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历史建筑的兴盛与衰败
2017-12-18张雪妮
张雪妮
摘 要:本文在对开封信昌银号的实地调研和考察基础上,进行整理测绘,概述昔日繁盛著名的银号历史进展过程,并对其建筑设计和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描述,旨在为此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提供基础线索。
关键词:信昌银号 金库 近代建筑 民国 中西合璧
一、建筑基本信息背景
在河南省开封市北书店街路西18号黑墨胡同南侧,有一座两层的四合天井院,这个小院曾经是民国年间河南省著名的银号,名为信昌银号,现作为新昌银号金库被设为不可移动文物。
信昌银号筹建于1919年(即民国八年),于1920年(即民国九年)正式开业,初始资本总额为银元五万元,并在郑州设分号,紧接着在省内外设立分号、分庄,在多处设立办事处,包括上海、南京、济南、天津、洛阳、北平(今北京)、青岛、西安等地,代办款项收付事宜。
河南地处中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开封信昌银号创立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政权迭更,社會动荡,不论国家银行或地方银行常受战事影响,被当权者所利用为敛财工具,客户存入银行的钱经常遭停付,手中所持钞票,也很难兑取现金,因此人们多愿存入私人银号减少损失。信昌银号为揽存游资举办储蓄存款,利率高于银行,存取时间灵活方便,因此存户众多。除吸收存款外,该号还经营多种业务,能适应军事、政治变动,利用业务关系与当局拉拢,以求得业务开展。1922年后,信昌银号声誉渐著,机构扩充,信誉昭著,与省办河南农工银行,私办同和裕银号,并列为河南地方金融事业三大支柱。1930年,世界经济危机潮流波及东方,各种不利因素导致信昌银号于1933年10月12日被迫宣告停业。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协助下,又于1934年1月1日恢复营业,改称“兴记信昌银号”,复业宗旨主要为还债。复业后的盈利事业不可靠,经过几番波折,终于在1951年组织清理委员会清理以前帐目,从此走向新生道路。
二、建筑设计概况
1、建筑选址特色
信昌银号金库选址巧妙,设在繁华闹市的巷口,出则热闹,入则宁静。而同时前端胡同尽头是住户,限制了人流和车流,保证金库的绝对安全。
2、建筑形式
该建筑是一座两层楼高的阁楼式天井四合院,楼前四周连廊,中间留有天井,四角结合紧密,保证金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建筑包括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地下一层紧锁,无法进入内部进行测绘,相关资料也无详细记载,故无法窥其原貌。建筑形式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近代建筑,面阔七间,建筑结构采用砖木混合结构,设置高楼小门,门上还镶嵌数排铁钉,防止攀爬,从而保障金库安全。入口为仅一人高的青砖券门,厚而坚实,门宽一米左右,从比例上看,该入口长宽尺寸与庭院相比小了许多,而同时入口进深四五米,进入院内颇有豁然开朗之感,入口尺度的把握符合建筑性质的需求。
3、建筑风格
据资料记载,当年赵超凡在设计过程中,参照其家乡泽州的建筑风格,更是从泽州聘请工匠,建起这座两层阁楼式店铺,采用硬山屋顶,青砖灰瓦,屋面为青板瓦屋面,正脊为叠瓦花脊,垂脊为叠砖扣瓦脊,无吻兽或仙人小兽饰件。楼上出厦,木围栏杆,楼下是雕花透格木门,小巧精致。整个建筑风格方正朴素、典雅端庄,厚实稳重,不似南方的轻盈、精细,也不似北方的封闭、凝重,是对北雄和南秀的兼收和融合,建筑颜色以青灰色调为主。
4、绿色建筑设计
四周设置连廊遮蔽阳光,保证夏季室内的清凉。出檐短小,因而室内有充足的照明。檐口处设有接水槽,并设有金属管道用于排水,同时将管道引入院内灌溉植物。
三、建筑现状
信昌银号建立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个曾经的金库据说曾一度变成日本人的特务机构,后来又变成部队家属院,如今是空院一座,虽然列为开封不可移动文物,却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木质楼栏、门窗糟朽腐蚀得不成样子,部分青砖风化酥碱,屋面瓦件亦有破碎,二楼几间房子的屋顶坍塌,小楼内的两道铁门,一道已锈迹斑斑,无法使用;另一道像是近几年才安装的。院内堆满了杂物,地上满是枯叶,几条狼狗不断狂吠。百年后的信昌银号已经归于沉寂,但由于保存较为完整,还能窥见其原来的结构和形式。
四、结语
漫步在黑墨胡同内,透过眼前信昌银号金库四合院的轮廓,仿佛依稀能看见当年其繁荣昌盛之景象,青砖灰瓦,叠瓦花脊,精致的门扇楼栏。虽然这样的建筑不比官式建筑,在地方志中都难觅踪影,但这恰恰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它承载的百年历史,是城市的缩影,亦是情感的延续。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开封四合院静谧时光锁清秋 百度文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