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个人哀伤到“以身许国”

2017-12-18张清波

出版广角 2017年22期
关键词:国君楚辞屈原

【摘 要】 《楚辞》涵盖了屈原的人生使命和心路历程。王锡荣教授的《楚辞新论及其他》对屈原的政治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认为屈原的个人哀伤充分体现在作品中,用文字之妙展现哀伤之美,通过凄美传说寄托全部情感,塑造了百转千回的意境。屈原一生都在感叹时光流逝,因为他政治抱负成空,失去报效祖国的途径,但又不甘心碌碌无为。

【关 键 词】 “以身许国”;屈原;《楚辞》;个人哀伤

【作者单位】张清波,商丘学院人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楚辞是我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西汉著名诗人刘向将屈原及部分模仿者的相关作品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采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方言和声韵,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但开创了赋体的先河,还影响到历朝历代的散文诗歌创作。王锡荣教授的《楚辞新论及其他》收录了与楚辞相关的九篇文章,深入分析了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政治思想;对《离骚》的艺术手法、《求女》的指喻、《湘君》《湘夫人》的神格诸问题提出了新说,论点鲜明,论据精确,见解新颖,有较强的说服力,堪称楚辞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之作。王锡荣教授认为,屈原的一生虽然是一个悲剧,作为一个失败的政治改革者,他宏伟的政治抱负随江水而逝,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文学成就,甚至这种“以身许国”的爱国行为无限抬高了他的地位。

一、凄凉迷离的个人哀伤之美

《楚辞》的大多数篇章都采用虚幻的写法,无论是大自然的变化还是人的聚散离合,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不可捉摸,字里行间透露着哀伤、愤怒,给人凄凉迷离的感觉[1]。我国志怪古籍《山海经》描述了一个关于潇湘湖畔的凄美传说:舜帝前往湘江消灭祸害人间的九条恶龙,体力耗尽,病死后安葬在湘江边。他的妃子娥皇和女英不顾路途遥远,到湘江寻找夫君,见到的却是舜帝的坟墓,两人满怀悲痛,哭到嗓子哑了、眼泪干了,最后流出了血泪,滴在一旁的竹子上,这些竹子被后人称为“湘妃竹”[2]。之后娥皇和女英跳江殉情,这幕爱情悲剧成为让后世缅怀的经典,充分展现古代奇女子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无数人。

屈原根据这个传说,写出了两篇有关神格的赋文,即《湘夫人》《湘君》。《楚辞新論及其他》中的《二<湘>神问题新探》,深入探讨了湘夫人与湘君的神秘关系。痴情的湘夫人为见到湘君,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约会的地点等候多时,但一直没等到心上人。从满怀期待到伤心失望,湘夫人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起伏,然而又觉得不甘心,划着小船在湖面上寻找湘君的身影,最终湘君也没有出现。湘夫人的精神终于到达崩溃的边缘,在听到侍女叹息之后,忍不住泪水长流,将定情之物扔到湖中,心中的感情从信任转向怀疑,认为湘君已经对她不忠。在宣泄情绪之后,湘夫人发现自己放不下这份感情,这是一种极深的爱,这辈子都无法割舍,所以湘夫人决定继续等待,不管未来如何都要等下去[3]。故事结束了,却留下了悬念,能不能等到湘君已经不重要了,真正流传后世的是这份绵绵情意和无尽的哀思。

王锡荣教授认为,屈原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在这二《湘》之中,屈原就是湘夫人,而国君则是湘君,屈原虽然面临重重挫折,但依然怀着美好的愿景,希望国君能够懂得他的心,这种愿望至死都没有消失。《楚辞》的个人哀伤反映了屈原内心的情感,他在政治上难以展现平生抱负,心底的忧国忧民之情日积月累,只有通过各种凄美的传说寄托情感。王锡荣教授认为,《楚辞》的个人哀伤之美是凄凉迷离的,所形成的美感远远超过了一些直白的表达方式。这种迷离不是纯粹的迷离,而是有一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意境,让人在扼腕叹息之余产生无限想象,这是《楚辞》的魅力之一。诸如《湘夫人》《湘君》《哀郢》《思美人》等篇章,都能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在思绪婉转中留下无限回味。

二、感叹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

屈原一生都在感叹时光流逝,《离骚》有云:“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4]字里行间都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哀愁,从日出到日落,人在逐渐变老,不管如何努力,都很难与时间抗争。时光是最无情的事物,它不断地流逝、不断地远去,无论人们怎样挣扎,都不会有任何效果。辉煌的人生或者落魄的人生,完美的人生或者有缺憾的人生,漫长的人生或者短暂的人生……在时光面前始终是渺小的,都超越不了永恒的时间[5]。屈原在《离骚》《山鬼》《惜诵》《惜往日》等篇章中将这些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楚辞新论及其他》收录的《<离骚>的浪漫手法与古代巫术》,深入剖析了《离骚》中关于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这不是对个人或者国家的感伤,而是延伸到大自然甚至是整个宇宙的感伤。哀叹时间的流逝实际上也是一种若隐若现的美,因为时间是抓不住、摸不着的,转眼即逝,由此体现出时间的珍贵。而时间对于世间万物来说也是公平的,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生物所享受到的时间都没有差别,所以《离骚》对时光流逝的意蕴,实际上是让人珍惜时间,不能眼睁睁看着时光流走。任何情感包括喜悦、哀伤等都会被时间带走,渐渐被人淡忘。因此,每个人都要珍惜当下,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与此同时,《离骚》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还体现一种寂寞无处排解的美。生命是短暂的,任何人都无能为力,这让屈原感到寂寞,感到无作为的哀伤。他为春天的离去感到惋惜;他为秋天的萧瑟发出感叹,树叶黄了,也跟花儿一样凋落;他把心底的愿望寄托给候鸟,可是候鸟已经一去不复返。

王锡荣教授认为,屈原有伟大的政治抱负,对国家发展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国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使国家太平昌盛。但无情的现实给了屈原极大的打击,在受到朝中奸臣陷害之后,他失去了国君的信任,对政治的美丽幻想就此破灭。他心中的寂寞无处排解,满腔的哀愁无人诉说,最终投江自尽[6]。在无情的时光中,得不到的事物通常是最美好的,屈原的“美政”穷其一生都未能得到,这成为他心底最美好的梦想,同时也是最伤痛的回忆,只能在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的向往和期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君楚辞屈原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狂泉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