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申遗时期”的红瑶服饰保护研究
——以晒衣节为例

2017-12-14刘静静

关键词:服饰文化遗产物质

刘静静,陈 曦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541000)

“后申遗时期”的红瑶服饰保护研究
——以晒衣节为例

刘静静,陈 曦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541000)

红瑶服饰是红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作为红瑶族群唯一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在新的“后申遗时期”来临之际,本文从“节日”这一特殊的文化空间的角度探讨红瑶服饰在后申遗时代的保护与发展,通过田野调查方式持续关注其申遗成功后的命运,以期为相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瑶服饰;晒衣节;文化空间

作为红瑶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红瑶服饰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红瑶服饰一方面是对红瑶先民文化与智慧的尊重和继承;另一方面,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维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整体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的生存与保护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关注红瑶服饰在“后申遗时期”如何得到延续、传承以及科学合理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申遗时期”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在中国各地形成了一股“申遗”热潮,与此同时,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申遗”时期。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此外,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批准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确立也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后申遗时期”。

“后申遗时期”这一概念是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高小康教授最先提出的。其显著标志是从盲目追求申报名录转向更加严肃认真地评估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征是有序、深度、发展[1]。即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的保护实践和命运,使之得以有序、正常的延续、传承和科学合理的保护。“后申遗”并非时间尺度,更准确地说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工作的一种阶段性认识,更意味着对前一阶段“非遗热”的审视和反思。“‘后申遗时期’也并非意味着非遗普查和申报工作已经终止,事实上,还有大量后续工作等待开展。”[2]高小康认为,经过前一阶段的申遗热之后,应当在吸取已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安排以后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对于那些在申遗成功、下一步工作还未就绪之前就进行无序利用致使保护成果遭到破坏、保护权益遭受掠夺,以致申遗成功、遗产消亡的现象,应该适时引入预警机制,让保护意识和行动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盲目利用的行为,对“后申遗时期”的保护工作起到健康向上的推进和引导。本文在“后申遗时期”这一时代背景下针对龙胜红瑶服饰这一少数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二、红瑶服饰的“后申遗”现状

(一)红瑶服饰简介

瑶族服饰以五彩斑斓、鲜艳精美著称,红瑶又是瑶族众多支系中以服饰著称的一支。据《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载,龙胜县的瑶族有盘瑶、红瑶和花瑶三个支系。红瑶主要聚居区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和平乡(2014年1月和平乡更名为龙脊镇)、马堤乡、泗水乡、江底乡等瑶族村寨,因妇女着红色锦衣(又叫饰衫)而得名。红瑶服饰主要指红瑶妇女的穿着服饰,整体上包括饰衣(饰衫)、花衣、花裙、扣衣(素衣)、素裙、头巾、腰带、围裙、围裙带、东摆、裙摆、脚绑、脚绑带、银饰品等。红瑶妇女的服饰通常为上衫下裙,上衣有饰衣(饰衫)、花衣、扣衣(素衣)三种,下裙有花裙和素裙两种。

红瑶服饰种类繁多,根据衣着所适用的不同年龄段可分为饰衣(饰衫)、花衣和扣衣(素衣)。未婚姑娘常着饰衣(饰衫)、花裙,制作工艺以“织”为主,颜色以大红色和玫瑰红为主色兼有白纹,以衬托姑娘的艳丽与青春气息。已婚妇女着花衣、花裙,其制作方式兼有“织”和“绣”两种手法,颜色有玫红色和大红色两种。花衣绣有各种花鸟鱼虫兽的图案,特别在衣背上有一对不可或缺的标志性虎爪印。这些图案记录了他们民族生活的印记,有传递民族文化之意;中老年妇女的服饰主要是扣衣(素衣)、素裙,其制作仍以“挑绣”为主,但底布通常是黑色或古铜色等较为朴素的深色系布料,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服饰由花衣改为素衣也是人生暮年朴实无华的缩影。此外,红瑶服饰中包头巾的使用还具有特殊意义。红瑶女子头巾的四角和中间都绣有瑶王印,红瑶妇女包头时一定要在额前留出一角的瑶王印,未婚姑娘需用头巾把头发包住不露一丝,婚后的妇女使用头巾包头时可以露出额前的发髻,老年妇女一般情形下可以不包头巾。瑶王印与花衣背上的虎爪印是红瑶服饰以及红瑶民族文化特有的印记,具有文化标识的作用。

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以挑花、织花、蜡染三种技艺为主。挑花、织花为瑶家妇女必备的女工手工艺,其中“反面绣”为红瑶刺绣特有,依照底布经纬中的“布孔”来构思,通过“数布眼”来整体布图,直接从反面运针绣制,但绣好的图案正面线条流畅,十分平整。过去红瑶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瑶家姑娘从少时就开始跟随家中女性长辈学习“织”和“挑”等技法的基本功。青春期是姑娘们刺绣最为紧张的时期,她们精心刺绣花袋、荷包、头帕作为送给情人的定情物,以精良的手艺显示自己的才华。同时,她们还要绣备嫁衣、围裙等,作为出嫁时不可少的嫁妆。这些嫁妆比任何刺绣品都精细、美观,讲究标新立异、超群脱俗,出嫁时穿着光彩照人。结婚之后及中年时期,妇女们给丈夫绣衣边、烟袋等,也是贤妻良母的标志。中年到老年,她们除刺绣日常用品外,更主要的职责是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下一代。由于红瑶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挑花、织花、蜡染技艺都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图案样式,全凭口口相传、言传身教,从而世代传承下来。

(二)红瑶服饰的存续状况

1916年,当时的龙胜县政府成立“风俗改良会”,勒令红瑶易俗改装。1917年,潘内瑶村的石刻乡约《永古遵依》记载“凡古风制五彩,从今改除,以青为服,不许编织彩衣,如不遵禁,鸣团公罚不恕”。曾多次明令红瑶妇女易俗改装,由于红瑶妇女的坚持才一直延续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红瑶服饰又开始逐渐恢复原来的民族特色,但穿着情况有所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部分中老年人仍穿民族服饰,入学读书的青少年和参加工作的妇女都改了装;改革开放以来,受打工潮的影响,外出务工的青年妇女也基本改装。随着20世纪90年代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红瑶服饰成为一道重要的民俗文化景观受到世人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对其进行保护的意识。

现如今,掌握红瑶服饰制作全套工艺的老艺人已为数不多,目前不足20人。近年来,外出打工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地受现代化潮流的影响,很多人都接受了新时期的服装。加之传统的红瑶服饰多为裙装,在劳作过程中多有不便,导致传统的红瑶服饰出现的场合越来越少。人们只是在重大节庆活动或婚丧嫁娶等场合才会重新穿上民族服装。以上原因导致现存纯手工制作的红瑶服饰大量减少。时间久了,那些世代相传的手艺也就被人们逐渐淡忘了,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对红瑶服饰进行保护的工作刻不容缓。

近年来,民俗旅游热潮的兴起也带动了红瑶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产品的过度开发也给红瑶服饰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批量化加工民族服饰既方便、又省时省力,而且收益也很可观,村民们难免会受利益驱使放弃传统、烦琐的服饰制作而去市场批发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出售;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让村民们看到了商机,甚至放弃世代生存的本领,转而投入旅游商品的经营,更有甚者,有的村民离开自己生活的故土举家迁到已开发的景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承红瑶服饰的力量。

(三)红瑶服饰的现有保护措施

目前,龙胜各族自治县已经通过政府资助、民间集资的方式,出版了从不同角度介绍红瑶相关情况的书籍,如:《龙胜红瑶》《龙胜红瑶民俗风情》等。

1995年以来,龙胜县政府分别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现更名为龙脊镇)、泗水乡创建红瑶女童班,共两个班,每班40人,至今每个学生每年都能得到外界资助1 000元。

为保留红瑶服饰的民族特点,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县政府的支持下,由龙胜县文化馆牵头在和平乡大寨村设立了大寨非遗展示厅,每年的农历“六月六”都会在大寨举办丰富多彩的“晒衣节”活动。截至目前,“晒衣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也初具规模,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此外,县政府、旅游公司还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办旅游性的“红衣节”。目前,“红衣节”也已经举办了十届。

(四)计划对红瑶服饰采取的保护措施

作为红瑶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单位,龙胜县文化馆制定了针对红瑶服饰的五年保护计划,详情如表1。

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近年来大部分红瑶已不再养蚕抽丝,而是从市场上买来色彩各异的丝线替代蚕丝。针对这一情况,龙胜县文化馆副馆长杨江波表示有同感,他说自己现在有一个想法,“就是申请一块地专门用于种植桑树,饲养蚕卵,通过采桑养蚕,蚕茧抽丝,拉丝织布,用最原始的方法来恢复原汁原味的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但是,由于这个工程量比较大,各方面的资金、人员都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协调,短时期内可能还无法付诸实施。此外,杨副馆长还计划在县城开设一个蜡染馆,由资深的红瑶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来开课教授蜡染制作手艺,计划从各村寨选出一些学徒来学习传统的蜡染制作”②。

表1 龙胜县文化馆红瑶服饰五年保护计划①

(五)红瑶服饰保护的不足

虽然龙胜县文化馆已针对红瑶服饰的保护制定了五年规划,但到目前为止五年已过半,实际执行的保护措施和计划施行的措施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偏差,且实施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六月六“晒衣节”已成为红瑶的民族文化品牌,金坑梯田景区大寨村这一景点每年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龙胜县文化馆也出资在大寨村设立了红瑶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用以展示红瑶服饰、习俗及传统文化。但是,并没有专人对红瑶的服饰文化进行讲解,游客对红瑶服饰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了解,或觉得红瑶服饰色彩亮丽好看,或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感到新奇,大多数游客只是借来穿上拍照片或索性和瑶家妹子合个影而已,很少有人关注红瑶服饰的文化内涵。所以,这种意义上的展示厅只是作为一个景点为旅游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红瑶服饰的作用,但对于红瑶服饰的有效传承和保护来说收效甚微。

针对红瑶服饰的存续和保护现状,笔者以“晒衣节”这一红瑶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例探索如何实现红瑶服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三、作为文化空间的晒衣节:红瑶服饰的活态保护

(一)“文化空间”与“节日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明确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等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二是文化空间。在该条例中,“文化空间”被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文化空间”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季节等或某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时间和地点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3]。

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的本义是指一个具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地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首先是一个文化的物理空间或自然空间,是有一个文化场所、文化所在、文化物态的物理“场”;其次,在这个“场”里有人类的文化建造或文化认定,是一个文化场;再者,在这个自然场、文化场中,有人类的行为、时间观念、岁时传统或人类本身的“在场”[4]。“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和保护对象,其存在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从时空上完整、综合、真实、生态、生活地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脱离民族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民族(群体)个性、民族(群体)审美习惯“活”的体现。

所谓“节日文化空间”,即以节日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空间,是文化空间范围内的一个变体。节日文化空间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由特定主体所进行的特殊文化事项的一系列集合体。一个成熟的节日文化场域是由漫长的人文习俗聚攒而来的,由一系列的人为事项、场地设施、活动用品、仪式程序组成的时空交叉点[5]。节日本身既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集中、真实、生活地体现群体文化生活的活态场域,也是一个特定的文化集合体。

(二)晒衣节

红瑶服饰作为红瑶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其相伴生而存在,是一种典型的、活态的文化形式。它依托于瑶民的日常生活,以挑花、织花和蜡染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延续。保护红瑶服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保护服饰本身,还要特别注重与红瑶服饰相关的诸要素在其文化内部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因为只有将其放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才能凸显其文化价值。“六月六”晒衣节作为红瑶自古传承至今的民族节日,又是以晒红衣为主题,兼具时空性和活态传承性,作为一种节日文化空间为红瑶服饰提供了一种活态的传承“土壤”。

1.晒衣节的历史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红瑶的“晒衣节”。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聚居于龙胜,被称为“桃花林中的民族”。红瑶女擅长针绣和织绣,服饰以红色为主调,红瑶之名便由此而来。红瑶传承晒衣节这一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红瑶的晒衣节,也叫红衣节,家家户户晒衣,准备丰盛的宴饮,和家人吃团圆饭,是龙胜红瑶除了春节之外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民间普遍流传着“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的俗语。

“六月六晒衣服”原为瑶族人民的一个传统惯例。因红瑶自古以来就居住在古称桑江流域,今为越城岭支脉周边茂密的山谷中,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潮湿,各种物品容易发霉和遭虫蛀,加之红瑶的服装制作过程极其烦琐,特别耗时费力,布料是染制而成,容易掉色,故很少经水洗。在红瑶人的观念里,农历六月六是一年中阳光最强烈的日子,消毒作用最强,经过曝晒的物品不会发霉,既可以免遭虫蛀,还可以祛除晦气。所以每逢农历六月六村民都要拿出自己家的花衣、花裙等来晾晒。各家窗台、走廊、院子里,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衣服,整个寨子被衣海所覆盖,场面极为壮观。后来农历六月六被命名为“晒衣节”,也成了红瑶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如今,晒衣节已经成为红瑶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一个品牌,每年吸引数以千计的游客从全国各地前来一睹红瑶的民族风采。

2.晒衣节活动展示

晒衣节不仅仅是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更重要的是在展示和弘扬红瑶的民族文化以及宣传、推广红瑶服饰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活态的节日文化空间,晒衣节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全方位展示红瑶服饰以及民族风情。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红衣晒红半边天;唢呐锣鼓迎嘉宾;百名瑶嫂长发梳妆;“抬金狗”送祝福;“花一样的民族”红瑶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红瑶服饰制作技艺展示;冲木槽,打糯粑;红衣定终身——红瑶集体大型婚礼;大型红瑶女子抢“金狗尾”比赛;红瑶原生态歌舞篝火晚会等。详情如下:

静态展示:依托龙脊梯田中心景区的优势,在县政府的支持下,由龙胜县文化馆牵头在大寨村设立了大寨非遗展示厅集中展示红瑶服饰。展示厅内陈列有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的红瑶服饰,如:色彩艳丽的红色饰衫,图案富含深意的精致花衣,堪称瑶家一绝的由精湛蜡染技艺制作的花裙,以及各种手工制作的精美的配饰、银饰等。还有用以制作这些服饰的工具,如纺车、织布机等。此外,还有关于红瑶民族的历史渊源、分布区域以及红瑶服饰的分类介绍和主要制作技艺的介绍和图片展示等。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展示厅的设施和人员管理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其展示也仅限于实物的静态展示,没有安排专门人员对红瑶的历史文化进行讲解。

动态展示:除了服饰的静态展览环节之外,晒衣节还设置了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以动态地展示红瑶的民族风采。比如:

“抬金狗”送祝福。农历六月六当天,一早由寨老在寨内挑选几只健壮的黄色公狗,将它们喂饱后,在身上涂上红色的斑点装进笼子里。早饭后由村民们抬着金狗游寨子,敲锣打鼓放鞭炮,挨家挨户送祝福。抬金狗、送祝福这一活动原本是农历除夕夜的活动,后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被当作特色民俗活动搬到了六月六进行。

红瑶服饰制作展演。近百名瑶嫂围坐在广场,现场展示纺、织、刺绣、挑花等红瑶服饰制作的技艺,并不时与游客互动,不仅让游客得以近距离观察红瑶服饰的制作过程,还为游客提供了现场体验的环节,由当地各寨的制衣能手手把手地现场教授红瑶服饰制作技艺,使来自各地的对红瑶文化感兴趣的人都能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体会以服饰为代表的红瑶文化。

红衣定终身——红瑶集体大型婚礼。晒衣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极具红瑶的民族特色。晒衣节当天除了红瑶传统的晒红衣外,还有一项红瑶习俗比较具有吸引力,即“千人送新娘,红衣定终身”的红瑶集体大型婚礼。以往这项活动的参与者只有红瑶的单身青年男女,后来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红衣定终身”这一传统习俗也融入新的元素,除了本民族的适龄青年外,外地新人也可参与进来,按照红瑶的特色传统习俗举行婚礼。因此,该活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来自外地的新人报名参加。今年有分别来自北京、江西、江苏、山东的四对新人按照红瑶的传统婚礼习俗举行集体婚礼。

上午10点半,男方派来的唢呐锣鼓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出嫁的楼前奏乐迎新娘。身着红瑶服饰、胸前挂着红瑶特有的银制胸牌(这是红瑶婚礼中新娘必备的饰品)的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打着红伞,由新娘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送至男家。庞大的送亲队伍从山上一直绵延到山下,场面颇为壮观。 新人的拜堂仪式在寨里的歌舞坪举行,婚礼由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四队新人在众人的见证下完成了拜堂仪式,也得到来自五湖四海游客的掌声和祝福。

以上活动均是在“晒衣节”这一节日文化空间中进行的,既属于节日文化也是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每项活动都与红瑶服饰息息相关。例如:红衣晒红半边天、非遗展览馆两项是集中、静态的展览,让游客徜徉在红衣的海洋中;百名瑶嫂长发梳妆、红衣定终身——红瑶集体大型婚礼、“抬金狗”送祝福这几个项目是红瑶服饰在生活中的活态展示。红瑶服饰本就是红瑶人的日常服饰,唯有穿在身上出入各种生活场景中才能体现其文化意义;而现场制作环节是动态展示红瑶服饰技艺的过程,这与平日我们看到的图片或成品大为不同。她们专注地一针一线勾勒轮廓,手在丝线灵活的跳动中挑花,遂成各种精美的图案,注入个体生命的感受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红瑶服饰的原生态特质在晒衣节这一文化空间中得到集中展示。

(三)培养文化空间的主体“人”的“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提出来的,它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文化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6]。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思想对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对非遗的保护只有激发区域群众的自觉自愿参与,才能使其融入生活并永久传承。为此,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举行相关宣传活动,增进群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使非遗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红瑶服饰的制作主体是广大妇女群体,其中又以中老年妇女为绝对主体。然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收入逐年提高,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一些村民尝到甜头之后纷纷“弃农从商”,不乏举家迁往景区的情况。红瑶历代赖以维持生计的稻作梯田要靠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的补助才得以维持种植,而红瑶服饰文化又与红瑶世世代代为生的稻作文化密不可分,作为红瑶服饰的制作主力,一部分妇女开始探索旅游生财之道。她们通过批发经营一些民族工艺品为家庭创收,相应减少了制作传统服饰的时间,这对红瑶服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解决之道在于提高红瑶妇女这一红瑶服饰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

通过举办晒衣节,红瑶服饰已经形成了由当地政府主导、旅游推动和村民展演,并借助“晒衣节”这一节日文化空间进行活态保护非遗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育宣传和晒衣节的筹备,让传承人和区域民众认识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升他们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红瑶服饰传承人制度,适当增加传承人的补贴,让其成为文化传承的直接受益者,发挥传承人的主体作用。

四、结语

服饰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表现方式,红瑶服饰是其民族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体现。红瑶服饰既是红瑶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虽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最终目的是通过列入名录使红瑶服饰及其相关制作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引起更多人对红瑶这一民族及其文化的关注。晒衣节就像一个纽带,将红瑶服饰与其民族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晒衣节的定期举办为红瑶服饰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文化场域,使红瑶服饰得到活态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从“后申遗时期”这一时代背景出发,从“晒衣节”这一节日文化空间的角度对红瑶服饰的保护进行探究,以期为红瑶服饰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活态性保护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注释:

① 表中资料来源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馆。

② 访谈时间:2016年9月12日。地点:龙胜县文化馆;访谈人:龙胜县文化馆副馆长杨江波。

[1]王晓.“后申遗”时期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高小康.走向“后申遗时期”的传统文化保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39-46.

[3]冯骥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9.

[4]向云驹.论“文化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88.

[5]孔令平.节日文化空间视域下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J].节日研究,2015(2):55-63.

[6]马妮.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之路——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观谈起[J].社会科学辑刊,2013(3):42-45.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Hong Yao Costume at the Time of“Post-inscription Era”——Taking the Drying Clothes Festival as an Example

LIU Jingjing,CHEN Xi
(Scool of Literatur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6,China)

Hong Yao Costum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and expression of Hong Yao culture.As the only item of Hong Yao listed i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heritage project,during the coming of new “post-inscription era”,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ong Yao Costume in the post-inscription era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special culture space of festival,and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 tion the fate after the successful inscription was noticed,in order to explore a new path for the inheritance of relevant ethn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ong Yao Costume;Drying Clothes Festival;culture space

C953

A

1673-8004(2017)06-0031-07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6.005

2016-12-15

刘静静(1991— ),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宗教人类学研究;陈曦(1992— ),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穆 刚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动物“闯”入服饰界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