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为本”优化教学模式

2017-12-25秦丽娜张建龙赵蔚黄丹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0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

秦丽娜 张建龙 赵蔚 黄丹媛

摘要:以“能力教育”取代“知识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医学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本研究针对医学形态学科的教学模式,结合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现状,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医学形态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形态;存在的问题;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13-02

一、前言

形态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医学基础前言课程,如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它主要讲述机体的正常形态和结构,属于医学的入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及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对大体标本及切片的观察,理论抽象,教师难讲[1];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可能因此对本课程失去兴趣,这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医学基础课程尤其是形态学科急需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前医学形态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问题。①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重复,形态学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忽视知识应用。教学内容常安排在短短的几周至十几周时间,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材中所有内容的讲授,虽然教学过程中也使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演示等教学方法应用,但只有只使用其中部分内容,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也反映形态学课程内容枯燥、抽象,重点和难点全靠识记,教学方式单一,难以领会和掌握知识点,所以出现了教师累、学生烦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重理论性教学,轻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许多医学院校的形态学课程设置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参照七年制、八年制和研究生教材,专业基础知识偏多偏深,而实践教学的广度深度却远远不够。形态学教材中的内容更新较少,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规蹈矩,不注重搜集、整理与课程相关的最新研究新进展方面的资料,结果导致医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离。所以,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就不能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变成了纸上谈兵,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学生问题。①缺乏自主能动性。②缺乏灵活性。③缺乏拓展性。

三、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医学形态学教学模式

1.确定教学目标。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①专业基本能力。医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对现有的知识、技术和信息进行批判性的评价,是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为医生如果要保持行医的资格,就必须不断地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技能,进行良好的医疗实践,必须具有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方法,能够提出恰当的解决措施、对策,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②综合应用能力。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2]。毕业后继续学习不仅是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需要。所以,医学生要树立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获得新知识,适应医学发展和职业提升需求。继续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3]。

2.专业设置和课程模块化设计。①制定个体专业能力标准。医学高等教育的招收专业和层次不同,所选的形态学课程及所学课程内容不同,相应的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课程设计,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课程要制定相应的能力标准。以形态学中的组织胚胎学为例,这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设计课程、能力培养方面,必须结合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设置课程、制定相应的能力標准,凸显医学形态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②优化课程模块化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专业和层次的需求,进行课程设计,这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设计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医学形态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并不断更新新知识,新研究进展,保证课程的时效性。课程设计完成后要根据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师和同行专家对课程进行评估,进一步修改完善,使课程设计具有合理性。③课程模块化设计。所谓模块式教学就是指根据培养目标,以实践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目标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按照实践的特点和分类,建立的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医学院校的课程优化设置,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医学课程体系的所谓完整性,形成适应并服务于医疗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

3.采取多样化教学。医学院校的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医学教育特征、专业教学内容和性质及不同培养层次,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4]。专业教学方法具有实践多样性和继承发展性等特点,是联系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纽带,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师生关系和学生心声发展的重要因素。(1)课堂讲授。(2)阅读。(3)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过程是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可使学生学会交流、借鉴、总结,学会互相帮助,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讨论交流需要做到的几个方面:①前期准备。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讨论交流前的准备工作,这是讨论交流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②讨论交流过程。每个人都需要积极参与讨论过程,这是讨论交流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4)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必要桥梁。它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基础的基础,扎实地掌握基础医学对医学生进一步学习高年级课程及走上临床岗位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从课前、课中、课后创新课堂教学,注重课外的实践活动,并从考核等方面保障教学效果。endprint

5.打造高素質的教师队伍。医学基础理论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变化,形态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医学形态学教材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教材内容很容易老化和过时,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知识更新:(1)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医学研究前沿动态和本学科的发展,发现并总结需要更新的内容和知识点;(2)重视教师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1)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举办教学研讨班、研讨会,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术访问或脱产学习,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在终身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活动,教师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在保证专业教学形式的完整性、系统性的同时注重教学效果,兼顾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把培养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形态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根据医学形态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开发的教学资源,做到动画、图片生动形象,文字精练,并且能满足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注重临床实践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医学生拓展性思维。同时,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还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合作,学生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徐靖.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208.

[2]马美军.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Z].2014,(2).

[3]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黄荣怀,等.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Abstract:Taking "capability education" instead of "knowledge subject" teaching mode embodies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dical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for medical morphology teaching mode,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ummed up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put forward from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ing methods,etc,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morphological subjects.

Key words:medical form;the existing problems;exploration and practice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
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利用平板电脑进行 “班改” 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