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7-12-21胡炜
胡 炜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对策
胡 炜
网络时代里,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文化传播,使得各种文化开始相互吸收融合,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文化在吸收融合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就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对策做了相关研究。
网络传播 文化安全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传播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问题也愈演愈烈。文化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加快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文化具有本国特色,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要想更好地发挥我国文化作用,保证我国文化在网络传播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做好文化安全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制定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从而推动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创造以及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安全则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出现衰落[1]。在网络普及的环境下,人们对网络越来越依赖,网络的自由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果信息的传播者,这种自由性造成了一些虚假信息、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语言文字的威胁
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在互联网方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西方文化的渗入。中西文化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现。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同样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当人们在接触到某种语言文字时,自然也接触到了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文化。网络传播中,语言的交流更广,当人们在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会衍生一些不健康的语言,当这些不健康的语言文字被认同并广泛传播后,就会误导文化价值,使人们产生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文化观,进而不利于我国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强势文化侵略
网络环境下,已经开始产生信息霸权问题。如,在网络传播中,英语作为第一通用语言,英语信息交流比重的不断扩大,使得其他语言交流开始淡出网络传播,从而使网络文化交流失去了平等交互性。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文化发展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实力[2]。然而,网络传播中的强势文化开始独占鳌头,不断挤压、排斥弱势文化。
(三)意识形态泛化的威胁
网络环境下,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本国民族文化的交流,同时也表现在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然而,不同的国家,其文化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网络传播中,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冲突时,这种冲突就包括了意识形态的对立。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3],截止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6.56亿。从网民结构来看,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例最高,高达30.4%,如表1。当前,我国网民的主力军为青年,而青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青年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深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干扰,从而扭曲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甚至有可能动摇民族、国家的根基。
表1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三、网络传播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它具有双面性,在其方便社会经济发展,方便国际交流的同时,也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网络传播带来的文化安全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关紧国门,而是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外来文化也有可吸取的部分,这些有价值的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网络时代下,要想促进我国文化的更好发展,就必须努力弘扬民族文化,在“扬”与“弃”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信息通道,在继承一切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4]。另外,如今世界文化之间的较量越来越激烈,强势文化的入侵促使弱势文化要主动在逆境中寻求生长和发展。针对好的外来文化,我们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对于不好的外来文化,如侵略文化,我们要坚决抵制。
(二)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的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现行社会形势下,网络已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对于我国而言,虽然我国网络媒体取得了较快地发展,媒体技术水平也逐渐接近国际水平。但是,对于网络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网络媒体在“软力量”较量中的地位的认识还不够准确。网络传播中,我国文化安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要想发展我国文化,政府应当认识到网络媒体在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要深入地对网络媒体与文化传播进行研究,敢于把意识形态引入网络传播中,不断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只有认识到网络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断突破当前的束缚,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在全球“软力量”较量中掌握主动权,进而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促使我国文化走向国际[5]。
(三)强化青少年的网络素养的教育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也是网络传播的主体,面对网络传播带来的问题,要想避免那些消极文化给青少年造成影响,国家就必须强化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所谓网络素养就是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看待网络信息,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个体的发展服务。通过网络素养的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辨别能力、选择能力,让青少年在网络文化传播中,能够明辨是非,不盲目跟从,能摆正自己的立场,使其成为网络媒介的主人,而不是网络媒介的奴隶[6]。针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问题,国家应当加大相关投入,为其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进而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更好地规范和约束他们的网络行为,使他们真正成为健康的网上一代,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人身观、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
四、结语
综上,网络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性,这种自由性的传播的给我国文化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使得文化价值观念被扭曲和曲解。而文化作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面对网络传播带来的威胁,国家应当积极面对,要认识到网络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要继续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同时,要重视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使其能够正确分辨文化的好坏、优劣,从而避免那些不良文化给自身造成的影响,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夏红辉.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对策[J].社科纵横,2007(01):115~116.
[2]杨敏.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郑淑荣,赵培云.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N].网络世界,2000(10):30065.
[4]侯小锋,解梦伟.我国廉政文化视觉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98~102.
[5]侯春莹.当前网络传播中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其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16(03):41~43.
[6]关淑允.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
西北政法大学)
胡炜(1981-),男,甘肃礼县人,研究生,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经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