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高原人群高尿酸血症与慢性高原病关系的探讨*
2017-12-19闫勇力李年华阳盛洪
高 亮,闫勇力,李 彬,李年华,阳盛洪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新疆叶城844900)
塔吉克族高原人群高尿酸血症与慢性高原病关系的探讨*
高 亮,闫勇力,李 彬,李年华,阳盛洪△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新疆叶城844900)
目的:研究帕米尔高原地区血尿酸(SUA)水平与慢性高原病(CMS)的关系,为该地区CMS防治提供新策略。方法:以海拔、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30例通过国际CMS诊断记分系统确诊的CMS人群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 22例,女性 8例,平均年龄为(41.87±6.05)岁。收集 30例非 CMS人群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1.37±5.54)岁,两组均为世居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分析两组人群中体质指数、心率、血氧饱和度、SUA、血压及血脂的差异性。校正混杂因素后比较两组人群中SUA的差异,研究高尿酸血症(HUA)与CMS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人群的SUA、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载脂蛋白 B(APOB)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SUA是 CMS的危险因素(OR:1.015,95%CI:1.004-1.026,p<0.01)。HUA在两组间的优势比为 6.882(95%CI:1.707-27.752,p<0.01)。结论:SUA水平同 CMS关系密切,HUA可能为塔吉克族高原人群CMS的一个危险因素。
塔吉克族;血尿酸;危险因素;慢性高原病
Tajik; serum uric acid; risk factors; CMS
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是人体长期生活在高原因习服失败或丧失适应的临床综合征,发生于久居和世居高原者,研究导致CMS发生的因素对于预防和控制CMS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普遍认为CMS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本文通过对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下称塔县)CMS人群中血尿酸水平(serum uric acid,SUA)进行研究,探讨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在塔吉克族CMS患者中的作用,为该地区CMS的早期预防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塔县人民医院联合全军高山病防治研究中心于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对塔县6个乡镇(海拔3200 m~4500 m)1730名农牧民进行体检。经体检确诊CMS患者42例,经严格筛选,最终纳入实验者30例,包括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41.87±6.05)岁。采用成套配对 1∶1病例对照方案,选取同一时期经体检确诊无CMS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1.37±5.54)岁,与病例组患者居住地、性别、年龄相匹配,两组均为世居高原塔吉克族。
1.2 检查项目与研究方法
由专业医护人员统一检测,依据国际CMS诊断记分系统,对调查对象逐一问诊、体检和记录。项目包括:CMS症状调查,血压、血液指标检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B超、胸片、肺功能等指标。用体重计测量空腹体重、身高,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 2(m2)。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测量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坐位休息5 min的左臂血压3次,并取其平均值。用墨西哥产Tuff Sat CSAC22型掌式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心率(heart rate,HR),每次测试前后,用医用酒精清洗接触手指的血氧仪橡胶和手指,将右手无名指完全插入血氧仪,让受试者安静5 min以上,测3次取平均值。体检对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室内质量控制完成后检测各血液指标,包括 SUA、胆固醇(cholesterol,CH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载脂蛋白 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B)、胱抑素C(cystain C,Cysc)。生化检测使用 Beckman AU4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纳入标准
CMS诊断采用2004年8月在我国西宁召开的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与生理学会议暨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高原医学大会上通过的CMS诊断标准即“青海标准”[2]。“青海标准”为症状记分系统,由3部分组成:(1)以呼吸困难、睡眠障碍、紫绀、静脉扩张、局部感觉异常、头痛、耳鸣等7个主要症状和体征记分,每项症状以轻、中、重程度不同各记1、2、3分;(2)男性血红蛋白(HB)≥210 g/L,女性 HB≥190 g/L记 3分。将以上记分相加作出CMS的诊断和判定其严重程度:总记分<5分,为无CMS;总记分=6-10分,为轻度CMS;总记分=11-14分,为中度 CMS;总记分≥15分,为重度 CMS。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诊断标准:男性 >7.0 mg/dl(420 μmol/L),女性 >6.0 mg/dl(360μmol/L)诊断为 HUA,低于此标准为正常[3]。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c2检验,CMS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基本特征的比较
经检验两组间SUA、LDL-C及APO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 1)。对其进行性别分组后,发现男性、女性当中SUA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女性中 CHOL、HDL-C、LDL-C及 APOB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 1)。
2.2 CMS相关因素危险性分析
以 CMS为因变量,以 BMI、SaO2、HR、BP、SUA、CHOL、TG、HDL-C、LDL-C、APOA1、APOB、Cysc为自变量进行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 SUA是 CMS的危险因子(OR:1.015,95%CI:1.004-1.026,P=0.007,表 2)。
2.3 CMS与HUA的相关性
病例组与对照组 HUA患病率分别为 43.33%(13/30),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UA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优势比为 6.882(95%CI:1.707-27.752,p<0.01),即HUA人群发生CMS的风险是SUA水平正常人群的6.882倍。
3 讨论
塔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属典型的大陆高原干旱荒漠气候,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低氧和高寒是其两大特征。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体影响极大,久居高原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易罹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等CMS。探索能预测CMS易感生物学指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我们对当地世居塔吉克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CMS患病率高达25%[4],但目前国内对世居高原人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世居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CMS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既往已有研究证实,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5],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MS患者尿酸代谢的特点及HUA与CMS的相关性,为该地区CMS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CMS是一种对高海拔居住不适应的症状,常常发生在世居或长期居住在海拔超过3 000 m以上的地区。主要引起血液、神经、心脏、呼吸功能的障碍,表现为过度的红细胞增多和显著的肺动脉高压[6],严重影响在高原地区工作人群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提示CMS人群较正常人群中SUA、LDL-C及APO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CMS可引起肝功、肾功及血脂多项指标异常,提示CMS伴有多器官损伤,这与既往报道一致[6,7]。唐中伟[8]等研究发现,缺氧会导致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变化,从而引起SUA浓度的变化,SUA浓度与血红蛋白及XO浓度均成正相关。长期高原缺氧还可以导致体内乳酸水平增高,竞争性地抑制血尿酸的排泄,从而引起SUA水平增高[9]。除低氧因素外,高原地区SUA水平与肥胖、血红蛋白、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肾疾病相关[10],再加上高原地区蔬菜水果较少,塔吉克族农牧民为御寒喜欢饮酒、喜食牛羊肉及动物内脏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血脂和SUA水平的升高。
为探讨HUA与CMS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分析HUA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优势比,发现罹患HUA的患者发生CMS的风险是无HUA的6.882倍,证实HUA同CMS相关。这可能是因为SUA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目前研究提示它具有促进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作用[11]。高钰琪等报道[12],炎症反应在高原病的发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炎性增生是CMS的重要机制,可能是防治的重要靶点。SUA升高,促进炎症反应增加,导致CMS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HUA时氧自由基增多损害线粒体、溶酶体功能,从而促进粒细胞在血管内皮聚集,加剧炎症反应;也有研究认为SUA结晶可以衍生炎症反应。在炎症过程中,机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IL-6,从而参与到CMS的发病过程。
Tab.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patient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x±s)
综上所述,CMS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目前仍未找到决定其发生的关键分子。本研究提示,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人群中SUA水平同CMS关系密切,HUA人群发生CMS的风险增加,可能是CMS的一个危险因素,而能否将SUA水平作为评估发生CMS的敏感性、客观性指标还需进一步研究,这将为塔县制定科学精准的规范化防治措施提供线索。
[1] 吴天一.我国青藏高原慢性高原病研究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5):321-323.
[2] 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关于统一使用慢性高原(山)病“青海标准”的决定[J].高原医学杂志,2007,17(1):1-2.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30-834.
[4] 高 亮,张西洲,朱光辉,等.160例塔吉克族高原世居人群慢性高原病患病率调查[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4):462-463.
[5] 李素芝,郑必海,李尚师,等.持续低氧暴露对常驻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的平原移居人群代谢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2):187-189.
[6] 崔建华,张西洲,哈振德,等.慢性高原病肾功能及血脂的变化[J].临床军医杂志,2006,34(4):414-415.
Tab.2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nlysis between SUA and CMS
[7] 崔建华,王引虎,郭玉新,等.高原移居者出现高原病症状时的血生化改变[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6):14-15.
[8] 唐中伟,刘福玉,徐 刚,等.移居高原(4520m)汉族青年男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特点及遗传易感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10):859-864.
[9] 孙玉萍,姚 华,艾木拉江·买买提艾力,等.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血尿酸及高尿酸血症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185-187.
[10]Gonzales GF,Tapia V.Increased levels of serumγ-glutamyltransferase and uric acid on metabolic,hepatic and kidney parameters in subjects at high altitudes[J].JBasic Clin Physiol Pharmacol,2015,26(1):81-87.
[11]Krishnan E,Pandya BJ,Chung L,et al.Hyperuricemia and the risk for subclinical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data from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Arthritis Res Ther,2011,13(2):R66.
[12]高钰琪,黄 碱.炎症反应与高原病[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3):215-219.
R331.1
A
1000-6834(2017)06-554-04
10.12047/j.cjap.5557.2017.1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201533106);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16QNP006);全军后勤科研重大项目(AWS142005)
2017-01-16
2017-10-13
△【通讯作者】Tel:0998-2731068;E-mail:ysh07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