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高职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2017-12-18麻海东

魅力中国 2017年47期
关键词:就业辅导员高职

麻海东

摘 要:近些年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生毕业后就业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辅导员在了解高职生的就业观念和思想动态的前提下,运用掌握的就业知识,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 辅导员 就业

近些年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辅导员在了解高职生的就业观念和思想动态的前提下,要运用掌握的就业知识、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信息,有的放矢地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

针对现实工作中主要开展的几项内容,在此谈谈具体的方法。

一、职业生涯教育

从高职生入学开始的职业启蒙、心理引导到寻求职业的指导,直至顺利就业,都是辅导员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可以说,辅导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贯穿了学生在校的全过程。

(一)培养职业价值取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正是由于这种种的差异,辅导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职业价值取向,将有助于学生将来把精力集中于更加重要和有益的事情上面。

(二)重视职业实践

1、倡导学生前往招聘会现场感受

亲历人头攒动的招聘会现场远比一则招聘新闻中报道的热闹场面具有说服力。在现场观察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面试,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超前、理性的思考。

2、提倡在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实习的环节中积累经验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辅导员,仅仅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已远远不够。建议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适当参加自身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勤工助学以及校内外的实习,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提高人際交往水平,熟悉按劳取酬的工作方式,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从而加强自身在职业生涯中的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探索

辅导员对于创新意识强、专业水平出色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多参加校园内外的创业大赛,引导他们运用专长、特长,进行项目开发、专利研究,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以此规划出职业生涯的第一稿蓝图。

(三)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变化与调整

影响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的职业启蒙需要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前进的步伐。

二、心理辅导

(一)对求职中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辅导员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多,引导学生主动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有利于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开拓自身的职业生涯。

1、“这份工作我做不好”——自卑心理

作为辅导员,首先要给予有自卑感的学生以正确的评价,纠正其过低的自我评价,多找他们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这对恢复学生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扬长补短,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有效克服自卑感。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说“别人能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我行,这个任务我一定能完成得好”等。

2、“单位不要我怎么办”——焦虑心理

要学生克服焦虑的心理,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因为失败的体验会在某种程度上强化沮丧、忧虑的情感。建议学生通过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这也会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

3、“他找的工作不能比我好” ——嫉妒心理

嫉妒心实质上是一种自私的表现,需要辅导员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提高道德水平,一要真诚待人,二要学会爱人。教导学生如果体察到自己有嫉妒心,就要通过自我意识的控制与调节,及时把这种不良意识排除在自我人格之外。

4、“我恨不得今天就找到满意的工作” ——急于求成的心理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认清楚竞争是当今社会的—大特点,而竞争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使就业难度增加,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情理之中的事。再者,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找工作也不例外,甚至是需要更长的过程。

5、“我一定要找这样的工作” ——盲目攀高心理

辅导员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理性地进行分析,看看什么样的行业或单位既可以学以致用,又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而不是盲目寻求热门行业。

(二)协助学生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

在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意向后,学生面临从高职生的身份向社会职业人员的一个关键性转折,辅导员协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转变,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踏上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1、增强自主意识

辅导员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要引导学生增强自主意识,讲求独立工作、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在毕业后角色转换时,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能够顺利地渡过对社会的不适应期。

2、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辅导员应教导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以一个职业人员的评价标准来对自身提出要求,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三、就业知识与技巧辅导

(一)就业知识

就业是学生在读期间经历的最后一个环节。这其中需要经过一个相对固定的程序,也因此会涉及到一些专门的名词。

1、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也是学校编制就业计划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

2、报到证endprint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直接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签发,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3、户口和档案

户口和档案是证明毕业生身份和经历的重要材料。学校一般是以就业协议书为依据来制订毕业生就业方案,然后再根据就业方案来迁移毕业生的户口并投寄毕业生档案。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的规定,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与去向的高校毕业生,经本人申请可将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学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其户口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将其在校户口及档案迁回其生源所在地。

(二)技巧傳授

1、求取材料的准备

准备求职材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使用人单位能够对学生感兴趣,增加了解,最终录用毕业生。由于用人单位最初是通过求职材料来了解求职者的,因此求职材料的好坏,关系到求职者能否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它对用人单位是否把求职者作为可能的人选并决定与求职者进一步接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求职材料一般包括:个人简历、推荐表、自荐信;相关证书及成果证明材料等。

2、笔试、面试的准备

(1)笔试

笔试主要适用于应试人数较多,需要考核的知识面较广或需要重点考核文字能力的职位。

(2)面试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为,仅仅从档案、成绩单分析,已无法判断他是否适应一个行业的需要。即使通过笔试仍无法获得求职者的直观、有说服力的材料,因此许多单位在决策录用时以面试为主。

面试前,毕业生要了解招聘单位的基本情况,确定求职目标、分析可行性,要做好心理与知识的准备,注意面试时的仪容与服饰、礼貌与仪态。

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高职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同时辅导员在这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徐献红,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经济师,2007,8:52~53.

[2]钟永强;雷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J],科技信息,2010,5:25~26.

[3]艾美芳,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225~22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辅导员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