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
2017-12-26李萍
◎李萍
中国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
◎李萍
非营利性组织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得到蓬勃发展,志愿者在非营利性组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志愿者的参与有利于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为非营利性组织节约成本,然而由于中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时间较短、多数非营利组织行政色彩浓厚,很多非盈利性组织的志愿者管理面临缺乏专业性人才、行政化高、忽视志愿者参与等问题。
非盈利性组织在人类历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弥补了政府公共职能的空缺,在社会公共事务发展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志愿者在联合国的定义中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其提供的服务具有“无偿性”“志愿性”等特征。由于非盈利性组织的经营成本受到严格控制,非盈利性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志愿者的参与,依靠志愿者能有效地减少成本,推动公众捐赠心理发展。中国大陆的非盈利性组织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从组织数量到资金规模均有很大提高,然而在志愿者管理方面,现阶段很多的非盈利性组织仍存在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现阶段非盈利组织面临的志愿者管理问题以及志愿者对于非盈利组织的重要性,从国家和组织的角度提出可能的对策。
非营利性组织中的志愿者管理问题
公益组织行政色彩浓重,不注重志愿者的力量。行政化是中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的无法回避的问题。依据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基金会管理方法》,非营利性机构的行政管理成本只能从“利息等收入”中提取,而不准从捐款中直接列支,这些组织不仅要筹集资金投入公益项目,更要通过各种方式,从无到有地积累资金,自筹自支机构运行的必然成本。 这就意味着“零成本”运作的绝大部分非盈利性组织必须依靠政府支持才能建立。非营利性组织通常会主动将自己纳入国家行政体系或是利用国家权威和符号使自己合法化,以此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拨款使组织更好的运行。 据杨国桢等人对厦门民间社会组织研究表明,在调查的厦门民间组织中,54%的社会团体把政府提供更多的经费列为当务之急。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2001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NGO基本情况调查与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约34.4%非营利性组织没有志愿者,29.3%非盈利性组织中志愿者数量在10人以下。这些非营利性组织重视“从上而下”的筹款模式,以取得政府经费为主要目的从而忽视了基层志愿者的力量。
非营利性组织不擅长进行志愿服务管理。非营利性组织中的管理者角色至关重要,其决定了一个组织能否正常运作,实施的策略是否得当。然而中国的非盈利性组织行政色彩浓重,由于争取政府的拨款成了慈善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因此慈善机构中的管理层通常是政府退休官员,或者是由政府现任官员兼职担任以争取政府青睐,取得更多政府拨款。尽管政府曾下发多项文件限制党政机关领导在社会团体中兼任领导职务,仍有大量领导干部找到现行规定的漏洞兼任社团领导职位,根据2005年对浙江省2536家非公益性协会调查显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任会长的协会共计894家,占被调查总数的35.3%,3256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协会兼职。 这些党政行政官员不具备非营利性组织的相关管理经验,缺乏专业知识,不擅长进行志愿服务管理,降低了组织行政效率。
其次由于中国非营利性组织近年才得到发展,很多非盈利性组织缺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缺乏掌握相关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志愿者管理时难免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通常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志愿者招募选拔流程不够透明公开、缺少志愿者培训、志愿者工作安排不合理、缺乏志愿者激励机制等。
志愿者在非营利性组织中的积极作用
有助于推动公众捐赠心理建设。在现阶段,自主捐赠主要出于社会道德和个人利他主义,中国公民现阶段依旧是处于重视物质享受的阶段,公众参与捐赠的主要渠道是单位或者学校组织的集中性捐款,而公众通常只会在重大灾情发生(如地震)或媒体宣传后可能会参与自发性捐助,参加经常性捐助的人群比例较小。在参与捐赠的305人中,有237人参加的是集中募集,而参加经常性捐助的有17人。 志愿服务有利于培育社会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中的氛围,提高公众的公民意识,推动人们对公益事业的参与,从而推动公众捐赠的进程。
有利于节约组织成本。大部分非营利性组织预算极其有限,志愿者由于其公益性和无偿性能够有效地帮助非营利性组织控制成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活动和赛事以及以及非营利性组织注意到了志愿者的力量。在中国顶尖自行车赛事2017年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所有的赛事翻译均招募于各大高校,这些翻译志愿者负责赛事所有的翻译工作、车队和组委会的联络和工作,志愿者的服务给组委会节省了数万元。
志愿者管理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国家层面
政府应注重对非营利性组织人才的培养,加大对高校非盈利性组织相关的社会科学专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培养相关专业性人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变现有阻碍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的问题,同时加大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力度,帮助中国非盈利组织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提高自身能力建设;同时政府应加大对非营利性组织的宣传力度,动员广大公民投身志愿服务中,培养社会群众的公民意识。
非营利性组织层面
创造良好的志愿者招募体系和管理机制。良好的招募体系能帮助非营利性组织招募到岗位相匹配的志愿者,而优秀的管理机制则能确保志愿者的工作顺利进行并可以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给志愿者安排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志愿者是服务者,然而由于其不领报酬和不求回报的特殊性,只是单纯地要求他们服从命令,经常性地安排与志愿者能力不匹配的工作内容,会挫伤志愿者积极性,造成人才的流失。合理的工作安排有利于实现志愿者的个人价值提高志愿者积极性。
给予志愿者肯定和激励。尽管志愿者的工作通常是“无偿”和“自愿”的,然而给予志愿者一定的肯定和激励则能大大提高志愿者积极性。在精神层面上的激励包括及时的肯定,优秀志愿者的表彰等。物质层面上包括车费及通讯补贴、志愿证明、纪念品等。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