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习快乐感
2017-12-20汤玲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习快乐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化学,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快乐学习化学的过程体验,能促进学生更加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发展。
【关键词】化学;学习快乐感;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7-0015-02
【作者简介】汤玲,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210036)副校长,高级教师。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教学的起点应该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的。长期以来,学生因为功利的目的靠毅力坚持刻苦学习,却并没有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一旦目的达成,学习动力随之丧失。因此,只有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学生才会热爱学习,学习才能成为一种不需要刻意坚持的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终身学习。也只有这样,学生走出校门后,才能适应这个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
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善于联想,开展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符合他们这个年龄的认知心理。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小组合作学习,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肯定,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这些快乐的学习体验能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内驱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变得专注,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于是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快乐感呢?
一、利用好奇心,点燃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年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化学知识。例如,开展“每日一问”活动,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化学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准备问题,每天请一个小组提交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如:蜡烛中的棉线有什么作用?没有棉线蜡烛能燃烧吗?我们这里下的雨是酸雨吗?如何确定是酸雨?人的胃液中含有能帮助消化的盐酸,胃液中的盐酸是如何产生的?节日放的烟花为什么是五彩缤纷的?为什么蜡烛燃烧有火焰,而木炭、铁丝等物质燃烧没有火焰?等等。学生提的问题五花八门,尽管有的问题现阶段很难跟学生解释清楚,但这并不会削弱活动的意义。学生课下依然热情高涨地寻找问题,与同学、老师讨论问题,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待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问题提得有质量,引起大家的兴趣,提出问题的小组会感到自豪,这种快乐的情绪不仅激发本组同学继续钻研,进一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而且快乐的情绪还会传染,在这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展现了化学的魅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实验探究,发展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活动,也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快乐感的重要途径。例如:将教材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利用生活用品开展家庭小实验的设计活动;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做化学趣味实验等。学生在做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生活中的饮料瓶等用品为材料,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在生活中寻找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物品。一周后学生交上来的设计作品在班级橱窗中展出,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其间,优点与缺点的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学会了如何评价实验方案。评比结束后,教师将长久保留最好的装置并作为下一届演示實验的装置,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这样的活动中,动手动脑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内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为化学学习插上快乐的翅膀。
三、学以致用,化“学”为乐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结合紧密的学科。通过学以致用,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化学学习的成就感,化“学“为乐。例如“燃烧”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习化学后,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呢?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有关“火”的研究。为了便于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可以给出几个研究方向,例如火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生活中的火灾隐患、特殊物质的燃烧与灭火,等等,供学生参考。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各小组班级汇报,其他组听取汇报后可以提问,汇报小组答辩。汇报结束后,各组参考答辩中的新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一周后将研究的成果再次进行汇报和答辩。在学生的汇报、提问、答辩过程中不乏精彩之处。例如:学生汇报中说,燃烧不一定有火焰,可能是火星,为什么呢?经过研究发现,气体燃烧都有火焰,如氢气、甲烷;液体燃烧也有火焰,如酒精、汽油;部分固体燃烧有火焰,如硫;而木炭、铁丝燃烧只有火星,没有火焰。学生猜想,这可能跟可燃物的沸点有关,通过查阅资料,学生证实了这一猜想。两次汇报交流后,学生对“火”有了全新的学科认识。出于安全的考虑,有关的实验还是以教师演示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汇报中提到的特殊燃烧现象,有许多是书本上没有的,教师尽可能地进行演示,如“烧不坏的手帕”“隔空点火”“铜丝灭火”“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焰色反应”等等,这些实验趣味性强,极大地激励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活动结束后,请学生对自己和组内其他同学用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引导他们互相欣赏,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学到书本以外的体验性的知识。整个活动过程,以主题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半径,通过一条主线来统领各项生动鲜活、相互衔接的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使学生体会到活动的乐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快乐感。
总之,教师通过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然的学习环境。利用化学学科优势和教师自身优势,挖掘教材,设计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激发兴趣,发展兴趣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快乐感。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辟化学学习的新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自我反思与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每一名学生都以欣赏的态度准确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及时补充评价,长此以往,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可的成就感使学生由浅层次的感性快乐逐渐发展为内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畅.学习其实是件快乐的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