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2017-12-20聂秀丽
聂秀丽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配合和拓展,拓展家庭教育的内涵,积极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是学校德育的延续和提高,能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学生德育
家庭是青少年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青少年无可选择的第一人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是青少年教育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德育的第一堂课。通过家庭教育,不仅提高家长的素质,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而且是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基石。
中华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起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敬亲、养亲、博爱、包容等思想的文化基础,也是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互助、友爱关系的思想基础。因此,有效开展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延续和提高,能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一、制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因素
(一)过于偏重物质投入而忽视了精神支持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倾向:竭尽全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认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给予孩子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面对花样繁多的培训班和补习班,无论其是否符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家长大多会竭力支持孩子参与其中,却忽略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学习的高压环境下极易导致子女情绪不安、压力过大、创造力差、内向、自我封闭等心理状态,偏离正常的健康成长轨道。
(二)重视智力教育,忽视道德教育
现有的教育制度和社会观念影响下,大多数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位才是道德品行,传统的孝文化基本上被遗漏了。由此可见,在以智力教育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中,道德品质教育基本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主流教育冲突
学校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孝老敬亲教育,而家长却因急功近利及个人素质的制约而做出负面的表率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破坏传统美德、抵触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四)过分溺爱致使不良思想滋生
传统道德的积极因素逐渐淡化,导致家庭德育内容的匮乏同时,独生子女以及留守儿童这两种人群的道德观念尤为薄弱。父母的过分溺爱容易导致独生子女滋长拜金、享乐思想以及自私自利的坏毛病。而留守儿童多数由祖父母辈的照顾,更无从对其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就出现了家庭道德教育匮乏的现象。
(五)家庭德育方式简单
家庭德育方式是灵活多样的,随机性强。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家庭更注重智育的培养,导致家庭德育方式的简单化。为数不少的家庭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还是存在着说教多、身教少,重惩罚、轻鼓励,重围堵、轻引导的倾向。另外,在遇到孩子做错事时,很多家长采取的方式极端化,有些直接打骂,这是对孩子身体上的摧残,有些家长则采取冷落孩子进行“心罚”的惩罚方式,给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采取的正确方法
(一)注重对儿童的启蒙教育
儿童的早期启蒙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内部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完成的。因此,家长更应注重自身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作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榜样,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影响学生、发展学生,达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二)进行家风家训教育
众所周知,优良的家风家训浓缩着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更是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所有父母要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家风家训教育,使其知道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规矩,使其遵循待人接物必须坚守的底线,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三)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
“家庭有善教,则所生儿女皆贤善。家有贤子,则国有贤才。穷则自淑,化及乡邑;达着兼善,普益斯民。如是之益,出于家教。家教之中,母教最要。”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教育中用榜样的言行,使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人格化,使孩子受到形象的感染和教育,增强教育的吸引性和有效性,激励孩子去模仿、学习高尚的品德行为,自觉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四)坚持长期的生活教育
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要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培养学生的勤俭、恭敬、谦让、包容等意志品质。这个过程是滴水穿石的缓慢的浸染过程,需要家长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五)不望子成龙,不望女成凤
不过分包办子女的一切,让子女同父母一起承担必要的家庭负担,培养子女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其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能孝顺父母。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他们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代替。包办代替使父母在子女眼中的地位下降,子女依赖父母、不感激父母,不尊重父母,导致子女的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怨恨而产生的悲剧一再发生。
(六)不采用粗暴
打骂的教育方式扼杀孩子的天性。性格内向的子女变得更加依赖顺从,像只小绵羊,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表情呆板,甚至悲观厌世。性格外向的孩子变得情绪不稳,可能会产生离家出走,怨恨父母,反抗社会的过激行为。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和基石,也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使他们协助学校搞好思想教育,配合老师促使学生尽快进步。我们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地、多渠道地提升傳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