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解析
2017-12-20谢代旭
谢代旭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高等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其能使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得到培养,并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有效的强化。在现实生活中,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较为广泛,通过汉文化书面形式,对人们的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进行承载和体现。本研究就对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意在对学生的文学研究技能以及文学理论知识进行培养和提高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学科,学生在毕业之后主要从事文学类的工作。汉语言文学是在语言交流、思想沟通过程中得到逐步发展的,是对中国文化进行研究的重要学科,起肩负着承载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其能将我国民族的精神面貌彰显出来。所以有必要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构建有待优化
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中,对其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比较注重理论构建,却很少传授汉语言文学的实践知识,使得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不能得到同步发展。比如,在进行文学批评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较为注重对文学批评发展进程的教学,却没有对批评文学的方式方法加以重视,也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加以全面的剖析和进行具体的批判。另外,在高校中汉语言文学进行课程构建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中国现代文学之间进行衔接方面的问题等。尽管在设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时候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因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在不同年级之间更换教学,所以使得汉语言文学在细节方面的銜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也较为片面化,学生的系统性汉语言文学框架就显得更加的薄弱。
再者,对汉语言文学进行考核的时候,其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很多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能有效的融合评论性写作或者文学辩论等的考核,这就丧失了汉语言文学的时代性以及批判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是因为没有将教学语言的魅力彰显出来,使得学生不能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得不到激发,这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这主要的原因在与教师自身的综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没有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与新课改教育理念相悖。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积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等教学模式,使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现出现代化和生动化。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较为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对学生的知识吸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会导致教学与学习效率均下滑。再加上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其涉及到的知识较为老旧,自然也就不能实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策略
(一)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传统单乏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想法进行真实的表达,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得到具体加强。教师可以采取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回答这样一类有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能力。
(二)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高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时代的发展需求,根据实际的市场人才需求进行适合专业发展的教材选择,进行适合汉语言文学发展课程的构建。教师应该保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得到有效的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得到凸显,并且培养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传承责任感。另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以文学类课程为主的知识能力,不管是语言类还是实践类的课程都应该得到有效且具体的落实,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就业难题,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
(三)培养汉语言专业人员的就业能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缺陷,导致许多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技能偏弱,往往无法满足现实的岗位要求。汉语言专业毕业生会从事语文教师、文秘、公务员、营销人员、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文案编辑人员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口才,较广且扎实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等等。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都得到具体落实。这样才能解决他们就业面临的困境,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其铺垫一条专业发展道路。
三、结语
学习汉语语言专业,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品行,丰富一个人的知识面,开拓一个人的思维和眼界。在日常生活上,汉语具有广泛的运用,与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工具。在高等教学中,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存在一定问题,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课程构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要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转变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大众文艺,2014,(8):234-235.
[2]朱卫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