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型理论视角下“水”的一词多义探析

2017-12-23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多义词多义义项

熊 瑶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原型理论视角下“水”的一词多义探析

熊 瑶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水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涵义。汉语中的水不仅仅指自然界中无色无味的液体,还可以指水域和水体等。基于原型理论的视角,拟从水的范畴化和原型意义出发,对“水”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探讨,主要分析了水作为“水域、水体”这一义项的具体涵义,以便更深刻地诠释“水”一词的多义化过程,并为词汇教学提供建议以期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多义词的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范畴化;原型理论;一词多义;水;词汇教学

世界上的事物复杂多样,千变万化,要清楚地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范畴化则可以帮助人们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简单地说,范畴化就是将不同事物进行归类的过程。在不同学者对范畴化的研究中,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理论最为著名。在批判地继承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受到有关颜色范畴研究的启发,Rosch等人提出了原型理论,强调“原型”是范畴的核心。原型理论和词汇的多义化联系紧密,许多多义词都是从其原型意义出发,形成语义扩展,衍生出派生意义。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汉语中的“水”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也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本文基于原型理论,对“水”的多义化进行探讨,着重从水的深度、浊度、温度、色泽、动态和力量六个方面分析“水”的多义化,以期更深刻地理解“水”一词的涵义,同时为多义词教学提供方法和建议。

一、原型理论

1. 范畴化

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人类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世界上的事物进行分类,这是人们认知世界、用语言表达世界的最基本的过程。“无论在方法论还是在内容上,语言学与范畴化密切相关。对于我们的思维、感知、行动和语言来说,没有什么比范畴化更为重要的了。”[1]那么,何为范畴化呢?束定芳(2008)在《认知语义学》一书中指出,“范畴化就是把不同的事物归为同一个类型的过程,或者说,是将不同事物看作同一类事物的过程”[1]42。众多学者对范畴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范畴理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所有具有某一特征或某一相同特征的事物所构成的,这样的特征构成了定义这一范畴的必要和充分条件[1]45。由于范畴内部的所有成员之间难以存在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成员之间有中心度分级问题,而且范畴边界可能是模糊的,也许还会发生变化,因而经典范畴理论在近些年来受到了许多认知语言学家的质疑和批评。在亚氏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Wittgenstein提出了“家族相似论”(Family Resemblance)。Wittgenstein以英语中的“game”(游戏)为例,认为“game”是由一个互相重叠的网络所构成的,这一网络被称为“家族相似”[1]50。 “家族相似论”对范畴的特征进行了重新解读和阐释,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原型和原型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Rosch及其同事基于对经典范畴理论缺陷的思考,在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相似论”以及Berlin和Kay对于颜色范畴研究的启示下,提出了“原型”(Prototype)的概念。Rosch将“原型”定义为“一个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2],而Taylor(1989)的观点则是“原型”是“范畴核心的心理图式”[2]。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Rosch等人提出了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原型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事物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之上的。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涉及到人们的认知及与现实的互动模式;而特征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特性,具有客观性,与人们的认知无关。(2)同一范畴内的各成员之间地位不平等,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其中,最典型的成员最具原型性(prototypicality),与边缘成员之间存在等级差异。(3)范畴的边界不明确,相邻范畴之间的界限往往较模糊,其边缘成员之间也常常相互渗透或交叉。原型成员最大限度地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原型成员,而边缘成员则恰好相反,边缘成员拥有较少的与同一范畴内的成员相同的属性,而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共有一部分属性。(4)实体的范畴化典型性评估不仅仅涉及到属性的计算,更涉及到完形感知(gestalt perception)这一心理过程,即通过事物各部件之间的比例、造型及整体感觉来评估各成员在某一范畴中的典型性。上述要点中,(4)是最关键的内容,是我们对原型认知的心理基础[3]36。

二、一词多义和词汇的多义化

一词多义(polysemy)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Lyons(1970,转引自吴为善)将一词多义解释为“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例如,英语中的“book”一词,既可以用作名词,表示“书”,也可以用作动词,表示“预定”。简单地说,就是同一个词形,可能会拥有多种意义。然而,这些意义并不是任意出现的,义项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联系。认知语言学认为,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一种“有动因的规约”(motivated conventions)[3]25。

在多义词的语义范畴中,原型义项会派生出许多非典型义项,这些派生出来的词义则演变为进一步派生出其他边缘义项的典型义项[4]。这种词义扩展的模式主要有两种:放射型(radiation)和连锁型(concatenation)。放射型词义扩展指词义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如光芒一般从中心向四周放射出去,派生出许多其他意义。这些派生出的词义与原型意义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5]228。例如,英语中的“cling”一词,其原型意义为“粘着,紧紧抓住”,在多义化过程中,围绕这一原型意义,又放射出如“贴近,靠近”“坚持,忠于”以及“依附”等多种其他意义[6]。连锁型词义扩展指一个词从其原型意义出发,派生出第二个意义,再由第二个意义派生出第三个意义,以此类推,如同连锁反应一般,最后产生的意义与原型意义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5]例如,英语中的candidate的词义演变如下:穿白衣的人→穿白衣谋求官职的人→谋求官职的人→候选人。王寅(2001)还指出,词义在发生变化时,有可能既有放射型,又有连锁型[5]229。例如,英语中的board一词的词义演变如下。

总之,多义词的演变往往基于原型意义展开,通过放射型、连锁型等不同方式来实现,衍生出的派生义项有的和原型意义联系较紧密,有的则与原型意义区别较大。

三、从原型理论看“水”的多义化

水是生命之源。汉语中的“水”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水”有以下几种义项。

(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

(2)指河流,如汉水、淮水。

(3)指江、河、湖、海、洋,如水陆交通、水旱码头等。

(4)指稀的汁,如墨水、药水等。

(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如贴水、汇水、外水等。

(6)量词,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如: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

(7)姓。[7]1218

从这几个义项中,不难发现,“水”一词的原型义项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它描绘的是“水”这一物质的本质特点,最具典型性,位于语义范畴的中心位置。由原型义项衍生出的两个基本义项分别为“液体”(义项4)和“水域、水体”(义项2和3)。由这两个基本义项,又衍生出“水”的更多涵义,由此形成了“水”的多义化。

“水”作为“液体”,可以进一步引申出“汁液”和“体液”。墨水、药水、茶水、酒水等中的“水”,均属于“汁液”的范畴;而泪水、汗水、羊水等中的“水”,则属于“体液”的范畴。

“水”作为“水域、水体”时,一般指的是江、河、湖、海、洋等,其引申出的涵义更加复杂多样,此处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范畴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水域、水体”作为实体,具有某些实体的属性,因而这一范畴可细化为“深度”“清”“温度”“色泽”“动态”以及“力量”等。根据这几种分类,笔者在此结合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1.水的“深度”

水域和水体深浅不一,深水中的情况会更加复杂,更加危险。

(1) 若涉渊水“渊水”为深潭之水,潭水深不可测,潭下也许正隐藏着未知的危险,因而“若涉渊水”常常用以比喻处境困难。

(2) 中国共产党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深受咱老百姓的爱戴。

这里的“水深火热”一词,用来形容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正是体现了“深水”喻“险境”这一涵义。

(3) 娱乐圈的水很深。

演艺圈看似光鲜亮丽,实则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规则。许多演艺明星的成长也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用“水很深”一词来形容这个圈子再贴切不过,它巧妙地体现了演艺界情况复杂,存在诸多的阴暗面。

2.水的“清浊”

自然界中的水有清有浊,不同程度的清浊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在不同的语境中,水的清浊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1) 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不想让你趟这趟浑水。

“浑水”此处比喻“麻烦”。“趟浑水”意为主动或者被动地卷入麻烦中去。当水很浑浊时,水中的情形就会变得不明朗,可能会比较复杂,因而“浑水”用来指“麻烦”。

(2)这小姑娘有一双又大又水灵的眼睛。

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澄澈的水给人以美的感受。

“水灵”和“水汪汪”,通过水的特点,体现了眼睛的清澈和明亮。

(3) 他自上任以来,一廉如水,心系百姓,很快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

水的洁净透明,与人们推崇的洁身自好的道德品格不谋而合。“一廉如水”体现的是为官清廉,像流水一样清洁。“水”在此处喻指人的品格。

3.水的“温度”

水是有温度的,适宜的水温才是让人最舒服的温度。

(1)我没有告诉他我的计划,怕他泼冷水。

“泼冷水”这一熟语十分生动,在他人兴致正高的时候,若向他人泼一盆冷水,势必会让他人扫兴。“泼冷水”喻指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

(2)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个人过得是否幸福,只有自己清楚,就如同我们喝水一样,水温适不适合,也只有自己知道。适宜的水温就是恰到好处的幸福。这个说法非常形象,将生活中对“水”的实际体验与抽象的“幸福”相联系,通俗易懂,寓意深远。

4.水的“色泽”

汉语中的“水”也具有颜色的意义,产生了诸如“青山绿水”“白山黑水”“碧水蓝天”等词语,还有一些诗句中也赋予了“水”颜色的意义,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等,表现了“水”的澄澈。

5. 水的“动态”

水具有流动性,是运动的象征,这一点在汉语中多有体现。水的动态特征引申出的涵义较为丰富,如“交通”“时间”“金钱”以及“品行”等。

(1) 春节期间,大街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这位大明星刚一现身,便被记者和粉丝们围得水泄不通。

水的流动和大街上车辆的来来往往十分相似,因而这里用“水”喻交通。

(2)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又要开学了。

青春似水流年,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孔子曾站在河岸上,俯瞰河川里的流水,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以“流水”喻“时光”,感慨时光易逝,劝诫世人要珍惜时间。现在,将“水”比作“时间”,已经成为“水”的一个常用的隐喻了。

(3) 她的儿子花钱如流水,为此她十分苦恼。

由于在人们的各种交易中,金钱具有流动性来实现商品的购买和消费等,因此“水”在某种意义上和金钱具有相关性,例如“薪水”“流水账”等。

(4)他看上去不太聪明,但真正懂他的人会知道他是个静水流深的人。

学习和处事只有心如止水,摒弃杂念,才能做得更加完美。

虽然水具有流动性,但静止的水也有其丰富的内涵。“静水流深”指的是表面平静的水底下隐藏着很深的水下世界,经常用来喻指那些表面不声不响的人却蕴藏着大智慧。“心如止水”意指心里平静得如同静止的水一般,形容人坚持信念,不受外界的影响。两个成语均以平静的水来喻指人的“品性”,象征着为人处事不张扬和坚持信念不动摇的品格。

(5)这个女孩温柔似水,很招人喜欢。

他生平最讨厌水性杨花的女人了。

“水”在文学作品里,常常用来指代女子。“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经典名言。“柔情似水”形容的是女子性情十分温柔,而“水性杨花”则强调水的易变,形容女子在感情上不专一,两者都用来喻指女子的性格特点。

6.水的“力量”

水是有力量的,生活中有“水能”“水力发电”等,汉语中也有“洪水猛兽”“水漫金山”等表达,这些都反映了水的力量。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水滴的力量虽小,但是日积月累,再小的水滴也能积聚巨大的能量,“积水成渊”和“水滴石穿”都体现了水的力量性。

(2)“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建议《实话实说》的编导及崔主持能大胆地制作一期这样的节目,让那些污吏们听一听百姓的呼声,让各级政府官员听一听百姓的真言。” —李惠珍《选择话题,直面焦点》

水能载船航行,也能将船掀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着统治者或国家政权的命运。此处“水”喻指百姓,百姓的力量不容小觑,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上述分析表明,由“水”引申出的义项基本是由“水”的特点扩展而来,如深度、温度、动态等,这些派生义项围绕原型义项“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扩展开来,因此形成了水的范畴化。当然,水除了具有名词的语义范畴之外,还具有形容词和动词的语义,如“水货”中的“水”意指形容词的意义“劣质的”,而“他会水”中的“水”则意为动词意义“游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涌现出一些新的词汇,它们大大地丰富了水的语义内涵。例如,“水母族”一词,形容那些学历、证书、资历等信息掺杂“水分”的人。还有“潜水”“灌水”以及“水军”等新词,均与网络有关,分别指的是在论坛里只看帖子不回复、向论坛中发大量无意义的帖子以及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的网络人员。这些新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使得“水”的涵义更具有时代特征。

四、多义词教学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词汇好比是搭建语言大厦的砖石,因而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也同样处于基础地位。不管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都非常常见。因此,加强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和运用也成为词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基于原型理论的视角,笔者认为,在多义词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重视学生对词语原型意义的理解。学生在对词语原型意义的理解十分透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挖掘词语的派生意义。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从词语原型意义到派生意义的语义扩展的理据分析,清楚地建立词语原型意义和派生意义之间的联系框架,以培养学生形成由原型意义向外扩展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在了解词语原型意义的基础上推导其派生意义。此外,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对各个派生意义进行讲解。在语境中学习,学生对各个派生义项的理解会更深刻,记忆也更加牢固。

结语

本文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上,对多义词“水”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研究发现,水的语义扩展是基于水作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这一原型义项来展开的,其派生义项则基本是根据水的深度、浊度、温度、色泽、动态和力量这些特点衍生而来。本研究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在进行多义词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词语原型意义的挖掘,着重培养学生从原型意义向外扩展的思维方式,并且结合语境,加深学生对多义词的派生意义的理解,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多义词。

[1]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梁彩琳, 石文博. 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外语学刊, 2010 (5).

[3]吴为善.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4]徐颖, 钟小佩.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多义词语义扩展理据分析—以形容词“high”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 31(10).

[5]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谢志辉.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J]. 长沙大学学报, 2011, 25(1).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ACaseStudyoftheChinesePolysemousWord“Shui”fromthePerspectiveofPrototypeTheory

Xiong Y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Shui” (water) is abundant. The word “Shui” not only refers to the colorless and odorless liquid in nature, but also refers to water bo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lysemy of “Shui” based on the prototypical meaning and categorization of the word. With the focus on the meaning of “Shui” as “water body”, this paper aims to give a bett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lysemy process of the word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thus assis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polysemous words.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 theory; polysemy; Shui; vocabulary teaching

ClassNo.:H03DocumentMark:A

宋瑞斌)

熊瑶,在读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2096-3874(2017)12-0151-05

H03

A

猜你喜欢

多义词多义义项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中、英多义词的翻译识别劣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锦瑟》赏析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