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图书馆的创新理念

2017-12-18刘志会

魅力中国 2017年47期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创新

刘志会

摘 要: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学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但是面对师生需求的复杂性,高中图书馆工作暴露出诸多问题,正基于此,文章以科学发展观和高中图书馆的和谐统一为切入点,探讨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中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催生高中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

关键词:创新 图书馆管理 以人为本

“创新”一词由美国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最先提出的,他在书中写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

图书馆创新就是要引进新的信息、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新的服务方式等,才能维持图书馆长期有效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手段,去保证图书馆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稳定发展。

1、理念创新

建立具有创新观念的图书馆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的理念不能只是一个口号,特别是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精神目标是一种自我实现需要的指向目标。

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特征尚未定型,思想不稳定,在阅读方面易受社会各种潮流所左右。基于以上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呢?导读是图书馆于读者之间建立的联系的重要环节,包括新生入学入馆教育和文献检索课,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书馆正确阅读;通过各种图书活动促进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校园学习风气。并尝试通过榜样示导、书目指导、方法点导、环境诱导等方式,有效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观念创新是各种创新之手,只有思想观念上产生了变革,才会带来管理方法和技术上的创新。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要有前瞻性和创造性。传统的图书馆文化主要提倡员工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倡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确立信息和市场经济的观念,确立开放性的全方位服务观,既要开发利用好传统的信息资源,又要利用信息网络提供给读者最大的服务,让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出更多的作用。知识管理要求图书馆建立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仅仅任劳任怨是不够的,要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个人潜力,进而创造一种不断创新的团队精神,图书不仅要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奖励政策促进知识创新,使每位员工在按规则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内容进行创新研究,创造条件允许奇思妙想的付诸实施,而且要容忍创新失败。

创新理念突出个性化和专业化特色。创新理念要求图书馆对自己的地域特色、专业特色、读者特色进行分析,进而建立一种不同于其他图书馆的独特的组织创新理念。

2、制度创新

图书馆制度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它是指基本制度以及内部运行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可以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图书馆馆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以使组织及其馆员的行为更加合理,从而提高图书馆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一方面可以成立由分管图书工作的教务副主任主抓,制定相关职责,使图书馆工作与教务处其他部门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另一方面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严把选拔关,挑选思想品德好、奉献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馆员为负责人,同时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选配方面提出相关要求;把好岗前培训关,学校每年都要邀请图书管理部门专家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讲课进行岗前培训,有效地保证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育人思想到位、服务理念到位、业务素质到位,使图书馆每个工作人员明确图书馆服务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服务和人性化的文明服务。

3、服务创新

21世纪学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提供人性化服务,运用服务思想进行图书馆管理,服务于学生,重新认识图书馆中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重塑当代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流的服务思想、服务形象。以学生为本,它对于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潜力,改善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树立图书馆的崭新形象,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为当今图书馆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在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里,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固然重要,它体现了一个图书馆的技术实力和现代化发展水平,在竞争中即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服务。这种服务理念就是指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服务环境氛围、服务设施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态度,都表达出接纳、容纳,没有距离感,使广大学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学生服务中视学生为上帝,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感觉到服务无所不在,让图书馆馆员的服务关爱无微不至,从而不受任何约束。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创新理念。

4、信息资源创新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创新的主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从根本上说,应取决于社会对文献信息的现实需求和预期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信息供需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即一方面给文献信息的产生、传递与利用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手段,使文献信息产量剧增,产生途径及其载体形态、传递方式极大地多元化。另一方面用户需求也呈现多元化、个性化、深层次化的趋势,这一系列的新变化促使图书馆必须用新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念对新的挑战。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念创新的根本在于放弃传统的观念,树立适应特定地区文献信息的需求,将网上浩如烟海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工、提炼,使之系统化、有序化,做出自己的特色,打出图书馆自己的品牌。总之,信息资源的创新,要建立在广泛了解读者需求的基础上,读者需求就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创新的原动力。改变过去的收藏模式,实行开架服务,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自由服务的空间,使学生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里任其自由畅游。建立安详宁静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人文环境里轻松阅读,用人性化的服务洗涤久已疲惫的身心,让思想和灵魂在自由的空间里飞翔。随着知识的到来,公众图书馆的形成,学生利用業余时间,想得到继续充电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在学校发展中越来越大。调整各部室与学生的相应时间,节假日不休息,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多做一些公益性质的服务活动,为他们开辟绿色学生通道。创造竟让有序的学习环境。

5、自身创新

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数字化信息需求将会构成今后读者信息要求的主体。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随意玄选取信息。图书馆在不断利用现代技术改善其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也要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以适应现代读者信息需要。其次,数字化信息资源将会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走上现代化之路。最后,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特点使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数字化信息的交流传递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使得馆与馆之间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技术手段。

总之,新世纪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在观念上、制度等各方面不断的创新,我们为适应这一趋势,将创新确定为图书馆管理的一项职能。

参考文献

[1]黄雪珍,新时期高中图书馆服新探析[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2).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范并思等.信息技术冲击下的图书馆人文思潮[J],高中图书馆工作.2005(5).

猜你喜欢

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创新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