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2017-12-25卢耿红
卢耿红
【摘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从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这两方面来谈学生学习困难的转化,促进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关键词】学困生 家庭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10-03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见,父母在教育孩子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加大了投资力度。然而,从目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比例呈上升发展趋势就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一定的关联。为了解决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小学家庭教育水平,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学习困难的转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并以此为突破口,立足农村家庭实际情况,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农村小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是小学、初中文化水平,只有少数家长有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而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不懂得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们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考得好与不好,而孩子为什么考得好或不好,没有深入地去了解。他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及心理状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出现的学习问题,无法帮助孩子进步。有的家长则认为只要孩子能吃能喝,身体健康,不惹事端,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行,其他的不管,听之任之。
(二)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
对于“学困生”的小学语文课外辅导工作,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只有单纯的说教,对孩子缺乏耐心的启发与辅导,以及积极的表扬与鼓励。孩子从学校回到家中,家长更多的是询问“今天,老师布置有作业吗?”“作业完成了没有?”等类似问题。如果一听到孩子说没有完成,就只會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去完成,而自己不是去忙别的事,就是一边看孩子写作业,一边玩手机、看电视等。家长没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导致孩子也没有专心、耐心地按照家长的意愿学习,这样的教育,怎能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上有进步呢?
关于孩子的作业情况,家长更是缺乏细心地去考虑孩子未能完成作业的原因,也没能正确地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共同解决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比对现实,笔者发现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上的数量与质量都难以达到老师的要求,这与学生在家中缺乏家长的监督与管理有密切的关系。遇到孩子考试不好,家长只是一味指责、漫骂或殴打,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导致孩子越学越落后,越学越痛苦。
(三)家庭氛围不和谐,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吵架、斗殴,或者是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导致孩子生活在不安定的家庭氛围中,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害怕、忧虑,学习状态不好却得不到相应的关心与问候、帮助与支持。这些孩子的学习当然不理想。而有些家长平时工作繁忙,只忙于自己的事情,或者是业余时间只顾自己娱乐,如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等,对孩子不理不睬,不管不问。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温馨、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孩子的学习环境也未得到有力保障。并且,我们还发现在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家庭中,父母很少或几乎没有为自己的孩子购买课外书的习惯,而这些孩子也缺乏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这与家长不爱看书的家庭氛围有关。
此外,在“学困生”群体中,有一部分还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是由家中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理,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思想上有代沟等,他们对于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表现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不懂得怎么教,只是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二、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家庭教育的种种现状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学校要想有效地转化小学语文“学困生”,就必须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做好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引导工作,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改变学习落后的境况。以下,是我校引导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一系列问题的一些做法:
(一)成立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考虑到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就有必要引导家长关注家庭教育,联合家长们一起成为孩子的教育者,使家长逐渐重视家庭教育。这应该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方向,也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一种努力。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工作:一是通过家长学校进行教育方面的培训学习,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心中的美好期盼,我们抓住家长的这一心理,创办了家长学校,目的是让家长有意识地关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我们以家长学校为平台,让家长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以及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二是利用家长学校平台教给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在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及时传授给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一些方法。比如,如果孩子在语文这一学科方面落后于其他人,成为了暂时性的学习困难者,家长应经常与语文科任老师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里语文学习的表现及情况,与老师密切配合,根据孩子在家里与学校里的不同表现,分析成因,探索问题的根源,然后与老师切磋商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孩子努力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二)引导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往往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心态造成的。比如,面对孩子语文学习成绩落后或犯错误的问题,家长往往表现出紧张、忧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以致于表现在教育孩子时出现责骂、殴打的不良现象,使孩子深受心理与身体上的伤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主动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仅要关注智力因素(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的教育与培养,更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道德、思想等)的教育与培养,以德育人,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转变孩子的语文学习思想,促进孩子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endprint
对此,我们非常注重引导家长改变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家长学会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语文学习成绩不好,其实从深层次来说,他自己也苦恼、痛苦,家长应换位思考,切身体会孩子当时的感受。前不久,我校利用开学初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意识。然后,每个学期我们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两三次,目的有:一是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二是了解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家长一起解决。最后,在学期末对家庭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家庭给予表扬,把其良好的家庭教育经验总结成文,发到各家长手中,让其他家长学习和参考。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有效沟通
良好的家庭氛围,不应该只是父母关系的融洽和谐,而且还应该包括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融洽。温馨、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如果把孩子比作一粒种子,那么家庭氛围就相当于土壤与空气。对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的做法有:一是建议家长在尊重与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及时了解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耐心倾听孩子讲话,鼓励孩子大胆说出关于语文学习方面的困惑与苦恼,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共同度过学习难关。
二是建议家长注意批评的艺术,以积极的评价方式舒缓孩子的紧张心理。有的孩子学习成绩考不好或犯错后不敢回家,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害怕被家长责骂或惩罚。很多孩子由于在家里得不到家长肯定的评价,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因而容易对学习失去自信心。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积极评价。对于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哪怕是点滴的进步、细微的变化,我们建议家长都要及时表扬,充分地鼓励孩子。比如,孩子今天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能自觉在家中阅读书籍;写字比昨天有进步了;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询问家长……这些都要及时表扬,使其发扬光大。而遇到孩子犯错误时,要与孩子一起查找犯错的原因,对症下药。同时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孩子改正错误,积极上进。我们让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在人前批评、指责孩子,使之难堪;批评要以孩子心悦诚服为准,切忌抓住一点错误无休止地批评,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不良后果。
三是让家长学会包容与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难免会犯错误。犯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宝贵资源,关键是家长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家长只有学会包容孩子的错误与失败,与孩子一起在纠正与改进错误中共进退,才能让孩子逐步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四是建议家长善于利用现代化手段与孩子沟通。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的手段也由过去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我们建议家长充分利用电视、电脑、手机和书籍等资源,向孩子传达正能量。如利用QQ或微信与孩子交流,主动参与孩子的语文学习活动;和孩子一起读书看报,以口头或书信的形式交流各自想法;定时购买书籍,建立家庭小图书库;节假日开展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讲故事、猜谜语、参加兴趣班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从而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家校合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多年教育工作的实践,对儿童生活的研究——所有这些都使我深信: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是绝大多数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基于语文“学困生”的种种表现,我们也发现这些成绩不理想、学习落后于人的孩子,排除了智力因素影响以外,其他的孩子在早期受教育过程中,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意识,致使孩子在接受教育时,起步晚。因此,要想让“学困生”转化为学优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为关键。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们向家长提出了如下建议:
1.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除了在学校和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还教给家长营造家庭学习氛围的方法,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营造学习氛围的工作,创设一切有利条件让孩子在温馨的氛围中学习。比如,我们建议家长在饭后和孩子一起观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建议家长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同时建议家长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自己做好爱学习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培养时间意识。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因而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学困生”由于缺乏时间观念,贪玩,经常忘记了父母或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每当父母或老师要检查时,才记起功课还没有完成,再加上父母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学习一天比一天落后,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语文学习目标与计划,让孩子学会分配学习时间和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做其他事或者玩耍等,小至一天的时间安排,大至一周、一个月,逐渐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具有时间观念。
3.与老师合作,关注孩子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从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习困难的孩子都存在阅读障碍:一篇课文,能够顺顺利利地读下去,做到字正腔圆,不添字、不漏字的,实在是太少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孩子独立识字能力薄弱,识字数量与质量上达不到要求,甚至远远落后于该学年段中所要求的识字标准,从而造成难以顺利地阅读课文。如新课程标准在低年段中,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识字数量为: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但从目前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识字调查结果来看,他们都难以达到这个数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是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家长改变孩子的阅读现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在校的时间只占一天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时间是在校外。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孩子在业余时间培养阅读兴趣,以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如果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善于借助电视、网络、书籍报刊、街头广告、食品包装等引导孩子认字、识字,不但能开阔孩子的视野,而且能丰富孩子的知识积累,使孩子认识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这样,既能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提高其独立识字的能力,又能为孩子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识的字多了,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升。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相信孩子在阅读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中会渐渐地喜欢上读书,喜欢上语文。
有人说:“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一切是家庭教育的缩影。”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困难的孩子在学校所表现的一切,同样也会在家中有所表现,比如作业爱拖拉。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写写停停,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耐心,因而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那么,孩子回到家里,这样的习惯也同样会延续,如果家长缺乏监督与管教,孩子的作业任务更加难以完成。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平时在家的語文学习表现,引导孩子矫正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坚持不懈,反复抓,抓反复,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责编 黎雪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