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审思

2017-12-16钱琼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科发展理论基础

钱琼

摘要:本文将立足于课程以及教学论学科发展,着重围绕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进行审思。首先分别从知识、技术、社会以及文化等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其次,结合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现存状况,譬如说引入了更多的学科方法和理论、研究领域逐渐深化等等;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拓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几点自身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审思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9-0126-03

学科是否成熟除了与其研究方法有着紧密的联系之外,同时也与其理论基础息息相关。放眼我国课程与教学论,虽然其价值与学科地位得到有效提升,但实际上仍然有不少人对其抱有偏见,认为其只是一门编写教科书的科学,尤其是尚未对其理论基础有一个具体、完善的解释与说明,因而本文将通过结合前人关于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希望能够消除人们对其的误解,推动课程与教學论学科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一、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需解释的问题

(一)知识问题

在知识问题上,主要研究的是课程教学同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深入掌握知识的概念,了解何种知识最具价值而人们又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取知识,不同的人会对获取的知识及价值秉持何种态度等等。这些问题对于研究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基础理论。

(二)技术问题

在技术问题上,主要研究的是技术进步对于课程教学的实际影响,比方说技术进步会使得课程教学产生何种改变等等,而这将涉及到大量课程教学技术手段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从观念到行为的变革、从过程到目的等各种变革关系,而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需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解释。

(三)社会问题

在社会问题上,主要研究的是课程教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在研究该方面问题时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课程教学的价值属性、具体途径、范围以及课程教学在社会之中,如何与社会之间保持良好互动等问题,同样需要在研究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当中进行深入探究。

(四)文化问题

在文化问题上,主要研究的就是课程教学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比方说文化会对当代课程教学及其发展造成何种影响等等,尤其是当代课程教学本身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教学这一行为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会随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课程教学如何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等问题同样需要进行理论阐释。

二、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

(一)理论依据逐渐增多

长期以来,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一直以哲学认识论、实践论和心理学作为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的目的、具体实践方式,认为心理发展是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就是通过利用理论传输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心理学、哲学以及专业学科知识,进而将其培养成知识型人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也逐渐引入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比如说除了传统学科理论基础譬如生理学等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将社会学、系统论、语言学、自然科学、信息论等其他众多学科理论作为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且由此衍生了包括教学语言学、教学社会学、教学信息论等在内的一系列学科群,从而使得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无论是在学科体系、研究方式还是其他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也为深化研究成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研究领域逐渐扩大

除了引入更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之外,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研究领域也逐渐深化。比方说在哲学层面上,已经逐渐从传统的课程教学的目的论、认识论、实践论等拓展到课程教学的主体论、价值论、过程论等层面当中,在社会学层面上,也同样从原来的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逐步拓展至知识社会学、行为社会学等层面当中,从而完成对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重新构建。再比如在心理学层面的研究当中,也已经慢慢发展到情感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领域当中,并且开始加大了对课程教学与儿童发展、非认知心理品质之间关系的关注力度。人们逐渐意识到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课程教学产生影响,因此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即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之下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

(三)出现泛化发展现象

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呈现出学科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多、研究领域逐渐深化以及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等情况,并且使得当代课程与教学论越来越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理论存在“泛化”发展的现象,这也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实现独立发展造成了重大的阻碍影响。譬如说在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当中大量引入了其他学科,特别是新型学科的各种理论观点、研究方法、概念定义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程与教学论获得繁荣发展,但该方面研究的独特性却正在逐渐淡化,认同课程与教学论的意识也越来越弱。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开始出现混乱,并表现出迷失在其他学科当中的趋势,为此笔者认为,在不断拓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确保边界的相对独立性,控制此种“泛化”现象的发生。

三、拓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途径

(一)做好学科发展规划

对于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而言,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对拓宽其发展的理论基础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学科发展规划能够使得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可以更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通过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我们能够清晰得知,未来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前景,同时根据已经明确规划好的研究领域及对象,可以进一步确定研究的总体框架以及其中的关键和重点项目内容,从而可以有效形成一批具有共同性质与内涵的研究课题。以重新审视课程价值目标取向为例,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之下对文化进行批判,在建立课程价值目标当中需要强调人的发展以及现实生活,凸显出入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力求课程价值取向能够充分满足现代社会的精神需求,体现出完整的现代课程观。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即教师需要努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完成对教学知识的深化理解。endprint

(二)需要加强学术规范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还需要对研究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即加强学术规范。这也是确保研究与学科标准相符,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典型学科特征的重要保障。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判断研究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当中使用的概念、方法等,基本了解该项学术研究是否具有规范性。在研究方法当中,我国社会科学向来比较重视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偏重于“领悟”、“体验”等等,而这也成为我国研究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一大特色。但在實际研究当中该种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精准的事实基础不足,对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客观性与科学性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指导实践的有效性等等。因此在日后研究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当中,还应当积极使用譬如数学方法等有着大量实证及科学性的研究方法,充分结合人文理解与科学理性,从而有效提升研究的客观性。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从基础理论当中寻找生长点,并通过开展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为课程教学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

(三)长期站定学术立场

研究人员的学术立场对于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研究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学术认同与高昂的学术激情,并且具备良好的学术品性与深厚的学术理念,才会在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守学术规范,确保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在站定学科立场当中,研究人员需要尊重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客观逻辑,并且与课程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对其他学科先进的研究成果以及理论方法等进行大胆吸收,进而构筑起完善的、科学的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基础理论。而在个体立场当中,要求在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重其个性化特征,既能够针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在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和原创性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尽快树立本土意识

在研究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当中树立本土意识,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增强在研究当中突出中国特色,摆脱对引进教育教学理论的过度依赖,形成能够与中国国情及课程教学实践真正相符的当代课程与教学论。这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增强学术信心与能力,在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基础之上,努力营造出和谐的、务实的学术环境,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激发研究人员的主体意识。立足中华文明的角度,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秉持着“扬弃”的理念继承和发扬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方法等,不断丰富传统中华文化的思想智慧,使得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能够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落实的背景之下,各种理论流派相继出现、大放异彩。因此我国在研究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理论基础过程当中,也需要不断进入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知识与研究结果,在切实做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规划和加强学术规范的基础之上,坚定学术立场不动摇,并且在强烈的本土意识的影响之下,尽可能增加研究的原创性和实践性,从而有效推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长效稳健发展。

[责任编辑:韩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理论基础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建筑学建造教学探讨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