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超现实主义体现视角品读《忽然七日》

2017-12-18卢玉娜

出版广角 2017年22期
关键词:萨曼现实群体

【摘 要】 《忽然七日》是美国作家劳伦·奥利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萨曼莎·金斯敦的七次生死循环。文章从《忽然七日》的超现实主义体现和出版价值着手,分析了这部小说出版的社会意义,将小说主人公萨曼莎·金斯敦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与我国的校园欺凌事例结合,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成长,呼吁大家正视生活、珍爱生命、活出真实。

【关 键 词】超现实主义文学;出版价值;社会意义

【作者单位】卢玉娜,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忽然七日》是美国作家劳伦·奥利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死亡与重生、自我救赎为题材,分七个部分叙述,讲述了阳光烂漫的17岁少女萨曼莎·金斯敦遭遇车祸死亡后重生,生死不断循环的故事。萨曼莎每次重生都会回到遭遇车祸死亡的那一天,虽然每次都重复一样的剧情,但萨曼莎却由原本的紧张恐惧逐渐转变为坦然接受,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反思自我,最后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一、《忽然七日》中的超现实主义体现

1.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

《忽然七日》借助希腊神话人物西西弗斯的故事结构,打造了少女萨曼莎的故事。故事围绕萨曼莎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展现萨曼莎每次生死循环的不同情境、每次死而复生的心理变化,呼吁大家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这部小说语言风格幽默戏谑,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超现实主义文学属于超越现实情境的文学体系,产生于法国20世纪20年代,随着现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发展而兴起,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一个重要分支。超现实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阿波利奈尔的一个剧本序中,1924年《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公开宣扬超现实主义的思想倾向与艺术观点,否定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创作规律。其理论依据源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与梦的诠释。超现实主义文学流派认为文学创作不能局限于现实,现实环境不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而潜意识状态下人的行为与心理却能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比如人的潜意识与梦境可以显示人的过去和现在,又在某种程度上预示未来。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法国的象征主义文学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超现实主义文学注重非现实的心理因素,以梦境或幻觉为创作源泉,并以现实中的环境、人物、事件为构建基础,借虚拟照见现实,唤醒“本我”,凸显人内心的深刻感悟,引己自省,引人深思。超现实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故事的构建基于现实又具有迷幻色彩;二是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多呈现与现实环境中人物性格相反的特点;三是表达形式上多以幽默戏谑的口吻叙述人物、背景、事件等,以追求神秘、奇特的艺术效果。

超现实主义文学发展至今,形式和内容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其表达形式更多样化,语言风格更贴近现实,对自我意识的探寻日益加深,基于现实构建的故事更具创意。

2.《忽然七日》中的超现实主义

主人公萨曼莎·金斯敦遭遇车祸死亡,重生的时间总会回到死亡的那一天,犹如西西弗斯般不断重复死亡那一天的经历。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讲述了萨曼莎在七日里的生死轮回。第一日,萨曼莎死亡;第二日,重生让萨曼莎开始怀疑自己具有不死之身的超能力;第三日,萨曼莎试图改变自己死亡的命运,却发现自己的生死早已注定,无法改变;第四日,萨曼莎开始接受自己的命运并反思自我;第五日,经过反思与自我对话,萨曼莎真正了解自我需求并展开行动;第六日,萨曼莎回归初心,找回自我,坦然面对生活与生命;第七日,萨曼莎不留遗憾地去爱,去发现生命的美好。

死亡是萨曼莎无法改变的结局,虽然是七天的相同经历,但薩曼莎却以不同的心态对待死亡,以不一样的处事方式对待他人。她对亲情、友情、爱情都有了不同的理解,开始对父母、亲人、朋友报以热爱,这让她每次的生死经历变得不一样。

3.超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发展

超现实主义文学是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创作者往往靠丰富的想象力吸引读者。这种文学形式借助虚幻环境映射现实,犹如细胞分裂般分裂出一种至多种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环境或人格,以环境的反差、人格的反差,展现人物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叙事中探寻真我,以达到在现实环境中的自我救赎。

超现实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把奇特的想象、虚拟梦幻的环境通过真实又富有逻辑的叙事变为现实,配以故事构建,让真实存在的人被赋予超越现实的能力和经历,满足读者渴望新奇创意而又要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追求。超现实主义文学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其不拘一格的形式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让读者更有带入感。

超现实主义文学是文学多样化的一种表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兴盛不息,并且不断进步。

二、《忽然七日》的出版价值解读

1.在“自我”与“超我”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在笔者看来,“自我”即拥有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并以自己的判断为标准来衡量自己;“超我”则是以社会准则来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象征性互动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自我”的核心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每个个体都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有些个体会主动掩饰“自我”,依照社会准则构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超我”。在社交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标签,为了融入环境,我们掩藏“自我”,依据环境需要构建“超我”。

《忽然七日》中的萨曼莎就是从“自我”走向“超我”的典型。在小说开头部分,萨曼莎和她的小团体倚仗长得漂亮恣意妄为,做着她们认为光鲜的事,却无视给他人带来的困扰和伤害。“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知道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很多遗憾的事,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 ,但这是好事,如果知道的话,几乎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放手。”萨曼莎在一次次的生死循环中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她认为这是上帝在给她机会,让她向曾经伤害过的人道歉。她开始理解父母,认真地和自己曾经认为是小孩子的妹妹聊天,并在最后一天给予他们深情的拥抱。她让死党琳赛知道自己非常重视她们之间的友谊,拯救了被自己欺负过的朱丽叶,感受了“守护神”肯特的关爱。友情、亲情、爱情,她都一一弥补,弥补当初自己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这七日,是萨曼莎回归初心的过程,在“自我”与“超我”中,萨曼莎理解了生命的意义。endprint

2.以青少年成长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作者高度还原了美国青少年群体的生活状态,展示了美国青少年群体成长的共性。人不可能独自生活,人会与社会的其他人产生联系,就形成了群体。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指出群体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个体会自动将自己和他人进行社会分类,并明确自己所属的群体。为了融入这个群体,群体中的每个人会放大群体的相同行为(包括共同的喜好等),以维护群体的稳定性。主人公萨曼莎就有属于自己的小群体,这个小群体里的人有着共同的喜好,知道彼此的各种秘密,形影不离,常常一起行动,每个人都在小群体里扮演各自的角色。

青少年群体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期,追求个性展示和他人认可。在青少年群体的社交活动中,个性化、独特化是他们所追求的,青少年往往通过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吸引他人关注。随着身体的发育及心智日渐成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独立判断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年人的束缚,渴望独立与受到认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极其敏感,注重与同龄人的交往并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他们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由于欠缺生活经验,青少年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不愿意与大人沟通,叛逆意识增强。其次,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萌动,性别角色开始深化。比如萨曼莎与她的小伙伴为了让自己显得“酷炫”,在寒冷的冬天也只穿吊带背心与皮衣,以吸引异性的关注。每个人在青春期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以及自己是否能被他人接受和欣赏,他们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开始憧憬爱情。值得一提的是,性教育的匮乏和好奇心的驱使让很多孩子过早有了性体验。笔者认为,这是目前青少年成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仍在探索。

3.在反思中实现自我救赎,呼吁人们善待他人

魏明伦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恶魔”。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会有背叛自己的一天,自己曾经厌恶的人也有可爱的一面。在《忽然七日》中,萨曼莎在死而复生后看到了自己丑陋、自私、残忍的一面,她不再像以往那样心安理得地放任自我。经历过死亡与重生的她,怀揣对生命的敬畏,觉醒、反思、忏悔。此时的萨曼莎就像一个纯洁至极的天使,她通过行动让自己不留遗憾。也可以说,作者通过萨曼莎展示了一个青少年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

当萨曼莎以重生的视角看待生活,她的感悟与理解变得不一样了,她看到了自己之前不曾留意的东西,不再只关注自己,她开始重视他人、理解他人。最终她选择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在反思中实现自我救赎。自我救赎是近现代的一种自我解救方式,它与法国的思想启蒙有异曲同工之处,是一种思想上改头换面、翻天覆地的觉醒。可以说,自我救赎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也是自我审视的一种手段,依赖人们内心的自我觉醒,唤醒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忽然七日》出版的社会意义

1.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成长,反对校园欺凌

在《忽然七日》中,同学朱丽叶是琳赛和萨曼莎欺负的对象,琳赛给朱丽叶起外号“黄尿尿”,造谣说她身上有一股子尿味。这个外号直到中学一年级还被人提起,因此朱丽叶被其他同学孤立,痛苦万分。

校园欺凌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等行为并不少见,言语羞辱、孤立排斥、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造成校园欺凌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校园教育只重视学生成绩,师生地位不平等,老师处于权威地位,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为师生之间矛盾的激化埋下隐患。二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是造成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三是文化传播的影响。大众媒体对内容把关不严,导致暴力文化传播肆无忌惮。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容易受这些文化影响,产生实施暴力的冲动,引发校园欺凌事件。

在中国,校园欺凌事件并不少见,反对校园欺凌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2017年5月,一条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视频在微博迅速传开并引发热议。视频中身穿黑色衣服的男生被多名男子围殴,施暴者除用脚踢踹男生头部之外,还不断踩男生的背部,甚至用脚将男生的头往粪坑里踩,整个过程持续40余秒。待该男生爬起来后,另一男子用手抽打他的后脑勺,还要求他“脸朝上笑一个”“笑好看点”。這样残暴的画面触目惊心,不敢想象这些施暴者只是十四五岁的初中生。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执法调查,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展专题调研。由此可见,我国对校园欺凌问题已经开始法律法规先行。但笔者认为,除了相关法律法规到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亟须解决。我们不难看到,《忽然七日》在中国引发普遍关注,与其映射了中国校园现实问题,通过主人公的自我救赎呼吁社会反对校园欺凌是分不开的。

2.引导青少年珍惜生命,正视生活

萨曼莎经历了七次生死轮回还是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她终于明白,不留遗憾地活着就是对抗死亡最好的方式。“愿当你死时,只看到自己人生最精彩的时刻,那些你希望记住的事,还有你希望人们借以记住你的事情”。作者的目的在于让人们重拾人生的美好,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当人们开始呼吸,便用双眼记录这个世界的绚丽多彩。生命一旦不再与世界有呼与吸的交集,便走到了尽头,面对死亡。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延续生命就得好好地甚至艰难地活着,正因为经历了磨难,才能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如果有,那就是精彩地活着。人的生活各不相同,却又十分相似,相似到让人觉得自己普通,每一天都好像是在复制、粘贴,没有什么不同。但在生死面前,所有失去的和得到的,都得放下,人们面对死亡的那一刻才知道“什么事情变得重要,什么事情变得不重要”。“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我们的生命是线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都是生命主体,但是我们不能重复度过,我们总会遇见一些人,经历一些事,总在悄然被别人改变或者改变别人。所以,我们要宽容地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正视生活,珍爱生命,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这些,就是《忽然七日》给读者的启示。

四、结语

《忽然七日》被读者称为让全美年轻人集体沉默的书,它被亚马逊网评为亚马逊最佳青少年读物,雄踞《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榜22周,并被拍成电影,于2017年在美国上映。在中国,《忽然七日》连续5年位列当当网青春文学榜的前3名。这部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通过超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幽默戏谑的语言风格,高度还原了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青春期。萨曼莎在七次生死循环中自我反思,最终找到了生命的真谛。阅读《忽然七日》我们明白了爱情、亲情、友情这些感情的美好和弥足珍贵,应积极自我反思,不忘初心,别等面对死亡才顿悟,因为我们无法像萨曼莎一样生死循环。

|参考文献|

[1]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耿波. 超现实主义文学与20世纪初的“神奇巴黎”[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

[3]向敏. 中美校园欺凌防治比较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严笑宇. 救赎与自我救赎——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看《复活》[J]. 北方文学, 2017(5).

[5]殷融,张菲菲. 群体认同在集群行为中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5(9)endprint

猜你喜欢

萨曼现实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未来科幻城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性爱机器人奥地利展会上被玩坏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