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教育视阈下中小学家校协同供给侧改革探析

2017-12-21王库吴少平

中小学德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场域家校学习者

王库+++吴少平

摘 要

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具有现代性公民的全人教育。自主性、选择性、协同性、多元性是未来教育的基本要素与特征。从未来教育的视阈审视目前中小学家校协同供需矛盾發现,存在着主体、目标、内容、场域等方面协同的现实困境,亟需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逻辑突破口,提升中小学家校协同的主体互动性、目标相融性、内容统一性、场域系统性,以保障未来教育供给的效率与质量。

关 键 词

未来教育;家校协同;供给侧改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1]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变革的价值指引,推动着未来的教育变革。在一项家长如何行使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调查中,43.2%的家长认为应该与教师合作,共同教育;28.4%的家长认为应该提出自己的建议;27.9%的家长认为应该参与学校教学与管理。调查总体显示,99.5%的家长希望在子女的教育中行使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2]可见,家校协同的教育认识正不断深入。

一、家校协同是应对未来教育的价值向度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关注未来变革,还要反思当前遇到的问题,未来教育既要个性化也要公平化,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1.0版是为学生提供升学通道,通过课堂教育为学生储备升学所需要的对口知识;2.0版通过扩展课程覆盖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未来的3.0版则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私人定制,根据教育大数据来规划学生专属的发展路线。”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表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不断改变教育的形态,教师将从台前走向幕后,从演员变成导演和制片人,学生将成为舞台的中心和课堂的主人。[4]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具有现代性公民的全人教育。每一位学生都将是独立公民,教育的意义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全球教育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推动着教育面向未来的深刻变革。

未来教育是独特的教育、个性的教育、精准的教育、共治的教育,自主性、选择性、协同性、多元性是未来教育的基本要素与特征。自主性要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教育地位上具有平等性与独立性,具有根据学习者自身的独特发展开展教育的权利与接受教育的权利。选择性要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可以根据学习者自身的独特发展选择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协同性要求多元的教育者在教育的系统场域中与被教育者以合作、分享、善治的方式实现未来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多元性要求未来教育是独特的教育、个性的教育、精准的教育,对学习者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是可选择的多元性的,对学习者的发展评价是可分层的多元性的,而非成绩决定一切。未来教育旨在培养现代性公民,关注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性,未来教育的供给变革需要深入到被教育者个体承载的教育时空场域中,以独特的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全域的教育生态,未来教育的价值复合性、场域复杂性决定未来教育必须是共治的教育,需要在全人教育的生态场域下实现合作、分享与善治。

当今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未来教育依然深受物质世界的影响,甚至要受到物质主义价值倾向的碰撞与冲击。Richins和Dawson认为,物质主义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倾向。[5]物质主义对教育的价值导向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冲突,这些碰撞与冲突都可能使孩子们的信念、价值观和理想呈现出多变性、复杂性、多元性、支离破碎、充满矛盾和冲突。[6]鉴于每一位学生生命场域的独特性,教育内生的深刻复杂性,教育不再是单一主体能够独立胜任的事务,而是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尤其表现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大生态系统中,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需要在深层价值观和教育信念上紧密沟通并达成默契。未来教育的新变革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重新思考,教育如何适应未来世界人才需求的机遇与挑战,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学校教育变革的实践范式开始从重点追求学校内部效能,逐步转向对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公众和利益相关者责任、需要和期望的关注。[7]家庭教育从教育场域的旁观者进入到教育场域的中心场,应对未来教育的变革,开始深入到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全面发展。[8]面对未来教育的价值复合性、场域复杂性,教育的协同与融合比任何时候都迫切。

二、未来教育变革视阈下家校协同的现实困境

目前,尽管中小学家校协同的重要性已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但“教师不敢管,家长不舍得管,外人不方便管”的教育现象还普遍存在,学校和家庭均陷入“教育功能失灵”的困境:家庭或学校在促进儿童发展过程中因资源匮乏、条件所限等因素而导致教育功能减弱、成效下降,该现象反映出家庭和学校彼此封闭、独立运行、缺乏协同的状况。[9]

(一)家校主体协同困境

目前,中小学家校主体协同困境明显:一方面,各教育主体的角色期待依然依赖于传统,未能突破特定教育场域的边界,对教育场域的生态体系涉入不足;另一方面,主体间的教育整合理念与教育实践普遍缺乏,教师与家长因教育理念与教育追寻的不同而互不理解,难以协同的情况普遍存在。研究发现,家校协同时教师与家长存在非常显著的态度差异,教师主观上认为家长应该在参与活动中发挥更为重要的、更为积极的作用,而家长主观上则认为自身在参与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有限。家长与教师在参与活动两端的态度差异构成了家校合作实践的障碍所在。[10]杨启光研究发现,教师不愿实施家校协同,认为是对自己专业地位与专业能力的威胁,原因包括:教师觉得家长参与家校协同组织繁琐,亲师交流活动、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活动、交换学生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专业威胁,家长毫无准备、征兆地参与会干扰教师的正常工作,降低教师的工作效率,家长的唠叨、不公平要求以及他们缺乏对教师专业的尊重,更会对教师成长产生消极影响。[11]

(二)家校目标协同困境

教育目标是实施教育的导向与指引,引导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主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相对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完善的标准体系,教育教学目标、质量标准具有一定客观规定性。与学校教育明确的培养目标相比,家庭教育的培养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目标定位具有较大的独特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协同困境多体现在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矛盾中。学校教育承担着对全体学生的教育任务,倾向于追求基于标准的共性目标;家庭教育建立在个体子女的基础之上,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目标。教育实然状态下共性与个性目标追求困境,导致家校协同中的逻辑起点具有较大差异性。endprint

(三)家校内容协同困境

学校教育重点在于知识与能力教育,而家庭教育则对个体价值观、人格品质培养具有更加深刻的影响,重点在于生活教育。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基于课程的标准依托于课程的载体呈现,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课程设置、实施、评价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使用标准的课程评价。家庭教育往往不具有标准性的教育课程,教育内容基于生活场域具有较大的突发性、情境性,多基于道德、礼仪的价值评价。近期,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12]目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仍具有明显的特定教育场域的特点,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渗透与融合不足,家长很多时候成为学生作业本签字的人,而非教育内容制定的参与者,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亟需家校协同的有效推进。

(四)家校场域协同困境

教育具有场域性,当前教育的场域以固定的场所为载体而形成,具有静态性。未来教育视阈下教育场域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形成,具有动态性。传统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场域是彼此封闭、独立运行、缺乏协同的,比如学校场域具有特定独特时空,场域的时间特性限定在学校的教学时间,场域的空间特性限定在特定的学校范围内。学校教育场域与家庭教育场域在时间与空间的特性下相互独立,家庭即家庭、学校即学校。由于教育场域的分割,学习者在不同的教育时空中接触不同的教育认知、教育情感与教育体验,导致教育场域的生态体系无形中被分割,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一贯性受到极大影响。

三、未来教育变革视阈下家校协同供给侧改革探索

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以国家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元需求为根本,以结构调整为路径对教育供给的系统变革。[13]未来教育要求实现多主体的协同互动、教育目标的相融性、教育内容的统一性、教育场域的系统性。为此,亟需在未来教育视阈下,通过教育供给结构改革,推动家校协同的实效不断提升。

(一)以共同治理为牵引,实现家校协同主体互动性

共同治理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家校协同亟需在供给主体端实现家校协同的主体互动性。家校协同的主体互动性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把人才培养作为家校的根本性任务。以此为基础,重构家长、教师、学生的教育角色,建立以信任为起点的主体互动,使每个教育主体都成为教育的主角,实现在系统的教育场域下和谐共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施的“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项目可以为中小学家校协同提供借鉴:把教育的意义带入生活的场景,用生活的场景承载知识教育的内化;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主要是:鼓励、倾听、反应、赞扬、指导、支撑服务与讨论。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作为参与者、指导者与协助者,为家庭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技巧,鼓励父母与他们的孩子在一起谈话并且一起互动。[14]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现家校协同目标相融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价值纲领,也是教育目标的基本性元认知,突围家校协同的目标困境,在教育供给变革端亟需教育目标元认知,即立德树人的价值回归。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应跳出狭隘的视野,转变现实教育中的功利性、工具性、物质性教育短视,探寻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属性,以学习者为中心,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源,培养适应未来具有现代性的全人。立德树人的元认知回归,是回归教育的教育,更是教育回归的回归,从而实现家校协同目标的一致性与相融性。

(三)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实现家校协同内容统一性

未来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本变革单一知识性教育以应对未来教育的挑战。近期,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开展、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要求将有利于实践性知识的培养,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未来教育是选择性教育,可以以项目教学为依托,实现项目式学习,项目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依据学习者独特的学习需求而量身定做,借助信息化手段与平台,跨越分割的传统教育场域,实现家校协同的目标相融性、主体协同的互动性,推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传统角色的深度变革。而教师则要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学习的陪伴者、动力的激发者、情感的呵护者。教师的主要角色将是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陪伴者。

(四)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家校协同场域系统性

未来教育学习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与生活分隔开的单独行为,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沉浸式学习。教育是一个生态过程,知识与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碎片化、孤岛化,教育场域的隔离与认知发展、情绪感知、社交能力互联生活与非互联生活从传统灌输式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15]在未来教育变革下,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无需考虑教育场域的时空限制,教育供给亟需以学习者为中心,突破学校与家庭的场域隔离,融通学校与家庭的不同场域,形成系统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动态系统场域。教师、家长、学生凝聚为统一的教育共同体,在系统场域下实施精准教育。

畅想未来教育,家校协同应努力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项目学习为载体、以共同治理为牵引实现场域系統性、目标相融性、内容统一性、主体互动性,以保障未来教育供给的效率与质量。发展性、主体性、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整体性、生活化等逻辑,成为现代学校的主要选择,并在不同阶段得以体现。[16]未来教育将推动每个人的教育梦想不断深入前进。

参考文献:

[1]金哲民.当代校长的职责与使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277.

[2][7][11]杨启光.学校教育变革中的家庭参与问题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5:117,1,106.

[3][4]熊旭,王松.未来教育既要个性化也要公平化[EB/OL].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7/1030/c367001-29616777.html,2017-11-30

[5]Richins,M.L.,&Dawson,S.A.A Consumer Values Orientation for Materialism and Its Measurement: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2(19):303-316.

[6][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8]李丽.家长参与及其与学生动机、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9.

[9][10]张建卫.家长参与:家校协同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120.

[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材〔2017〕4号:2017-09-27.

[13]王库,肖静,刘彦均.学校德育体系整体建构供给侧改革探析[J].中小学德育,2017(10):29-32.

[14]杨启光,刘秀芳.美国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学校作业项目(TIPS)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32-34.

[15]朱许强.个性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教师教育论坛,2017(3):38-43.

[16]张治,李永智.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7(8):40-49.

责任编辑 徐向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场域家校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查无此人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