习外,课后很难合理组织和利用空余时间,这就导致了时间上的浪费,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不到培养。
2.考评模式过于单一,学生个性化发展受阻。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本科学生来说,考核成绩不仅代表着个人一学期以来各门学科的学习情况,而且决定了今后能否顺利毕业。高校现行的考核模式主要以卷面考核为主,卷面成绩是评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标准。在这种考评模式下,学生为了尽可能地取得“学分”,不得不按照教师要求背诵一些所谓的“重点”。单一化的考核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除此之外,高校学生由于家庭教育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学生群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采用单一化、固定化的考评模式,也必然会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
3.财政性投入匮乏,学生缺乏创新创造机会。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一方面离不开优秀教师团队的支持,例如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就专业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等;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完善、充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创新创造意识。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机电工程、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来说,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目前来看,国内许多高校虽然建立了一些实验室或实训基地,但是由于缺乏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导致大量的实验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许多实验器材甚至不能正常使用,学生无法进行动手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
1.美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科结构的综合性和平衡性,部分教师在专业教学时甚至交叉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学科知识融合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课程安排上,美国高校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从主修科目外选择8个自修科目,包括人文、艺术等。以美国著名高校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全部在校本科生共有5 000余名,而其开设的课程数目却高达800多门,平均每6名学生就可以共享一门课程。由于班级内学生数量较少,因此授课方式也更加灵活,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频率更高,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意识也就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德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汲取了建构主义的精髓。建构主义是瑞士心理教育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教育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营造特定的学习情境和开展特定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发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德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通常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并在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德国许多大学中,一节课中教师授课时间不超过30%;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约为50%,包括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剩余20%时间以实践操作为主。在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有更多的创新创造机会。
3.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日本一些大学同步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而且也能够广泛涉猎多门基础学科,这就为学生在专业领域进行创新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例如,学生在升入大学后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和科系,而是统一学习哲学、经济、数学等基础学科。各门课的成绩是决定学生能否升入高年级的重要标准,只有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打好基础,才能在大学三年级后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由于学生基础扎实,一方面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从而形成独立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四、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1.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全面推行培养精神。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不仅如此,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学习而激发出来的,并且可以不断提高。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主动发展的启发式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既有利于学生个体,也有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
2.开展多种创新活动,给予学生创新机会。一个做事畏首畏脚、瞻前顾后、墨守成规的人是很难做出创新性的成果的。高等学校在教学、生活、团队活动等方面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已有的知识,解放思想,培养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为创新活动奠定基础。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激发创新热情。学校甚至可以委托这些创新团体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在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团队的影响下,在校内形成创新的热潮。
3.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增加实验课程比例。动手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参与实验中能够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了善于探究、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针对现阶段国内高等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安排现状,有必要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例如,某专业在大一期间每周实验课有2课时,进入大二或大三后,学生的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可以适当增加实验类课程比例,可以拓展到每周4课时,这样学生就有更多机会检验个人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创新机会。
4.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搭建创新创造平台。产、学、研结合被当今世界公认为是一种培养素质全面、既有理论又有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高校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工业园区,则可以大大加强科研成果的应用率,大大缩短从理论成果向实际产品转化的周期,从而极大地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产业发展的利益内需将促使企业与高校联合、融合、既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新人才需求,也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绝佳的第二课堂。最终,产业与高校将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
5.提供充分资金支持,创造良好创新条件。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是高等学校专业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无论是计算机、机电工程等理工科专业,还是会计、管理等文科专业,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近年来,国内多数高校均施行了不同程度的扩招计划,而学校自身硬件设备却没有及时更新,以至于出现了学生数量多、实验资源少的矛盾现象。高校需要进行适当的资金倾斜,加快教学实验设备的更新和实验场所的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环境。以机电工程专业为例,让学生动手操作机床,自己编写程序利用机床加工零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和企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学生除了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给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也促进自我的发展。
[1] 吕廷波,李明思,汤骅,等.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修订——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5):126.
[2] 李伊佳.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7,(16):131-133.
[3] 庄惠龙,杨淑林.从培养模式改革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以集美大学2012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修订方案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12,(4):55-58.
[4] 隋文家.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4):164-165.
[5] 吴澄,王雄.积极探讨并推动自动化专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作回顾[C]//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2017.
G642
A
1673-291X(2017)36-0116-03
2017-06-28
刘娇娇(1986-),女,黑龙江密山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学管理与研究;李申申(1983-),女,黑龙江海伦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研究;吴迪(1986-),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