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12-20黄任强
黄任强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课堂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本文结合教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改革本身的特点,教师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寻找异同点,便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知识点,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的教学建议,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生活实践;发散思维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一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只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运用比较可找出万物之间的相同或差异,并在差异和联系中找出客观规律。实践中也证明,比较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是教师的一种教法,也是学生的一种学法。因此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尝试比较法。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也是不相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再在从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上来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教育,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那么,在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应用比较法教学呢?现将个人的一些浅见阐述如下,敬请各位指导。
一、文章标题的比较教学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他分三大类:一、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二、点明文章的中心;三、確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我在教《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这四篇文章时,就将这一组题目做了比较教学,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使学生明确下列问题:1、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2、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了基本的表现手法,以绘景抒情为主,3、四篇文章的标题都的时间和空间上做的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从时间上可以从初春起的暮春,从空间上可以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从时间上看,可从初冬写到深冬,从空间上看是山东省济南市,《海滨仲夏夜》从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夜的夜晚,我空间上看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的时间限定为秋天,空间现为北京香山,且主要表现为“红叶”。
二,同单元本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有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引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两篇均属于课内自读课文,我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学提示”,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对比表格,内容有:“事物特征”、“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上课时只抓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故宫、人民大会堂这两个建筑群的不同性质,而且只用了一课时的时间,就解决了原来需要两个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三、不同体裁课文比较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同一类型的内容,因体裁不同,其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为让学生理解体裁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常将内容相似而体裁各异的课文进行比较,如:在教《七色花》、《三味书屋》时,就能先让学生回顾散文《童趣》中有关景色的一段描写,然后导入新课。通过比较法教学,学生对说明、描写、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在不同题材中的作用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三,思想内容的比较教学法。
教育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文道结合”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如,在教学《短文两篇,陋室铭》一文时,指导学生与陶潜的《五柳先生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迫》进行比较,组织现场反复进行讨论有关刘禹锡的“德馨”问题,学生受到了深刻教育,清廉固然要,但要以“国”为重,要居安思危,不能安贫乐道,也明确了不同时代的标准是不同的,当今我们提倡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五、课文与学生习作的比较教学法。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显得能力尤为重要,因为作文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教学,为写作服务,将课文与学生的习作进行比较,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小学里就开始的,可相当一部分初中生还是写不好,常常是轻描淡写,几笔带过,不具体,欠生动枯燥的很,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抓住“冬天雪地捕鸟”这一节,与学生的一篇没有具体描写的作文进行比较了解,通过逐句比较,学生们认识到课文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挑选了一系列富有表,表现力的动词,将捕鸟过程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焦急等待心理,专心致志的神态详细准备的动作具体形象的展现出来了,通过比较学生受到很大的启迪。
六、表现手法的比较教学法。
表现人物可从正面来表现,也可以从侧面来表现,这两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但作者在选择表现手法上是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斟酌再三的,我在教学中常常抓住一些典型的课文进行比较法教学,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我在教《智取生辰纲》时,就对杨志的性格,通过其他人对他的语言和态度,有一个侧面了解,从而对杨志丢失生辰纲有个全面的认识。
七、句子和词语的比较教学法。
词句的教学目的有两层。第一层是: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层:是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我以为是: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接洽,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精确、精美、形象。
比较教学法,“着力点”应放在学生方面,也提高课堂效果为最终目的,要把教育学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师在实施比较教学时,应特别注意坚持参与式的教学,比较法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广泛参加的基础上,要为学生留有教学空白,教学间隙,让学生驰骋其间比较法教学就能达到优化程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