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017-12-19刘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刘篪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高职生核心能力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核心能力发展现状,最后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旨在推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8-01

一、物流管理专业高职生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

1.基于国家层面的必要性

无论是有关物流业的调整与振兴规划,还是流通产业的发展与体制改革建议,无一不在要求推动现代化物流业发展、形成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等。虽有规章与制度均要求以服务为导向,推动产业化发展。要想实现发展目标规划,便需要逐步强化物流人才培养力度。正如我们所知,物流人才培养本质在于培养出具有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专业物流技术工作者,而高职院校又是输送技术工作者的重要基地,因为高职院校加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力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2.基于高职院校层面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只有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当作物流管理专业重要的组成要素,才可以将最适宜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确立出来,也只有这样才得以为教师的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方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针对此,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3.基于学生层面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发展对于全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扩增,特别是在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只有具备较高专业素养、较强职业技能水平的人才能适应不断调整的物流业格局和工作模式。对于高职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专业学的是“管理”范畴,但管理并非指“理论上”的管理,而是“技能上”的管理,而这样契合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就意味着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便是为了巩固学生们的管理技能,即能够更好、更高效的完成物流管理工作,满足新型物流企业发展需要。

二、专业核心能力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发展现状

1.怕吃苦

通过很多身边的学生实习和毕业后工作情况能够发现,有一部分毕业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缺乏刻苦精神,怕吃苦,每当遭遇挫折,便打起退堂鼓。

2.交际能力较差

据对毕业生实习就业单位的追踪调查和了解,某些高职毕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乃至毕业一段时间后依然没有适应自己“物流从业人员”的身份,不但环境适应力较差,而且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非常差。诸如:我们在实地走访过程中,随机找出了一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问一些问题,他们仍然会展现出腼腆羞涩,说话特别小声,大部分问题都是以“嗯、哦”代替。由此便可看出这些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差。

3.信息技术水平支撑力不足

根据国家出台的有关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的内容,可知信息化学习素养对于当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因而要求各个高职院校对信息技术引起重视。然而从现场实际了解到的情况看,某些高职院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如:某些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信息技能应用方面应用技能欠缺,诸如:简单的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学生不会使用或使用不流畅。显然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以及物流企业发展而言,大部分管理工作依靠信息技术完成,学生若不能熟练应用各种信息软件,除了在工作上碰到诸多困难外,还会影响整个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1.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高效推动“以赛促教”培养模式

首先,要想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便需要结合本专业学生当前的专业核心能力水平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以赛促教”的现代化培养模式。诸如:我们在本校物流管理专业范围内以举办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将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技能竞赛。

在竞赛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调查国内各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其次要求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实践考核为主);最后我们邀请一些优秀的物流企业管理者作为本次比赛评委,鼓励学生踊跃报名、踊跃参加。

通过这样一种以赛促教的培养方式,除了在学生间形成积极竞争力外,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到物流管理行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日后的发展变化等。此外聘请与专业有关的企业管理者作为评委,既体现了公平,又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长处与不足。

2.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想要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便需要围绕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区域经济性特征进行。具体说来,在专业课程设置环节,除了要准确把握住市场发展形式外,还应当结合国内物流行业当前发展的产业化结构特征来选择与设置专业课程。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自2006年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至今已有11年时间,院校校领导对物流管理专业极为重视,专业教师团队基于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改革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突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和行为导向的理念。同时,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项专业核心能力,这使得物流管理专业在地区同类院校中保持了比较明显的优势。

通过调研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地处沿海港口城市和地区的高职院校,利用本校所处的区位优势,面向航运或港口物流产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在课程设置时更多的倾向于“国际化”,即强调国际化合作,输送国际化人才。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突出了专业英语教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书写和口语表达能力,适应当地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物流产业的需求。这些做法都直接提升了这些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3.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合理调整课程考核方式

既然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那么在强调理论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实践技能教育。以往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采用的考核方式均为理论考核,而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若只是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显然无法满足全能型人才需求。

因此,笔者所在的学院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逐渐调整了方式,对于核心技术课程采取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考核方式,这样在确保学生具备丰富理论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这也是我校毕业学生在专业核心能力方面更具竞争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备核心能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随后阐述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缺乏核心能力最主要的三方面表现,最后整合經验,总结了一些有效培养策略,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米海珍.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4,27:289-290.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预测实验教学研究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