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7-12-22温建东王丽芳肖林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口服药包机服药

温建东 王丽芳 肖林林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温建东 王丽芳 肖林林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探讨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出院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对照组采用口服药整合发药,两组均获得为期2个月的3次随访,随访时调查患者使用意愿;采用生物鉴定法、计量用药数量法及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用药安全性(变质、重复服药、误服)及服药依从性(漏服、不按时服用)。结果两组均没有检测出变质药物,两组误服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重复服药、漏服、不按时服用频率较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使用意愿高(P<0.05)。结论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经过重复包装不仅不会导致药品变质,而且此种发药方式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

单剂量包装发药;冠心病;安全性;依从性

根据规定〔1〕,本院采购了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并实行单剂量调剂(UDDS)发药〔2〕。因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服药和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的特点,针对药品经过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再次分装品质是否能够得到把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专门观察了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6月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55例出院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年龄65~74〔平均(70.1±3.3)〕岁,对照组年龄65~75〔平均(70.6±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老年冠心病患者。(2)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3)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中途失访者。(2)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人。

1.2方法 (1)对照组采用口服药整合发药,药房按照医生处方将口服药整合发放至患者,并在包装表面注明用药剂量、时间、方式。(2)观察组根据规定〔1,2〕,采用口服药单剂量调剂(UDDS)包装发药,设备采用汤山YS-CS系列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型号:400FDSⅡ,并配置打印机1台、包药纸、碳带。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由计算机系统、传递系统和储药系统组成。 储药系统由多个存有单一品种规格的棕色药盒组成;传递系统由漏斗、分药阀、色带、药袋薄膜、热封装置和传递系统组成。(3)全自动药品分包机与医院内医生电脑HIS系统实现连接,并读取处方数据,通过连接接受医嘱及处方。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后对系统进行口服药单剂量包装操作,系统发出指令全自动药品分包机会弹出药盒,自动调配好药品并进行单剂量分包。包装上标注患者姓名,适应证,服用时间,服药方式,服用剂量、分包装时间、注意事项,将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至患者。 (4)管理制度:①药师审核处方应重点审核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的正确性及给药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滥用药物和配伍禁忌的情况,严格按照口服药品标签逐条调配,如有疑问向医师提出调整建议,确认无误后方可调配药剂;在调配药剂时应双人复核,避免差错;调配完成后及时清场,避免交叉污染;药师应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检测含量(效价或活性),性状和有效日期,劣药应登记制表上报,经上级批准后报废处理;建立差错事故记录表和建立差错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发生重大差错事故或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向上级报告。②在口服药整合发药模式下,药品是以整盒或整瓶发出,药盒上都印上有效期,而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单剂量调配模式下,药品会被摆放置药盒,这样会导致一些药品的批号和有效期丢失,无法识别的情况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电脑系统录入药盒内药品的批号和有效期,在录入时仔细核对口服药批号和有效期,这样可以避免分包药品批号和有效期不明的问题,降低事故的发生率。(5)两组患者均获得为期2个月的3次随访,随访时调查患者使用意愿;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漏服、重复服药、误服、按时服用的情况;对于经过分包装及盒装的药品是否存在变质,首先准备标准样品,以肉眼观察的方式对药品物理性状进行对照观察,存在异样的药品经镊子钳放置样品袋带回化验室做相关检验。

1.3检测标准 计量用药数量法〔3〕:统计医生开具的处方,盘点剩余药物数量并统计;生物鉴定法〔4〕:收集样本做药物定性及药物活性检测,根据医生开具处方,推断服药时间、服药剂量、服药类型或未服药;液相色谱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药品性状进行鉴别。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药物变质、重复服药、误服、漏服、不按时服用频率比较 观察组有效次数90次,对照组75次,两组均没有检测出变质药物,两组误服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重复服药、漏服、不按时服用频率较观察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药物、重复服药、误服、漏服、不按时服用频率比较〔n(%)〕

2.2两组使用意愿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使用意愿高〔62.2%(56/90) vs 9.3%(7/75),χ2=48.481,P<0.05〕;观察组不表示次数〔34次(37.7%)〕与对照组〔68次(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24,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5〕,需要长期服药。譬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调血脂药物,需要终生服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心脏收缩力、抑制交感神经而起到减少心脏耗氧量而起到保护心脏的药物,只要没有禁忌证也应该长期服用,暂时没有其他治疗方法能有效代替〔6〕。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药品从原料至成品药销售,我国都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在药房应用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可以降低人为疏忽造成的事故〔8〕,同时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可以摆放几十种抽屉式储药盒及打印封条;每个储药盒因药品形状及大小不一,可以容纳几百上千颗药物,并在需要取药时一次性无菌密闭分装,减少传统手工分装造成的物品交叉污染〔9〕。本研究结果表明,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能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其中包括减少重复服药、漏服、不按时服用的频次,但不会因为药品经过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分装而导致药品变质;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患者的使用意愿更高。有研究表明,多数人记忆衰退从20~30岁数开始,从生理学的角度解析,人在此时脑容量已经达到顶峰,并开始缓慢下降;尤其是海马体脑内的性激素水平及血流量开始呈线性下降,同时工作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及信息处理的速度呈线性下降。但通常会在60~70岁时才会察觉到,表现出记事情,学习新事物出现困难〔10〕。药师的责任是确保患者用药正确和用药安全,交代药品的注意事项和监督患者用药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本院采购的全自动药品分包机与医院内医生电脑通过HIS系统实现连接,利用电子审核系统对处方再次审核,双人复核,减少用药错误处方的流出,减少重复服药、误服、漏服的情况发生,发药药师根据处方信息向患者进行用法交待,合适的用药交待有助避免患者用药错误,也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11〕。自动化的技术替代了药师的部分工作,可以防止人为疏忽所导致的发药错误,缩短了药师核对和包药的时间,大大降低了药房的工作量,以便于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对方面,改变以往手写的方式,采用规范格式机器打印,能改善标签或包装上的用药浓度指示不明确、药品命名不当、剂量计算不准确、处方中使用不当的缩略语、手写字迹难辨认、标签有误的问题。因此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简单明了,易于记忆,方便服用,同时能保证剂量准确以提高老龄冠心病患者的使用意愿,从而提高老龄冠心病患者的服药安全性以及服药依从性;且规范化的操作方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减少事故发生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服药安全性。应注意的问题是:患者的处方疗程不宜过长,以免因患者病情转归,需要减量、加量或换处方,造成浪费;单剂量包装发药不适用于药物彼此间有配伍禁忌,需要服药时间间隔的情况下使用。

1李祥元.立足等级医院新标准 推进医院管理科学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4):60-2.

2Fontan JE,Maneglier V,Nguyen VX,etal.Medication errors in hospital:computerized unit dose drug dispensing system versus ward stock distribution system〔J〕.Pharm World Sci,2003;25(3):112-7.

3沈爱宗,梁炫赫.1979~2003年用药依从性文献计量学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63-6.

4关 皎.药物代谢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1):58-61.

5刘晓霞,杨 静,韩如智.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8):2082-4.

6胡平成,陈小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3):1483-5.

7王国瑞.论我国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优化与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7):51-3.

8王带媚,吴琼诗.医院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差错分析及对策〔J〕.淮海医药,2014;32(2):182-3.

9刘 俊.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门诊药房的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6):1302-3.

10Park DC,Lautenschlager G,Hedden T,etal.Models of visuospatial and verbal memory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J〕.Psychol Aging,2002;17(2):299.

11顾 荔.门诊药师做好发药交代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5):89-90.

R942

A

1005-9202(2017)23-584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3.042

王丽芳(1981-),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院药事管理研究。

温建东(1975-),男,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研究。

〔2017-04-11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口服药包机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中心摆药的效果评价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备用口服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疫情下的包机生意——一张票18万,需求排到月底
浙江:外来务工人员免费乘包机返岗复工
标准化口服药发放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