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2017-12-18夏样娣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朗读重要性语文教学

夏样娣

【摘要】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鉴赏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49-02

随着时代的日趋发展,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是必然的,教学法优化改进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则应重视和加强对教学观念的调整,进行变革和创新。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就像小孩学说话非常重要,朗读则是小孩子把平时父母教的每句短语,连成完整的通顺的一句话。学生课文读得多,朗读能力自然增强,课文内容主题思想,他们自己便能归纳总结。所以说,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关键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小学生知识面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差,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几乎为零,这个时期强化记忆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朗读又是记忆的较好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右耳记忆能力,让他们把不懂意思的词语记住,儿童的机械化记忆永比成年人的要好得多,让孩子们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不宜过多,最好读起来琅琅上口,以优美的诗歌形式的课文,他们最易接受,而且身心愉悦。例如《江南雨》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味,领悟其中的含义。常言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语文,没有窍门,捷径可走,只有多读、多背、多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小学生是人生兴趣最强的阶段,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就有责任,有义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开心愉快地学习。尽情地朗读,使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课堂上多听录音磁带,对学生帮助很大,因为磁带上的准确、规范,且情感丰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亲切的范读,小学生最崇拜的是老师,成功的范读,具有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掌握词句的感情色彩,使学生陶醉其中,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绘声绘色的反复朗读,同学们仿佛敬爱的总理就在身边,此时此刻心情无法控制,教室一片低泣声。我在教每篇课文前都会深情地范读,根据课文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有时大声朗读,有时轻声细语;时而慢,时而快;时而缓,时而急。让学生感觉所有情景就在眼前,好像自己跟随作者的“荡游”。于是乎莫名的想大声读,尽情地读,便对语文产生浓烈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在语言活动中起到了刻不容缓的作用。在朗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的语感慢慢培养起来,特别低年级的学习,老师的一语一行,置关重要,教师根据作者生活的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生活环境,所受的不同教育,抓住教材的情感特点,创设情境,进行行之有效的朗读。所有的好文章结构严紧,用詞贴切,句与句之间环环相扣,中心思想突出,语言通俗易懂,道理深刻,运用多种修词手法,使文章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词语、文句、人物的对话,逐词逐句分析,在理清文章的思路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寻找,体会文章的情感,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老师的表扬,肯定,赞赏,当他们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时,自豪感、自信心倍增。此时朗读效果非常好。教师对重点词语,句子,段落,一次又一次的加以分析,引导朗读。初读、细读、精读,使学生对课文进一步的认识,理解,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升华情感。例如《生命生命》中,“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教师说:“同学们,请闭上你的眼睛,用手摸着自己的心,静静地感受一下心跳,你感受到什么呢?”同学们会说:“这就是生命,单单属于我的。”在朗读时“跳动、震撼、生命、单单”重读,此时学生的心情,“高兴、自豪、激动……”等表现的淋漓尽致,激发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到语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作者内心的“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发展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是一门艺术,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不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把无声的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读出文中蕴藏的寓理和情感。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比较的体裁,故事中的蕴含的道理,他们都很难理解,比如《寒号鸟》,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喜鹊和寒号鸟出现的不同场景中理解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两个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以及人生态度,进而明白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寒号鸟”听了“喜鹊”的劝告,结果会怎样呢?还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外活动丰富朗读的形式,例如《荷叶圆圆》先是以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行朗读,增加朗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指导学生反复咏诵,其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读透,启发学生思考,熏陶感染,激发想象力。

五、朗读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鉴赏能力

小学生正如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他们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接受者,也是中华文华的传承者。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中的情感,领悟其中的奥妙,对他们进行美的感知和熏陶。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望洞庭》等描述祖国壮丽河山,秀丽风光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欣赏风景如画的湖光山色,从中领略诗人的情感和胸怀,感悟古诗的精练,文字的魅力,提高对中华文化的鉴赏能力。岂不是一种享受呢?

总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朗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朗读真正到位,让学生读出中华文化的历史,读出中华文化的永恒,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重要性语文教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