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产、优质、抗病亚麻新品种“内亚九号”的选育

2017-12-21高凤云张辉贾霄云周宇斯钦巴特尔伊六喜陈明哲

中国麻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张辉亚麻酸胡麻

高凤云,张辉,贾霄云,周宇,斯钦巴特尔,伊六喜,陈明哲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2.锡林郭勒盟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太仆寺旗027000)

丰产、优质、抗病亚麻新品种“内亚九号”的选育

高凤云1,张辉1,贾霄云1,周宇1,斯钦巴特尔1,伊六喜1,陈明哲2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2.锡林郭勒盟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太仆寺旗027000)

“内亚九号”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亚麻课题组采用轮回选择法选育而成的亚麻新品种。父本为南选、德国三号、美国高油、加拿大18L,母本为核不育两用材料H532N[(78N-20)×五寨]。201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13年通过全国胡麻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生育期90~105 d,为中早熟型;品质优,亚麻酸含量50.43%~52.15%,含油率43.69%~44.60%;中抗枯萎病;适应性强,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南麓中等肥力水地、阴山北麓旱坡地以及周边同等土壤气候条件的地区种植。

亚麻;内亚九号;品种选育

亚麻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亚麻主产区之一。目前的播种面积为67000 hm2左右,约占全国的23%,总产量占全国的25%左右。由于亚麻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瘠等特点,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亚麻籽营养丰富,其中富含的α~亚麻酸是ω~3型脂肪酸的母体,为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降压、抗癌等作用,可以改善脑血管,预防过敏性疾病。缺乏α~亚麻酸将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目前生产中推广的“轮选一号”、“轮选2号”亚麻品种的α~亚麻酸含量较低,未达到50%,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故亟需开展高α~亚麻酸含量,同时抗病、高产的优质、专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丰产、优质、抗病亚麻新品种“内亚九号”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亚麻课题组采用轮回选择法选育而成。参加了第十轮全国胡麻联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号:蒙认麻2012001号);2013年通过全国胡麻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号:国品鉴胡麻2013001)。该品种属油纤兼用类型,生育期90~105 d,为中早熟型品种。产量平均为2103.15 kg/hm2。亚麻酸含量为50.43%~52.15%,含油率为43.69%~44.60%,中抗枯萎病。丰产、优质、抗病亚麻新品种“内亚九号”的选育,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同时可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加工专用品种,对促进内蒙古自治区亚麻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选育目标及方法

1.1 选育目标

选育丰产性能好,品质优,即含油率>42%,α~亚麻酸含量>50%,抗枯萎病,适宜水旱地种植的加工专用优质新品种。

1.2 选育方法

利用轮回选择法选育新品种,选育过程见图1。

图1 内亚九号选育系谱图Fig.1 Breeding pedigreemap of“Neiya No.9”

1.2.1 亲本选择及杂交

于1988年对显性核不育亚麻成对材料进行回交转育,于1992年选育出了丰产性能好、抗病性差的核不育两用材料H532N[(78N-20)×五寨]。以核不育材料H532N做母本,选择极早熟矮杆品种“南选”、高油品种“德国三号”、“美国高油”和加拿大高亚麻酸含量品种“加拿大18L”为父本,分别配制杂交组合。

1.2.2 建立轮选群体

将4个组合的F1混播在隔离区内,互交三次,第三次互交后代全部种在病圃,同时进行含油率和亚麻酸含量的测试分析,选择抗性较强、植株较矮、含油率>42%、亚麻酸含量>50%的不育株,与可育株组成高产、优质基础群体LkC0,采用改良的半姊妹法进行轮选。

1.3 抗病性鉴定

从1994年建立LkC0基础群体开始,经过3年的轮选,建立起LkC1、LkC2、LkC3轮选群体。1998年对各轮选群体进行抗病鉴定,将轮选群体LkC0、LkC1、LkC2、LkC3和抗病品种天亚六号、高感品种内亚二号种在病圃内,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在苗期、成熟期进行病害调查,依据各群体的平均死苗率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轮选群体抗枯萎病鉴定Tab.1 Fusarium wil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for round selection population

由表1可知,经过三轮选择,群体的平均死苗率明显减少。与基础群体相比,各轮选群体的死苗率均有所下降,抗病性由原来的中感经轮选后提高为中抗,表明每一轮选择的增益是显著的。

1.4 产量鉴定

1998年对轮选后代开始衍生可育株的利用,在Lkc3群体中选择出“轮选3号”单株材料,于2005年筛选出了丰产性好、抗病、含油率高的新品系“轮选3号”。2009~2010年参加全国胡麻联合区域试验,进行多点异地试验鉴定。2011年参加全国胡麻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蒙认麻2012001号);2013年8月通过全国胡麻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号为:国品鉴胡麻2013001)。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状

该品种属油纤兼用类型,生育期90~105 d,为中早熟型。株高59.81 cm左右,工艺长度35.90 cm,全株有效蒴果数16~24个,主茎分枝4~5个,花蓝色,籽粒褐色,千粒重6.0 g左右,生长整齐,成熟一致,落黄好,不贪青。适宜水旱地种植。

2.2 品质性状

“内亚九号”的品质优。品质性状主要指含油率和亚麻酸含量(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内亚九号”的含油率为43.69%~44.60%,超对照“陇亚八号”3.25~4.30个百分点;亚麻酸含量为50.43%~52.15%,超对照“陇亚八号”0.55~0.63个百分点。

表2 “内亚九号”含油率和亚麻酸含量(%)Tab.2 Oil content and linolenic acid content of“Neiya No.9”(%)

2.3 枯萎病抗病性鉴定

抗病鉴定(见表3)采用的方法是:将供试品种种在亚麻重病圃内(连作30年的病圃),按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份材料种5行,并在发病期取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

抗枯萎程度按总枯死率(N)值大小可划分为4个级别:1级,高抗(HR),N≤5%;2级,中抗(MR),5% < N≤20%;3级,中感(MS),20% < N≤50%;4级,高感(HS),N>50%。

N(%)=3次调查枯死株总数/总株数×100%

表3 “内亚九号”枞形期—黄熟期对枯萎病的抗性调查Tab.3 Investigation of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of“Neiya No.9”-shaped fir green ripe stage

从表3可以看出,“内亚九号”枞形期—黄熟期平均枯死率为10.34%,在5%<N≤20%范围内,属于2级抗病,中抗枯萎病。

2.4 产量性状

2.4.1 全国胡麻联合区域试验

2009~2010年参加全国胡麻品种联合区试,试验点为华北、西北6省区的13个单位共25个试验点(2010年1试验点报废),“内亚九号”平均产量2103.15 kg/hm2,比对照“陇亚八号”(1841.25 kg/hm2)增产12.45%,在参试的10个品种中产量居第一位。两年25个试验点中,有21个试验点产量超过对照“陇亚八号”(见表4)。

表4 “内亚九号”在全国胡麻联合区域试验中产量(kg/hm2)Tab.4 Yield in the national tests of“Neiya No.9”(kg/hm2)

2.4.2 全国胡麻生产试验

2011年“内亚九号”参加全国胡麻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见表5,12个试验点中有11个试验点增产,平均折合产量2022.15 kg/hm2,居第一位。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试验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科所平地泉试验点、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兰州试验点、甘肃省张掖市农科院张掖试验点、甘肃省定西市旱农中心西寨油料站试验点、宁夏固原农科所固原试验点、宁夏西吉县种子管理站西吉试验点、宁夏隆德县种子管理站隆德试验点、新疆伊犁州农科所伊犁州试验点、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张北试验点、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所大同试验点11个试验点中,以“陇亚八号”为对照,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3.93%;在宁夏固原试验点,表现为比当地主推品种“宁亚14号”增产61.85%。12个试验点中有11个试验点增产,1个试验点减产,说明“内亚九号”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

表5 “内亚九号”在全国胡麻生产试验中产量(kg/hm2)Tab.5 Yield in the national production tests of“Neiya No.9”(kg/hm2)

2.5 栽培技术要点

表土层解冻5~10 cm为播种适期。阴山南麓4月中下旬播种,播量52.5~60.0 kg/hm2,保苗450~600万株/hm2;阴山北麓5月上旬播种,播量 37.5~45.0 kg/hm2,保苗 375~450万株/hm2。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第一水要早浇,一般要掌握在枞形期到快速生长期之间。

2.6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南麓中等肥力水地、阴山北麓旱坡地以及周边同等土壤气候条件的地区种植。适宜温度范围≥10℃,年积温1800~3200℃。

[1]张辉,曲文祥,李书田.内蒙古特色作物[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邱鹏程,王四旺,王剑波,等.亚麻酸的资源研究及其应用前景[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760-762.

[3]张辉,丁维,王宜林.显性核不育亚麻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初报[J].华北农学报1996,11(2):38-42.

[4]陈鸿山,王宜林,张辉,等.核不育亚麻的研究及利用[J].北方农业学报,1989(3):1-2.

[5]张 辉,贾霄云,任龙梅,等.丰产、优质、抗病油用亚麻品种“轮选一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2,34(2):57-59.

[6]张辉,贾霄云,任龙梅,等.优质、高产、抗病胡麻新品种“轮选2号”的选育及其应用[J].北方农业学报,2012(1):105-106.

[7]关凤芝,路颖,宋宪友,等.黑亚16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06,28(6):289-29.

[8]李爱荣,米君,曲志华,等.高产抗病油用亚麻新品种坝亚12号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0,32(3):125-127.

[9]张金.丰产早熟抗病亚麻新品种天亚8号的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3):18-20.

[10]张辉,贾霄云,任龙梅,等.亚麻加工专用品种内亚六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12(5):194-196.

Breeding of New Flax Cultivar“Neiya NO.9”with High-yield,High-quality,and Disease-resistantance

GAO Fengyun1,ZHANG Hui1,JIA Xiaoyun1,ZHOU Yu1,SIQIN Bateer1,YILiuxi1,CHEN Mingzhe2
(1.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Hohhot010031,China;2.Xilinguole M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Taibus Banner,Inner Mongolia 027000,China)

New flax cultivar-“Neiya No.9”was bred by recurrent selection method,taking nuclear sterility dual-usematerial flax H532N[(78N-20)×Wuzhai]as female parent and South,Germany No.3,US high oil,Canada 18L as male parents.It was certificated b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12 and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Linseed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13.Its growth period was 90~105 days,linolenic acid content50.43%~52.15%,oil content43.69% ~44.60%.It was resistant to wilt,widely adaptable and suitable to grow with middle fertility in the area of south foot,arid hillside in north foot of the Yinshanmountain of Inner Mongolia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of similar soil and climate conditions.

flax;Neiya No.9;breeding cultivar

S563.2

A

1671-3532(2017)06-0283-05

2017-06-02

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CARS-14)

高凤云(1977-),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作物遗传育种。E-mail:gaofengyunnm@163.com

猜你喜欢

张辉亚麻酸胡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张辉名师工作室
白银市胡麻高产高效生产模式调查研究报告
油菜高亚麻酸育种探析
高亚麻酸保健功能油菜新品系选育
平凉市胡麻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张辉
胡麻籽粒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与排种试验验证
胡麻情结
α—亚麻酸及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