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2017-12-26周园
◎周园
“一带一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周园
文化产业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其在国际社会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鉴于此,本文将探究一带一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旨在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带一路是我国构建全方位新格局、应对全球经济急速变化的战略对策。一带一路这项经济、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带一路不仅包括文化产业,还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搭台、带路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积极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带一路”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
2017年5月15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胜利落幕,我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激发了一千多年前的古老路线的无限活力。“一带一路”除了要在经济上贯穿亚欧板块以外,还要在文化上再次将东西方连为一体。文化包容是文化共鸣的基础。古丝路的核心价值在于借由陆上商贸而互通有无,新丝路将陆路交流合作通道升级为一个海陆并举的闭环,并邀请沿线各国与中国一道互相尊重、互利互惠、凝聚共识、共建共享共赢。“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使100多个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紧密关联,足见“丝路精神”的创新传承和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包容。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也提出了五个“相通”的概念,而“五通”中最后一项就是“民心相通”,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如何做到“民心相通”,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对外发展与传播。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文化产业的输出力度依旧是非常不足的,而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将为文化产业的输出提供新的空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并在短短几年之中受到世界范围的呼应,固然是经济的力量。但是从长远来看,必须强化文化的力量,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说,文化产业的输出必然也会与经济输出相呼应,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一带一路政策的持续开展。
“一带一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巨大挑战
全球经济下行将影响市场与消费。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的严重打击,而且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正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显现出来。美、英、俄、哈、中等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持续下行。权威调查研究显示:2014年乌克兰、俄罗斯经济下行趋势非常严重;2015年俄罗斯经济持续下滑,哈萨克斯坦预算收入减少22%,其他地区和国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中,文化地产、艺术收藏等文化产业的消费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出现萎缩局面。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的经济水平比较低,例如,塔吉克斯坦的平均月工资只有110美元,乌兹别克斯坦、老挝、孟加拉、柬埔寨等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较低。由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欠发达,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文化产品的销售更是无从谈起。
沿线国家的政策限制与认知偏差。由于意识形态、历史遗留等问题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再加上西方等英语国家的偏颇报道,很容易让沿线国家错误地认识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将其与马歇尔计划、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挂钩。再加上中国与印度、菲律宾等诸多国家的矛盾冲突,导致他们对一带一路计划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近年来的国际电影节上,伊朗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该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依据比较严格。我国制定的网络、影视等政策,会影响沿线国家文化产业的进入;同时,沿线国家的各项文化政策也会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沿线国家文化差异问题。一带一路不同国家的风俗、宗教、理念、生活方式等均不相同,甚至存在冲突,导致各国家文化产业的交流沟通障碍重重。例如,大部分沿线国家信仰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而我国则无明显的宗教信仰问题;泰国性文化非常开放、伊朗女性文化保守等等,这都与我国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将会严重影响文化产业的合作点与契合点,进而影响文化产业的整体推进。与此同时,沿线各个国家的文化盗版问题比较严重,例如,俄罗斯、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盗版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但这一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严重的盗版问题,会直接影响创意人才的各项利益与积极性,最终影响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一带一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紧抓时代发展机遇。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在这种形势下,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着力突破的重要领域。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文化产业保持逆势增长态势,这对惠民生、调结构、保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我们必须通过文化产业抵御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更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在国家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合理预测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做好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拓展、规划与预警工作,争取在文化产业上的话语权,并在服务、技术等方面有所作为,重新树立中国形象,进而全面提升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欣赏与认同。
供给侧调整。在全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今天,加强供给侧政策调整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重点。文化产业是否满足文化需求,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产业拓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规划下,积极开展供给侧调整,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高水平发展以及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首先,必须加强我国文化产业服务、技术、产品的全球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完善、有序、开放的文化体系,按照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全面提高供给侧的文化产品供给效率与质量,激发市场活力。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力度,积极打破行业垄断与地域分割,全面提升文化产品的适销对路。其次,积极打造消费型文化产品,增强产品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全面提升文化产品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尽可能避免文化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在新形势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加强对质量的关注,积极调整供给侧结构,全面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益。再次,还需要继续深化文化产业的国际拓展机制,积极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以及经济治理,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新形态,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动力,促进文化产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通过文化产业供给侧调整,发展提质升级的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打造中国品牌。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站在文化产业品牌制高点,积极参与到全球文化竞争中去。积极打造文化品牌,立足国内市场,在本国市场中站稳脚跟、保持市场主体地位,以更好地走出去。我国文化产业应在建立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亲和力,迅速占领一带一路等国家的文化圈,并成为区域市场上的主导者,然后以全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竞争力进军欧美等国际市场。现阶段,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高科技将文化品牌打造与高新技术相融合,促使各项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更好的促使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只有充分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才能不受制于文化资源的限制,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与时俱进的产品。
盘活文化资源。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与灿烂的民族文化,而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在民族文化方面有着更突出的价值。例如,古典诗文、民族服务、民俗等等。我国地域辽阔、民族文化各异、地域文化丰富。例如,古蜀文化、齐鲁文化、京味文化等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资源与价值,特别是挖掘极具吸引力的民间文化,我们应积极的疏导,通过举办多种创意活动、节庆活动,全面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虽然现阶段西方等欧美国家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较高,文化产业的整体运作水平也较高。但我们要相信古老中国的神秘感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会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吸引力。通过盘活文化资源,更好地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文章以“一带一路”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切入点,从时代发展机遇、供给侧调整、中国品牌、文化资源等角度,详细论述了“一带一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多角度入手,旨在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及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