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探究
2017-12-18陈智
陈智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笔者认为,首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成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02-0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对这一命题的探讨,有助于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明晰概念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要正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及其价值,首先必须明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1.强调对“马克思主义”抽象概念的认知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国人民思想上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当代青年,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巩固和完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狭义上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广义上则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
2.强调与“当代中国”的紧密结合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阐释,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来看,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一中展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质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不再仅仅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的具体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实现这些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科学成果的大众化。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只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代中国是一致的。
3.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实践活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指政治领域的大众化问题,可以将大众化理解成一种过程与机制、一种结果。在这样的语境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起码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成为社会大众日常话语的一部分。[1]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在群众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升华、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度和广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兼有质和量的规定性,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前者要求尊重大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后者要求数量的庞大和辐射范围的宽广。
此外,有的学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更为复杂的细分,将其分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化”三个部分,由此推导出三层涵义: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强调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精英阶层向普通群众的转移,以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强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人们群众难以理解的理论,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易被社会公众所接受;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性,反对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不断地被“大众化”,以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
由此观之,目前学术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有着诸多见解。在笔者看来,大众化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其内涵极其丰富,且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密切关联。因此,要科学界定其内涵,就必须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现实考察与历史考察相统一的原则,站在理论建构的高度应对其地位、作用和目标等作出系统而综合的解释,唯此才能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要
是改造党员群众的需要。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旧社会的残遗,并未完全肅清,新社会在长时期中,在一切关系中,即在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意识的种种关系中,仍然没有脱去旧社会的熏染。所以在过渡时期中,即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人类大量的改造,需要人们对于劳动的态度、道德观、世界观、以及生活等等的改造。
是革命建设的需要。工农是改造客观世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但是要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就要加强对工农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无产阶级的哲学理论一旦为工人阶级自己所掌握,就一定成为伟大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的胜利就有了可靠的保证。[3]
2.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人类普适性特点,具有实践性品格,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因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与本土文化的结合,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宣传普及的过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更正以往对马克思主义误读的需要,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深入人心,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推进,不仅关系到理论自身的发展,而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必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杜绝某些问题的产生,进而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建构良好的实现路径。
1.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的特色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和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本本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在宣传普及活动中尊重大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在普及宣传中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三是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普及宣传活动中要回答大众关注的现(下转199页)(上接2页)实问题,与时俱进。
2.正确对待和处理大众文化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文化形态,即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中国开始急速扩张,无论是市场化程度、流动的范围和受众的人数,还是它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都远远超过了其它的文化形态。因此,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对大众文化形成准确的评价与认知,既要看到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又要认识到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主流文化的异化力量。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努力改变单纯的自上而下的马克思主义“灌输”模式,而应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建立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长效的良性互动机制,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的沃土之上,并成为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
3.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所肩负的重要使命。面对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工作途径及其方式和方法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通俗化、形象化、现代化上下功夫,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包括通过创建各种主题的网页等形式,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传播和普及,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着力克服过去单纯的文本传播受到受众知识水平限制的局限。在方式方法上注意这几个方面:树立在理论上不断进取的学风,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语言表述生动感人、深入浅出,以朴实、直白和准确的语言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保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应透彻地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依事论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并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一套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机制;努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宣传方式的多样化。
4.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确理解和分析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完整和准确的理解的理论工作者,是大众化有效实施的首要前提。大众化的过程必须赋予其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尤其是素质过硬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队伍,以在实践中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并结合群众的实际问题而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进而使群众从内心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5.始终关注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从意识形态上来看,是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层面入手,加强社会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觉认同。只有促进民生问题逐步改善和解决,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也才能让更多的民众自觉地学习、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如果将理论只停留于形式和语言上的大众化而脱离民生的实践,这样的理论都将成为不具效用的一纸空谈。因此,以人为本,解决广大人民的切身问题,不断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根本获益,就成为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高度认同的最直接的和最有效的途径,这也是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此外,有学者从理论建构、领导示范、制度安排以及话语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在理论建构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要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支撑;在引导方向上,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大众”的方向,做好“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示范;在制度安排上,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化的头脑”;在传播方式上,立足日常生活,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在话语方式上,创制亲近性文本,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话语。[4]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通常需要经历四大路径,即教育宣传、社会心理影响、制度规约和公共政策影响,其中教育宣传是一种直接作用途径,其他三种是间接作用途径。事实上,这四种路径往往是综合作用的。[5]马克思主义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理论形态,它存在于两种具体形态即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经典作家的著作和次生态——以教科书为主导形式的著作之中;二是制度形态,它存在于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指导性的文件中;三是观念形态,它存在于人民大众的理想信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转变为观念形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就是“六进入”。一是进入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和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融人到各个相关学科建设之中。建设好这一学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二是进入教材,三是进入课堂,四是进入大众文化形式,五是进入大众传媒阵地,六是进入思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而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这是第一个环节,借用中国哲学的话说,就是“知道”。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是第二个环节,借用中国哲学的话说,就是“成道”。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这是第三个环节,借用中国哲学的话说,就是“行道”。这三个环节也就构成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1]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2]徐国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1).
[3]陈唯实.陈唯实文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270,156.
[4]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
[5]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